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关注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内在联系,造成知识与应用严重脱节,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消极心理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善于借助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问题;提升;学习能力
目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没能重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造成大量学生只会就题解题,即便做了大量习题,也不懂得怎么应用,更不要说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了。因此,学生虽是学习了数学知识,却无法应用于生活问题的解决,造成学习知识与生活应用的脱离,产生不少的“高智低能”现象,也造成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消极心理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因此,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数学方式的改变,由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探究,让他们能轻松愉悦、富有成效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利用生活数学问题来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探索。
一、 利用生活数学问题的发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标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无处不在,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源泉。笔者在开展一年级下册的《认知图形》教学时,事先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有关事物的图形并带一件家中有图形的实物来。课堂上,让学生展示带来的图形实物,种类之多,超出笔者的意料。当笔者问及“认识正方形吗?”学生争着展示:“我爸的茶盒是正方形的!”“我的笔筒也是正方形的!”“我的水杯盒子是正方形的!”为了让更多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当问到“还有哪些实物是正方形”时,学生更是先说为快,“我家的桌面!”“学校窗户的边框”“我家的地板砖!”结合学生列举的生活实物,笔者诱导学生思考“什么才是正方形呢?”这时,学生有些疑惑,他们马上就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有的还用尺子、量角器等量自己带来的物品。
过一会儿,就有学生起来发言,“正方形的面是平的”“正方形四周的线是直的”“正方形的边长是相等的”“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这时,教师再联系生活实际举些实例进一步感受“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稍加归纳就可以完成抽象的“正方形”的教学任务。这样安排教学,让学生能轻松愉快的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不断让学生有目的地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逐步养成发现生活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习惯,就可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感。
二、 利用生活数学问题的探索,落实学生学习数学的目标
小学数学承担着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知识的基础和思维发展的双重任务,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但要会应用,而且还提倡思维的创新,这二者都离不开主动地探索。可以这么说,没有探索,数学学习就会失去灵性。
所以,教师必须巧妙地利用生活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联系,诱发学生产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如在“认数”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创设一个与生活问题联系的引入情境:“大家还记得参观校园的情景吗?我们一起去运动场、去图书馆、去多媒体教室、去舞蹈室、去乒乓球室……”学生们对校园的回忆被唤醒,此时,教师适时展示一张校园操场的活动场景图片。“大家愿意与老师一起来说说操场上有什么?”于是,学生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旗杆,2张乒乓球桌,3栋教学楼、4个排球柱、6个篮球架……让学生经历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得到数的过程。
再如,在开展“质量单位”教学时,让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超市进行“买菜”数学实践活动,通过“看一看、估一估、称一称”蔬菜的质量。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建立质量数与实物的对应关系,还能用质量数字表达所看到的实物,牢固建立质量数的概念,深刻理解质量数的意义。可见,利用现实生活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勤于探索、乐于探索,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让学生有积极思维的热情,达到掌握知识与提升思维能力的双重目标。
三、 利用生活数学问题的解决,感受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
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就是体现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是依靠知识掌握的程度和熟练应用方面。因此,必须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应用上的成功感。教师的教学就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多利用数学解决问题,激励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
如在讲评《教室有多长》的课堂练习中,当问到“教室有多长”时,笔者发现多数学生的长度单位使用不正确,会将7米答成7厘米。笔者并没有直接纠正,而是请一名学生上台比划1米和1厘米有多长。这位同学往讲台边一站,双手一张,比划出1米有多长,双指一合,比划出1厘米有多长。这样,就很形象的显示出米与厘米区别,这种切身体会的理解比用语言纠正更为深刻。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方面的创意,赞扬他们能从多方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如在完成“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后,笔者让学生解决“全班54同学去漂流,每条船限坐8名,至少需要几条船?”的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运算,很快得出至少需要7条船。紧接着笔者问“怎样乘坐合理?”并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学生设计出8×6+6和8×5+7+7的两种乘船方案,甚至还有个别学生提出了8×7﹥54,所以至少需要7条船的理由。通过解决上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领会到计算的现实意义,让他们初步学会如何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如何利用运算结果做出科学解释。由此让学生逐步形成处理生活问题的基本方法,感受到成功学习数学的自豪。
四、 利用生活数学问题的归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素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应关注学生在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归纳能力,因为归纳的能力就是数学逻辑思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体现。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归纳,能把所学知识点联系起来,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如笔者在开展“乘法结合律”的教学时,创设解决相册可以安放多少张相片,比一比谁又快又合理的教学情景。
结果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先算每本相册可以放多少张相片,再算相册总共可放多少张。另一种算法是先算相册共有多少页,再算总共可以放多少张。交流讨论后,数感强的学生会说出两种算法只是运算顺序不同,而数的位置和计算结果一样。
此时,笔者就紧紧抓住这种对计算原则的感悟进行启发点拨,形成用a、b、c列式表达。然后告诉学生这个规律就是——“乘法结合律”。学生就轻松地理解了乘法结合律的应用意义。再如在开展《分扣子》教学时,让学生到学校附近超市里调查各种物品的摆放,看一看、问一问具体是如何分类。这样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可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数学将是有用的,从而让学生能深刻领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鼓励学生争当一名小“数学家”,就要逐渐养成应有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基本素养。
总之,让学生在生活问题中学习数学知识,既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之形象易学,又可增添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跃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将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充分发挥生活问题的数学教学功能,不失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途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学习活动的过程,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徐宏婷,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河市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