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晓芳
【摘 要】食育具有独特的目的与价值。“星桥食育”作为校本德育项目的一种实践模式,体现出社会性、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色。学校以食育为校本德育课程的中心,不断创新食育项目与学习形式,在知行合一中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意,深化食育全面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星桥食育;德育课程项目化;实施载体
德育作为五育并举中的首要一环,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德育的载体丰富多样,与生活紧密相关。“星桥食育”是学校依据食育理念自主开发开设的综合学习项目,是开展校本德育的實践载体,其主旨是通过与健康饮食相关的主题式综合学习活动,增进学生主动养身、美德的意识,最终达到“以食养德,以食育人”的学校教育目的。
一、“星桥食育”的德育价值
“食育”一词源于日本,1896年由石塚左玄最早提出。1903年村井弦斋提出“食育论”。他指出:“对于儿童来说,食育比德育、智育、体育更重要。体育、德育的根本在于食育。”日本推行食育进学校。中小学不仅举行农作物栽培、收割、调查等活动,而且将食育活动扩展到课程之中。如社会课主要讲述“粮食生产者”的知识,国文课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道德课讲授“生命的价值”。食育朝着统合德育、智育、体育的全方位教育迈进。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开展“从农场到学校”运动,为学生提供强调食物和营养的配套教育活动。德国政府推行“公共厨房”项目,让教师带学生去菜市场、超市了解食材,教师和学生一起边学饮食知识边做菜,还在教室外开辟菜地,让学生在植物专家和菜农的指导下学习种菜。英国长期倡导健康饮食观念,规定公立中学必须开设烹饪课,实施“校园菜园计划”。丹麦的教育大纲规定,从小学四年级到七年级,学生需接受两年的烹饪教育,故中小学都设置了烹饪课。这种烹饪教育不仅教授烹饪技术,还会讲授营养知识、饮食卫生、饮食文化等。我国的食育尚处于起步阶段。食育概念由中国农业大学李里特教授引入,他指出,有必要在提倡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同时倡导食育。自2010年起,我国在北京、上海、浙江、黑龙江、山东等地部分中小学进行试点,将食育引入课堂,通过系统性、科学性的项目活动,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食育强调尊重天性、培养灵性,以生活为课程载体,把真实的实践项目提供给学生,让其在日常就餐中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发展道德情意,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考察探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
总之,食育具有全面育人的作用,尤其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学校迫切需要以德育目标提升学校食育活动水平,开发“以食养德,以食育人”的校本德育综合学习项目,将生活中的“食”以有趣、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日常的就餐中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发展道德情意。
二、“星桥食育”的项目特色
“星桥食育”是指学生围绕某一个具体的食育项目,在综合运用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食育项目的设计和操作,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食育素养。“星桥食育”旨在通过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的食育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食育问题,使食育项目学习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种强调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理念与行动相结合的实施载体,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社会性
“星桥食育”以生活为课程载体,以真实的学校、社会实践环境为学习载体,如学校的厨房、家庭的餐桌、家门口的农贸市场等,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伴随社会交往,凸显小公民意识、道德素养在互动、交往、实践中达成。
(二)整合性
“星桥食育”的整合性是指德育主题的整合、跨学科的整合、学习方式的整合,即通过调查探究、设计制作食育的项目类型,融合语文、数学、科学等多学科,并通过线上线下进行整合。
(三)实践性
食育进入课堂,改变了单纯说教的德育方式,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在实践中渗透食育理念。例如,利用校园空中农场开展种植、采摘、烹饪等劳动体验,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和道德品质。
(四)开放性
“星桥食育”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目标、主题、过程和评价,是开放而不是包揽的。
“星桥食育”以食育活动为有效载体,创设形式多样的食育项目式活动,充分显示食育的生活性特征,在知行合一中落实食育。通过“知食育、行食育、玩转食育”三个学习项目,创设综合性校本德育课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促进思维发展,在实践中培养良好习惯,在主题探究中训练综合能力,真正将食育中的生活技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意落实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践行德育,在德育中感悟生活。
三、“星桥食育”的实施方式
学校把食育作为校本德育课程的中心,围绕食育目标开展校本课程设计,以项目式学习为基本形式,创设多种载体,将单一片面的饮食教育系统化、全面化,通过形式多样、充满趣味的学习项目,推动食育的落实与发展。
(一)整合课堂·知食育
食育的落实,首先需要知识的掌握。食育中的知识包罗万象,涉及多个学科。因此,食育不是指一门课,而是涉及多门课。学校围绕“知食育”这一项目,着眼课堂,组织团队,整合各学科知识,以趣味为核心,开发了《美食文化之旅》校本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教材编排了“觅诗词里的美食”“寻故事中的食客”“做有营养的食谱”三大学习板块。板块排列遵循时间、地点的规律,从古至今,旨在实现知识性学习到体验性实践的过渡,丰富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课堂不仅指线下课堂,也包含线上课堂,且线上课堂的作用不可小觑。学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设“食育云课堂”,将食育课堂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不仅教育了孩子,更是改变了家长的教育理念,从而激发家长参与食育的热情,与学校共同开发食育内容。例如“营养早餐分享”活动,让家长从中学习到了营养搭配的秘诀和制作妙招,对日常早餐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正挖掘食育中的情感价值:一顿精心准备的早餐,提供给孩子的不仅是丰富的营养,还是浓浓的亲子陪伴情。
(二)实践日常·行食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食育与生活密切相关,必须通过日常实践来践行与落实。学校切实围绕“行食育”项目,创新开发学习载体,力图将食育真正落实到生活行为中。
学校自建校起就推行“自助就餐”模式,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菜式了解更多营养知识,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判断、搭配健康有营养的午餐,从而达到知识传授、行规教育、节约感恩教育,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空中农场”为学生的食育实践提供了场地保障,是“行食育”的重要载体。通过亲身种植活动,学生了解了各种蔬菜的种植生长过程,追溯饮食的源头,感受辛劳与喜悦。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的道理,使食育的德育价值最大化,赋予食育全新的活力与生命力。
(三)开放主题·玩转食育
食育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颇受学生欢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学习成果,学校着眼于开发“玩转食育”项目,每年开展“舌尖上的情感”食育特色主题综合性学习活动。基于学校的食育主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与教师、家长共同设计实施方案,经学校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即可开展(见表1)。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真正做到食育的“知行合一”,也感受到祖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坚定了做好饮食文化传承人的决心。
由此可见,食育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珍惜劳动,是“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的思乡情意,更是“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的礼节修养,其内涵丰富,所蕴含的文化与礼仪价值,都是德育的创新突破口。食育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次食育活动都是德育的契机,都在影响学生品格的养成。《礼记》有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学校将继续认真研究食育载体,不断创新食育项目和学习方式,让“星桥食育”校本德育课程色香味俱全,礼智情共生。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星桥二小 31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