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东
摘要:生活化教学以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作为基础,在教学中充分加入生活化元素,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间接地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水平,本文提出了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以期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为相关教育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 有效性
因為初中物理教学本身存在枯燥、乏味、难度大等特征,导致整体课堂教学质量不理想,学生的生活化教学意识、能力也比较差。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引入生活化元素,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意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从物理学习中重新认识与理解生活中各种现象,将物理融入日常生活,并将课堂反馈于生活。对此,笔者认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有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
一、实验教学中的生活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点教学环节,也是决定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性环节。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验教学属于不可或缺但是教学难度比较大的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因为实验教学的相关器材与生活的关联性似有似无,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往往会认为这一些物体不存在于实际生活,但是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之下,学生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实验器材都来源于生活,许多实验现象都在生活中出现过。对此,教师需要在实验教学中高度重视生活化教学。
如在教学“温度”时,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设计的基本需求,融入生活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也就是热胀冷缩概念。但是,对于热胀冷缩这一现象,许多学生没有习性观察,只能通过自身的思维认知形成分析理解,导致整体教学效果较差。对此,教师应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教学,把玻璃瓶作为教学案例开展实验教学,将玻璃瓶中装满水后滴入几滴墨水,然后紧固玻璃瓶的瓶盖后向玻璃瓶的瓶内塞入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管,接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在玻璃瓶放入装有热水或冷水盆子时玻璃管中的变化。借助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热胀冷缩这一现象,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二、课堂讲解中的生活化
教师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还可以显著提升整体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进度。在将生活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时,教师必须以课堂知识为核心,按照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按照教学的特征做好教学规划。从具体角度着手,将生活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方式比较多,教师可以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作为案例进行课堂导入。如在教学“液化”时,教师可以“冬天哈一口气会出现白色气体”为导入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冬天会有白色气体而夏天没有,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液化这一理论知识。
三、问题方面的生活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课堂问题方面,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交流方式,提高教学趣味性,以及提升师生交流沟通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观察与实验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从而弥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陌生感和抵触感。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学生感受与发现物理现象。如在教学“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准备两瓶啤酒,在一个酒瓶中涂抹洗洁精,另一个不做任何处理,让学生分别拎起来两个酒瓶,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摩擦力的认知,并将以往静态、灌输式的教育转变为物理现象。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让学生在学习某一个物理知识后到生活中寻找相关现象,以此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识,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创新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的生活化意识与能力持续提升,从而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梅.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生活化情景的运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1).
[2]陈桂兰.生活化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14).
[3]田亮国.生活化情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14).
(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界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