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2019-03-25 08:34张清泉张亚乔
科技视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探讨实践教学

张清泉 张亚乔

【摘 要】论文对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分析。包括校企合作模式实践教学的必要性,电子类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认识不足、实践内容和模式不合理、考核不规范等问题。提出了提高认识、合理选择合作模式和教学内容、规范过程考核等措施。对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42.47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1-0091-002

近些年来,教育部反复要求,高等院校应当不断培养和强化实践能力,包括实习、见习、实训以及实验等环节。目前许多院校,校内实验室基本满足了课程实验的教学任务,但实训、实习、见习等环节,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在校内完成,因此,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1 校企合作模式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是双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双赢的重要措施,它不仅有利于学术与产业紧密结合,更有利于学院迅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1]。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能充分了解一线的工作情况,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实践知识,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和认知能力。电子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建立高效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质量保障机制,让学生通过参与工程产品的安装,调试,设计等方面工作,提高自身的工程能力,同时为企业节约了工程师培养周期,实现了大学生与企业的无缝接轨,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2 电子类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

2.1 对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高校对校企合作认识不足,认为实践教学是对某些理论知识的验证,在实验室就能完成;有些学校把实习、实训的单位交由学生去联系,实习回来只要在实习表盖了章就算实习合格,至于实习效果如何不去过问;有些学校把实践教学看作是整个教学体系的一个补充,被当作理论授课的“附属品”,因此,没有利用校企合作去完成应有的实践教学任务。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一门“工科”学科,最终需要的是“实践型”人才,不深入生产第一线,就不能收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2.2 选择的合作企业和模式不合理

有些学校选择企业合作,缺乏科学考察、缺乏相互了解、缺乏相应的合作模式。只是简单的定个合同,举行个仪式而已。有的学校选择的企业和专业基本不对口,没有和电子工艺、电子教学内容相适应得生产车间和技术部门,只是让学生参加简单的劳动操作,根本谈不上教、学、研相结合,不能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

2.3 实践教学内容不符合专业内容

有些学校虽然有校企合作的协议,但没有详细的实践教学内容,实习流于形式,不能达到实践教学要求标准。由于企业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实习单位与实习学生没有培养关系,因而对学生的实习过程指导不够,岗位单一,工作重复单调,难以达到实习目的。

2.4 实践教学效果缺乏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

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是一个离开校园的教学过程,学生和本校老师以及实习单位的老师之间缺乏教学内容的相互沟通,更缺乏实习过程的有效监督,所以,实践教学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3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3.1 加强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

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可以达到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意义[3]。校企合作能够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具体的实践高效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实践积累的过程不断推进,能力水平层次不断提升[4]。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能弥补学校实验和實习设备的不足,更好的搞好教学。

3.2 选择符合电子类专业的合作企业与合作模式

目前电子企业大部分分布在沿海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它们有现代化的设备和生产工艺,但多为合资企业,不愿担负对学生的实习接待任务,或者只是让学生简单的定岗实习,劳动强度大,实习效果不好。因此和这些企业合作,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能够让学生进行岗位轮换,并有机会参与到产品设计中。内地的一些电子企业,它们有专门的学生实习机构,能够按学校的要求内容安排实习,是合作的较好选择。比如洛阳牡丹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等。

3.3 结合合作企业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

在实际工程和生产中进行实践教学训练,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并以实践训练为特点。要结合工厂实际产品和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实践教学安排上,拟采用多层递进的实践模式。实习内容应包括:元件认识-元件测量-插件-焊件-调试-产品入库等程序。要多层次、模块化、综合型进行实习。比如洛阳牡丹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实习的程序是:首先在实习中心进行实习培训,其次焊接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比如机器人组装,机器人组装包含了元件认识-元件测量-插件-焊件-调试-软件写入-再调试-产品入库等过程。这个过程完成后,学生开始提高训练,如:嵌入式系统训练、PLC系统实训、智能模块设计、VR训练、视频监控等内容。这些内容完成后,进入生产车间,进行生产第一线实习,和工人师傅及技术员同劳动、同学习,同讨论,并不断进行岗位轮换,实习过程和层次,步步递进,相互补充,达到了较好的实习效果。

3.4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过程考核机制

在实践教学的考核上,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评,并结合工厂实际产品的安装调试及运行效果考核学生的实际掌握程度。在企业实习,企业老师是实习过程的主要负责人,过程考核主要靠他们来完成,学校带队老师应积极配合。考核不能以最后考试成绩为准,应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核应包括纪律、出勤、各个项目、各个环节、创新等内容,要以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为目的,不能敷衍了事,随意评定成绩。

总之,校企合作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学生在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中,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艰辛的生产劳动、严格的技术要求,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使学生毕业后能与就业更好的接轨,学校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协作,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庆媛.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40)55-56.

[2]刘静.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5)34-35.

[3]姚恩菊.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7,(13):7-9.

[4]孙涛,秦录芳.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中心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4,(7):46-48.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探讨实践教学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