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应用于高校资产管理的研究

2019-03-23 01:43戴月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戴月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

一、大数据应用于高校资产管理的意义

将大数据运用于高校资产管理,首先可以解决盲目申报教学设备预算的问题。目前高校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盲目申报教学设备购置预算、设备参数制定困难等问题。很多高校教学以及实训设备管理部门都是通过到企业或者其他高校考察并结合学校的教学需要来申报预算,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由于被考察单位数量的限制致使预算申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甚至先入为主,拟采购设备以特定企业产品为范本制定招标采购的设备参数,造成指定品牌、指定参数等违反招标公告发布规定的问题。即使公告发布期间侥幸无投标单位质疑,也会因为能够投标的企业不够三家造成流标,大大延长招标时间,或一家企业找来另外几家企业进行围标,报价虚高,造成采购成本大大增加等问题,尤其可能导致极少数考察人员违规接受被考察企业的宴请甚至拿回扣的情况,滋生腐败问题。基于大数据的高校资产管理平台可以通过对高校教学设备预算申报情况、购置情况、使用情况以及售后服务等等相关大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给出科学合理的预算申报方案。

其次,将大数据运用于高校资产管理,可以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决策水平。大数据最经典应用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沃尔玛超市的啤酒与尿布的故事,被称为营销界的神话。沃尔玛超市的销售管理人员发现,看似毫无关联的啤酒与尿布经常在会同一笔销售中出现。后期经过调查发现,美国的家庭中,如果有婴儿的话,一般父亲到超市购买婴儿用品,母亲在家照看婴儿,而父亲到超市购买尿布的同时,往往会顺便为自己购买啤酒。因此,只能买到一种商品的超市他们很可能会放弃,而选择能够同时购买到这两种商品的超市。为方便这类客户,沃尔玛超市尝试将啤酒与尿布摆放在相同的区域,方便他们购买这两种商品,从而取得了比较好的销售业绩[1]。

因此,将数据挖掘以及统计学等相关技术应用于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资产管理系统,可以优化教学设备的配置,提高设备利用效率,提高资产管理方面的决策水平,改变目前基于经验的、主观因素较多的决策管理现状,实现高校资产管理的多元证据支撑、智慧治理决策目标。

二、大数据应用于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资产管理已进入信息化管理时代,各高校都在逐渐开发或购置资产管理系统,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以及各高校管理模式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信息化发展水平以及重视程度不同等原因造成各系统之间互不兼容,信息无法互通。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一)没有统一规划

高校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各部门之间都根据实际需求建立各自的应用系统,即高校内部各应用系统之间没有做到信息共享,极易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比如招生就业处的学生信息和学生处、教务处的学生信息,在姓名、身份证号、专业等信息上应该完全一致,但当有学生转专业、入伍、退学等信息变更时,由于学校业务衔接上的问题往往会造成各系统数据的不一致。由于各个系统数据标准不同,给包括资产管理系统在内的大数据平台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数据安全性问题

保障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安全给高校带来巨大挑战。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存在许多挑战,而数据平台的维护和安全管理问题更是大数据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以及信息网络的各种规范,但众所周知,个人隐私泄露在目前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教育部以及部分省的教育厅也制定了关于教育数据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办法,但总的来说还不够完善。

(三)管理人员问题

高校从总体上来说并不缺乏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人员,缺乏的是拥有信息技术的管理人员。一方面,由于管理工作琐碎,工作任务重,待遇较同职称教师低等原因致使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只愿意从事专业技术岗,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原本就从事该岗位的管理人员存在学历过低,年龄偏大,专业不对口等问题。这种专业人才的缺乏不仅仅体现在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工作难以开展,建设后的维护工作更是艰难。

(四)数据利用率低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一方面,高校的数据主要应用于教学方面,应用面窄,且各应用系统多数是独立的,系统间难以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大部分数据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和科学管理。另一方面,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重要研究支撑机构计世资讯的调查,我国大约有80%的数据中心闲置。

由于大数据平台建设初期,需要做大量的数据输入、整理工作,给相关管理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和重新学习的压力。高校资产管理系统作为高校应用系统之一同样存在相同的问题。

三、大数据应用于高校资产管理的机遇

大数据的实施应用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均在大力推进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工作。因此,目前是高校资产管理进入到大数据管理时代的最佳时机。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第四部分第十九章中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2]。而构建国家层面的管理系统,首先必须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大量的数据积累以及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为国家教育管理系统建设提供优质的数据基础。其次,各级政府教育部门也需要积极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通过各级信息平台的建设,掌握管辖区域内相关的教育数据,形成各地区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国家层面的数据汇总、整合提供基础资料。国家层面的教育管理系统通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平台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平台,即可为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又可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具体政策制定和广大群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3]。而做到上述要求,各级管理信息系统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是重中之重。

从各省市的大数据发展情况看,上海市政府2016年发布《上海市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数据观念意识强、数据采集汇聚能力大、共享开放程度高、分析挖掘应用广的大数据发展格局。广东省是国内率先关注并推动大数据的省份之一,以“领跑者”的姿态出现,凭借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市场应用等方面优势,走在探索前列[4]。2018年3月,重庆市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和全国一流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打造“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其他如贵州省、浙江省、江苏省、河南省、山东省、福建省、安徽省等均提出了大数据方面的发展战略。

从地级市来说,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以我校所在的滁州市为例,2015年4月滁州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在参考并遵守国内数据中心建设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数据交换格式设计原则标准等11类标准规范,构建了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标准规范体系,为全面推进政务部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5]。

从高校来说,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些高校已经完成了单点登录和初步数据以及应用系统整合,为大数据平台建设积累了资源,奠定了基础。

因此,高校的资产管理理应顺应这一从上到下的大数据应用机遇,抓住机会,建立从国家到省市层面、校级层面的基于数据融合的资产管理平台。

四、大数据应用于高校资产管理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平台建设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数据的准确性问题

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是系统建设的基础。按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要求,资产管理部门应每年至少对国有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做到家底清楚、帐帐相符、帐实相符。通过对固定资产清查,取得账、物、卡一致的资产信息,为各级基于大数据的资产管理平台建设提供完整、真实、准确的资产信息。

(二)数据的清洗问题

高校资产管理系统存在数据结构不同、软件来源不同等问题,使得同类数据的编码、长度以及存储方式等均不相同,难以直接用于大数据管理系统。因此,在平台建设初期就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整合以及清洗,制定数据标准,统一信息分类编码,统一信息基础标准。

(三)数据的评价方式问题

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结合纲要,建立基于绩效管理体系的大数据高校资产管理平台是高校资产配置是否合理、科学的最佳评价方式之一。资产管理平台建设需要制定恰当的指标体系,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及利用信息化手段。具体包括考核指标的选取、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大数据技术应用三个方面。

在高校层面上,应用绩效管理优化配置资产,能够为高校资产配置提供可靠依据,提高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结合科研成果,通过科研设备的投入产出情况分析,能够提高科研设备利用率。通过全面的设备使用情况分析,能够为学校的相关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避免在设备购置方面的重复浪费。

在国家层面上,基于绩效管理体系的高校资产绩效考核数据可以给国家层面的资产统计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并对国家层面的高校资产管理模式改变、决策的制定以及资产使用状况的评价评估等产生巨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