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突破

2019-03-23 09:04刘爽
考试周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教育突破

摘 要:小学音乐是小学阶段的学科内容,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音乐智能。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音乐教育作为开发学生智能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灌输性过强,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学生的参与度较低的情况,影响音乐教育效果。因此,本文提出采用奥尔夫教学方法,解决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以供相关单位参考借鉴。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突破

德国音乐家奥尔夫提出关于音乐教育的理念,我们将其称之为“奥尔夫教学法”。奥尔夫关于音乐教育同传统的音乐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他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注重人本,将其诉诸于感性,不应该采取教鞭、乐谱的教育方式,而是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让其从音乐之中感受到快乐,进而认识到音乐的魅力。可以看出,奥尔夫教学法可以很好地突破传统音乐教育的问题,提升音乐教育的效果。

一、 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是挖掘学生多元智能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学校采取多种方式,去挖掘学生的智能。音乐教育则主要是培养学生音乐智能的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学会某个歌曲或者乐器,会认识乐谱,会歌唱等。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灌输式的教学理念

纵观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存在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灌输式的教育理念。在日常的音乐教育中,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将音乐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意愿,导致教育效果不佳。音乐教育应该是一种启迪式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教师单向地进行知识传输,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有效理解和吸收,都难以保证。

(二) 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

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同成年人的理解和感悟方面的差距,没有看到学生的不同教育背景以及不同天赋,未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在教育过程中,将节拍、音级、音程等专业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只能做到机械记忆,也就是模仿学习,不仅耗时而且教学效果不佳。

(三) 教学方式的“乐谱化”

教学方式比较固定,主要靠着教师的一张嘴,教材的乐谱以及教学工具乐器等,虽然小学专业的教师有一些源自专业化的音乐院校,有着比较扎实的基本功,但是并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教学模式单一,忽视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导致小学音乐课堂情况不佳。

二、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一) 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兴趣

奥尔夫教学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注重学生,因此音乐教学需要围绕学生,也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出发,由于其理解能力较差,只能理解一些形象化和具象化的东西,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音乐教学。例如,动画音乐,将动画和音乐结合起来,通过播放动画片,让学生欣赏动画片中的音乐,进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分辨能力以及感受能力。这种将音乐和动画结合的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有助于学生通过音乐,了解到音乐中包含的快乐、悲伤等情绪,学生的音乐感悟能力便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二) 游戏式教学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学应该采取游戏式的教学方式,让音乐变成一种寓教于乐的内容,学生玩中学。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就比较活泼好动,玩又是学生的天性,采取游戏式的教学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让学生主动地感受和接受音乐,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小学音乐课堂采取游戏式教学,学生的游戏天性得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改变以往音乐课堂教学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兴趣低的局面,学生积极参与,愉快地享受音乐学习的过程,一边玩耍,一边学习音乐。

(三) 故事式教学法

音乐教学可以采取故事式的教学法,将音乐以故事的方式展现出来,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由于不同的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历史和背景,为了方便进行故事式教学,需要教师了解到每部作品的创新背景以及创作情境,进而帮助其理解音乐内涵,开展音乐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认知能力有限,灌输式的教学,显然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可以采取故事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音乐教学时,以讲故事的方式,将音乐作品同故事结合,依靠故事传递音乐情感,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背景,音乐作者的经历等,有助于学生去理解音乐的感情。例如,《游击队歌》的教学便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讲解抗战时期的游击队故事,包括“地道战”“放牛郎王二小”等,依靠故事讲解结合音乐内容,让学生理解到音乐的情感。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奥尔夫教学法同传统的教学法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教学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采取音乐知识灌输的方式,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度低等导致音乐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提升音乐教学效果,有效地开发学生的音乐智能,可以借鉴奥尔夫教学法,也就是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采取游戏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一边游戏一边学习;采取故事式的教学方法,将音乐内容同音乐创作背景结合,以故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音乐情感。可以看出,奥尔夫教学法与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发挥主体地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值得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徐明香.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意义——以民族音乐作品为例[J].北方音乐,2018(4).

[2]龙绍坤.探讨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问题[J].北方音乐,2017,37(3):123.

[3]陈洪龙.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8(3).

[4]周珊琴.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49-250.

[5]屠昀璐.例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实践研究[J].求知導刊,2016(7):130.

[6]汤凌玲.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启蒙教育中的新探索[J].当代音乐,2018(6).

作者简介:

刘爽,山东省德州市,山东省德州市湖滨北路小学。

猜你喜欢
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教育突破
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少儿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分析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融入戏剧声乐中的奥尔夫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