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的构建是集中式教育教学的关键,历代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极其重视课堂教学的构建工作。但是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殊性,道德与法治文字性的描述、思维观念判断较多,因此现在中学生受到各方面的原因影响,阅读能力普遍降低,仅仅依靠文本的训练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起到反作用。微课程知识点的信息化教学,依照教学实际要求播放相关的道德法治等信息化内容,以多种内容手段,弥补阅读上的不足。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道德与法治是规范学生参与社会的重要理论来源,道德与法治共同作用于参与规范社会实践,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规范社会行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积极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教学,将理论体系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要正确理解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法治在社会中的作用,使初中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法治思维观念。而微课程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道德与法治学科和社会生活的有效性连接,从而将知识体系转化为使用的实际行为。
一、 微课程的概念厘定
微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以图片和视频为载体,以教育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为中心,以媒体的演示和学生的学习为教育形式,进行信息化的教学。微课程能够详细地呈现出课程中的难点重点,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能够显著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 道德与法制在传统结构流程中的弊端
传统的道德与法制授课流程主要采用以下的方式进行:第一、教师通过课本实施概念的引导;第二、通过相关的引导实施教育教学过程;第三,获得教师认可或者课本认可的结论与表述;第四,将相关知识进行记忆后,在进行相关的习题训练,最终完成相关的考核。但是这种流程往往是学生学习了相关的理论,但是实际过程中总是出现学完后学生感觉很空泛,在实际生活面前总是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道德与法治的重要内容是预防,不是犯错之后的思想再教育。
传统课堂中的流程要想良好实施,就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既要对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比较熟悉的掌握与运用,又要能够将这些内容表述为学生心理适应条件下的知识讲授。而作为一个教师来说,上述能力如果没有10年左右的时间是不能很好完善的。
而微课程的出现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也能帮助教师顺利地实施成长,下面就将笔者经过探索的道德与法制微课程的流程进行表述。
三、 微课程對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流程的优化作用
(一) 有效地帮助教师进行统一的知识点讲授,做到了均衡教育的本质
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会因为人的不同而出现不同,因此在面对不同类型的需求授课时,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微课程就可以将这样的差异化影响减少到最小。例如,在教研组的讨论中就可以确定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在某一个知识点上统一用一种视频与素材进行授课,这样就将教师的差异化程度减少到了最小甚至消除。同时,由于统一的正确教学保证了知识点上的正确传授。
(二) 解决了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悖的情况
生活是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来源,其内容关乎着学生的实际生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而且在与社会不断接触过程中,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也会随之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对于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往往善于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来进行分析与解决,学生的自立倾向越来越严重。
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地针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心理接受层次进行素材的收集与整理,通过后期的制作转化为知识点的微课程,通过微课程的展示,帮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联系流程。通过这些流程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好教学内容与实际内容相悖的情况产生。例如,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释某一些需要洞穿时空的知识内容时,通过微课程讲授就将有效地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的联系。
(三) 微课程解决了教师一讲到底,强行灌输的行为,让知识的学习变成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悟,提升学习效率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不能够很好地将时间、空间进行连接起来,造成了学生在感知认识上与教师认知不统一,往往出现问题,导致出现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统一进行灌输,学生学习效率自然低下。
而微课程出现就很好地将教师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进行了时间、空间的有效的联系,通过这样的联系,让学生从自身的感悟中获得知识的认同,这样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提升很多。
(四) 微课程在复习时的应用
传统的道德法治课堂上,教师复习的手段一般是,教师复述,学生进行回忆或者教师提问,学生解答。但这样的方式,学生要么神游太空,要么死记硬背,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应的道德法治知识。
微课程的出现,在复习上可以有效地运用视频和图片的关联,关注学生有效地运用知识体系进行处理知识的运用,教师只需要强调注意事项就可以,大大地提升了复习的效率,也完善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运用。
上述流程中微课程的作用已经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了上课的知识点传授、课程中讲授内容顺应理解、学习后复习的知识体系运用三个方面的内容,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成绩。
参考文献:
[1]陈清秀.浅谈微课在初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4).
[2]劳婷婷.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4):130-131.
[3]安华锋,郝庆华.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活动教学的感悟[J].学周刊,2018(6):67-68.
作者简介:
杨安贵,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羊场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