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言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承载着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古人的思想情感。在小学高年级课本中编入了一些文言文,对于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小学而言,是陌生和朦胧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喜欢文言文,让文言文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经营的知识能力与情感价值观的交流平台。
关键词:文言文;激发;兴趣
文言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它历经岁月陶洗,千锤百炼,承载着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与古人的思想情感。在小学高年级课本中编入了一些文言文,对于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小学而言,是陌生和朦胧的。学生不但引不起学习兴趣,而且视文言为畏途。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长期困惑于很多学生不喜欢文言文。怎样才能培养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下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 预而后习,跬步千里
古语云:“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知识,要做好准备工作。因此,课前预习是教学中不可缺的重要环节,是学习新课的前提,更是高效率学习的基础。小学阶段刚刚接触文言文,学生还处于懵懂阶段,对文言文的基本翻译、知识了解和学习方法以及作者的心思和意图都很难理解。因此,在五年级学习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之前,我就告诉学生,这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开端,所以我们要用心学习,多多积累文言文,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领,基本方法,为今后学习文言文奠定基础。接着我布置预习作业:先要求学生借助文本的注解,查阅一些工具书,反复朗读文言文,试着自己先翻译文言文,初步了解文言文的意思,还可以到网上搜集与这篇文言文相关的资料,有助于对文言文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在朗读翻译的过程中,把不理解的或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部分标注一下。这样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读书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文言文,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课堂导入,别具一格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的思想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首先应抓住课堂导入的环节,精彩的开端,不仅能吸引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能激发他们求知欲望,激起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使之振奋精神。
(一) 美好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带着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之中。例如教学《伯牙绝弦》这课时,先让学生闭上眼倾听《高山流水》的曲子:叮——叮——咚——咚……万籁俱静,惟泉水淙淙,疑是十万八千里外,月宫嫦娥抚琴击筑,余音绕梁之感于耳不绝。这是一次心灵的滋润,明快的乐曲,把人带入了仙境。教师问学生想知道这首乐曲的来历吗?让我们来学习《伯牙绝弦》吧。教师进行这样的情境设计,学生就会满怀激情,心情愉悦地投入到文言文学习之中。
(二) 抛出悬念,激发好奇。
所谓悬念是电影、戏剧、文学作品中为了吸引读者而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一个个的悬念,常常会使读者或观众全神贯注,达到扣人心弦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文时,教师在新课开始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悬念: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在一次游学时,遇见了两个小孩,他们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但是孔子回答不出来。你们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难题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这个悬念,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兴趣就会陡增,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绉绉言语,营造氛围
古代文人平时对话,虽然用的文辞比较优雅,但也是平常人能听懂的古白话。所谓古白话也不过是大白话中夹杂着一些我们现在看不太懂的几个字词而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学习文言文的氛围。课前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可以不再停止在白话文的语言中,可以试着用古代白话文进行交谈。比如:称呼老师为“先生”;问别人姓名说“您贵姓?”“贱姓王”或“敝姓李”向同学请教问题时说“在下不才请不吝赐教”;得到同学帮助时说“多谢指教”得到同学夸奖时说“过奖过奖”……这些古白话,通俗易懂,却又不失文言文成分,学生们感到新奇,在潜移默化中就会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趁机出示《杨氏之子》一文,在教学中,教师在课上的语言也可以充满文言色彩。例如表扬学生:“x氏之子,甚聪慧!”课上导语:“话说……”课上提问:“何故?孰能告知?”课上结语:“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潜意识地使用含有文言色彩的语言进行导入、提问、过渡、评价、结束语,就能很好地营造课堂学习文言文的氛围,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 表演激趣,形象生动
课堂的表演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强调的是表演主体的自我感受,以求提高表演者阅读文本的能力和审美情操,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文本的意图。在教学文言文时,教师让孩子在课堂上表演文言文,使原本“乏味”的文言文变得“有滋有味”。例如,教《兩小儿辩日》时,我让两名学生扮演了“两小儿”,我扮演孔子。于是一场表演就开始了,大家在表演的时候,努力做到不要笑场,一定要模仿和文言文中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趋于一致。“两小儿”在路上指着天空中的太阳为“太阳何时离人近”这一问题争辩不已,“孔子”正好路过,停下来,好奇地听着他们的争论。“两小儿”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一起请教“孔子”,结果“孔子”也不能决也。于是,我趁热打铁,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说“两小儿”说得都有理,有的说“两小儿”的看法有点片面,也有的说无论在什么时候太阳离我们距离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在不知不觉中把全班同学都拉入了课堂表演中,之后学生再进入文言文的学习,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以上只是本人在文言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亟待同仁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文本、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相信小学生一定会爱上文言文,并能更好地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
何丽群,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南昌市铁路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