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一直以来,习作教学总是令人担忧。作文如做人,但很多老师教学时只重外在的“文”本身,“人文分离”,忽视学生内在需要和情感的表达,学生兴趣不高,能力提升力度不大。习作教学要能够把“人文”结合起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作文的人格,重视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习作的策略,从而达到有效的作文教学。
关键词:人文结合;习作教学;能力;训练
一、 作文需“人文结合”
(一) 从作文中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作文是学生语言和思想的综合体现。在批改作文时,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注意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如果从作文中发现了学生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把自己美好的心灵,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创造性的思维火花,真挚的情感用优美的语言文字表现出来,教师就应该给予赞赏,通过讲评加以表彰,给学生感受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勇于探究与发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也可能会出现消极错误的东西,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去看待社会现象,可以通过评语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甚至与学生会心交谈,通过这些方式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 培养学生“求真”的文风
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说真话,说自己想说的话,不说空话和假话,这不仅是對作文的要求,也是对做人的要求。教师要把握住这个标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不违背本心,说大话、空话和不着边际的话。文品如人品,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求真务实,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育人的重要责任。曾经读过一个小学生的作文,他在文中写道:我今天经历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突然被一个蒙面人拉到一条漆黑的巷子里,他打晕了我,后来的事我就不知道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套了一只麻袋,透过缝隙发现一间堆满杂物的屋子,里面没有人。我意识到自己是被绑架了,我得赶紧逃跑,不然绑匪会撕票的。于是我连忙解开绳子,从麻袋里出来,跑回家了。看到家里的爸爸妈妈,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庆幸自己。老师在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先是给这个孩子批语:你真是一个机灵的孩子。可后来感觉不对劲,老师就找到这位同学,询问是否真的遭遇了这种情况,学生最后告诉老师,作文里的内容其实是假的,是他把电影里的情节嫁接到了自己身上,原因是他实在不知道要写些什么。在这种情形下,老师引导学生不能随意捏造,要注意观察生活,多阅读,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后来这个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造假的情况,而且每次作文都能够写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感而发。教师如能经常这样因势利导,学生就能逐步体会到作文就是如实地写出自己想要说的话,就能逐步养成说真话、不说假话、空话的好品质。
(三) 培养学生诚实、勤奋的品格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作文是练出来的。对于在作文中勤于思考,勤于观察,勤于练笔的孩子,老师要多加赏识与鼓励。现在的小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非常多,有的学生会利用网络、报刊、微信等把别人的东西抄在自己的作文里。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如发现抄袭现象,应及时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写自己所想,做诚实的人。对于那种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作文大全、优秀范文的做法应该坚决杜绝,因为学生不仅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也失去了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更失去了诚实的做人本色。
二、 作文中重视语言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语言能力,指的是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观察主要是指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前者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后者是认识事物的能力。好的作文不仅表现在遣词造句的语言文字层面,更表现在作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作文教学中重视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的训练,能使学生具备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的能力。通过观察和思维,能把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出来。
语言表达和观察两种能力的训练是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语言的表达不能离开观察、思维的训练而单独存在。离开了观察和思考,学生无所闻、无所感,那么语言文字的表达也就失去了意义,反之亦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观察和思考的时候对事物的认知很多时候是零散的,甚至是无头绪的。只有经过认真地组织安排,通过遣词造句形成语言体系,这些零散的东西,才能变成明确的有逻辑的思想内容。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把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
(一) 实虚并举,使学生有丰富的内容可写
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想象力特别丰富,在他们的世界里除了真实的生活以外,还有一个想象的世界。课标中多处提出,要让学生写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见闻,就是写耳闻目睹的实实在在的事物,这是写实;写想象,就是写并非现实存在的想象和幻想的内容,这是写虚。写实和写虚并举,充分考虑了学生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实际,不仅能使学生有丰富多彩、新鲜奇特的内容可写,而且能使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 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
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限制较多,导致学生想写的不能写,不想写的硬要写。课标强调在作文批改时要重视学生自我修改能力的培养,要放手让学生自由表达,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三) 降低在表达形式方面的要求
文章的形式是指它的结构、语言和体裁等。对小学生的习作,结构、体裁等都不作要求,只要求把语句写通顺,把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说明白。根据这样的要求,学生作文时主要考虑的就是想要告诉别人什么,怎样使别人明白自己的意思,他们就能真正做到自由表达自己的心声。
四、 作文训练应与口语交际和阅读训练相结合
(一) 作文训练与口语交际训练相结合
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作文的前提。一般会说的孩子大多会写。小学语文教材也把口语交际放在习作的前面,目的是引导学生先说后写。在低年级的写话训练中坚持从说到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有了写话的思路,这就降低了书面表达能力训练起步阶段的难度。但是从说到写要掌握好“说”的度,能够把“说”作为写的基础,说写结合。另外,在不同的年级,“先说后写”时说和写的比重要有变化。在低年级,说得可多一些,到中高年级,说可以少一点,写的比重加大一些。
(二) 作文和阅读训练整合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进行作文教学应把作文和阅读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与语言表达的方法。所有这些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感受和理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思想内容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优美性,揣摩作者表达的思路,掌握表达顺序,体会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独到见解。同时,引导学生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加强语言积累,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通过这样一篇篇地阅读,消化吸收,日积月累,学生对于如何观察分析事物、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认识日渐提高,语言积累也日渐丰富,这就为写好作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的收获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教师要鼓励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灵活地运用从阅读中学到的好词佳句和表达方法。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感受和理解,无意识地会把作者的一些构思方法和语言表达方式运用到写作中,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有意识地发现,对于运用恰当的大力表扬,运用不恰当的酌情加以指导。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简单地采用读一篇仿一篇的立竿见影的做法。因为仿的只能是形式,作者独特的思想与见解是没法仿的。要使学生具有独到的见解,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和理解,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刘济远,莫崇芬.新课程小学作文导写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守恒.小學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俞发亮.中国学生作文惹争议[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莫莉,云南省曲靖市,曲靖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