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影响

2019-03-23 09:02张玉龙左友波董碧倩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心肺全麻氧化应激

张玉龙,左友波,董碧倩

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F)是位于股骨颈~干移行部位的骨折[1]。因该部位多为松质骨,且常承受较大的剪切应力,骨质疏松对其机械强度影响较大,故IF常发生于老年人[2]。老年人多身体机能衰退,且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若麻醉不当,术后常易发生多种严重心肺并发症,增加围术期风险[3]。资料显示,神经阻滞不但作用时间长,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性高,较为适用于老年IF患者[4]。与全麻相比较,神经阻滞对IF患者心肺功能影响相对较小,但临床多注重观察患者心肺功能指教,较少关注两者对心肺功能影响的机制,笔者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将神经阻滞及全麻应用于老年IF患者,比较两者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的同时,观察其对患者疼痛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以此探究神经阻滞及全麻对老年IF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机制。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治IF老年患者98例,男性62例,女性36例;年龄61~80岁,平均67.3岁;BMI 20.43~24.16kg/m2,平均23.0kg/m2;入院至手术时间3~7d,平均4.3d;骨折Tronzo-Evans分型:I型24例,II型42例,III型18例,IV型9例,V型5例;部位:左侧51例,右侧47例;致伤原因:摔伤72例,道路交通伤2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ASA)分级:I级27例,II级71例;手术方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52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locking proximal femal plate,LPFP)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IF老年患者分为神经阻滞组(n=49)与全身麻醉组(n=49),两组显著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标准:经影像学诊断为IF者;心肺功能正常者;行闭合复位内固定者;手术可耐受者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敏感体质者;凝血功能异常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者;行其他麻醉者;髋关节置换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本研究均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伦理学要求,并获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手术方法

2.1全身麻醉组 常规建立静脉通道,依次给予患者0.03~0.06mg咪达唑仑、2.5~3.5μg/kg芬太尼、0.2~0.3mg/kg依托咪酯、0.5~0.6mg/kg罗库溴铵等药物,药物起效后行机械通气,以0.6~2.0μg/mL丙泊酚、0.1~0.3μg/kg瑞芬太尼维持麻醉。

2.2神经阻滞组 常规建立静脉通道,静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患者取健侧侧卧位,常规选取腰丛、骶丛神经穿刺点,以神经刺激仪诱发足屈曲,调节针尖电流为0.2mA确认相应肌肉无收缩,调节针尖电流为0.3~0.5mA确认相应肌肉出现收缩。然后回抽无脑脊液及血液后将5mL罗哌卡因(体积分数:0.5%)注入,判断无不良局麻事件,再调整电流1mA,若仍存在肌肉收缩,需再次注入上述罗哌卡因5mL。通常,腰丛穿刺点注入20~30mL罗哌卡因,骶丛神经穿刺点注入15~20mL罗哌卡因。每5min进行1次患肢运动感觉评估,确保满足手术要求。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0)、术中(t1)、手术结束(t2)各时间点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心率(heart rate,HR)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术后3d血清5-羟色胺(serotonin,5-HT)、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疼痛因子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AOP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氧化应激因子,术后7d心肺并发症等指标。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疼痛因子;以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氧化应激因子。

4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t0时,两组患者DBP、S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两组患者DBP、SBP、HR均高于t0(P<0.05);t2时,两组患者DBP、SBP、HR均低于t1(P<0.05);t1、t2时,神经阻滞组DBP、SBP、HR均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疼痛因子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5-HT、DA、NE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患者5-HT、DA、NE水平均较术前降低,神经阻滞组5-HT、DA、NE水平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见表3。

3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因子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GSH-PX、SOD、AOPP、MD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患者GSH-PX、SOD均升高,AOPP、MDA均降低(P<0.05);术后3d,神经阻滞组GSH-PX、SOD高于全身麻醉组,AOPP、MDA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见表4。

4 两组患者术后7d心肺并发症比较

神经阻滞组术后7d心肺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全身麻醉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与本组t0时比较:*P>0.05,#P<0.05;与本组t1时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疼痛因子比较

与术前比较:*P<0.05

表4 两组患者氧化应激因子比较

与术前比较:*P<0.05

表5 两组患者术后7d心肺并发症比较[n(%)]

讨 论

骨折及手术创伤可导致剧烈疼痛,致使疼痛因子异常分泌,引发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5]。强烈的应激反应可导致其血流动力学不稳,干预心肺等器官正常灌注,影响器官功能,导致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心肺并发症[6]。全麻尽管可缓解患者疼痛,缓解骨折及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实现生理调控,但因全麻并未阻断痛温觉传入,应激反应产生的刺激仍可传递至中枢,常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7]。且老年患者心肺储备相对较低,肝肾功能降低,药物代谢缓慢,常易导致药物蓄积,引发多种不良反应[8]。

与全麻相比较,神经阻滞具有下述优点:(1)神经阻滞直接在神经丛周围注射麻醉药物,起效迅速,麻醉效果好[9];(2)神经阻滞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避免药物蓄积,可有效避免不良反应[10];(3)神经阻滞仅对相应神经支配区域发生作用,且不影响交感神经,对循环系统影响小,且无需机械通气,不易引发血流动力学大幅波动,可有效减少心肺并发症[11];(4)经神经刺激仪可清晰分辨腰丛、骶丛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准确定位穿刺部位,可有效避免药物误入血管、神经损伤等事件发生[12]。在本研究中,t1、t2时,神经阻滞组DBP、SBP、HR均低于全身麻醉组,神经阻滞组术后7d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组,提示与全麻相比较,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IF患者可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

作为疼痛因子,5-HT、DA、NE均可引发机体疼痛[13]。5-HT可经激活伤害性感受器及提高其活性引发疼痛,并经提高多种神经受体功能路径促进疼痛信号传递[14]。5-HT可增加神经元的敏感性,引发疼痛并促进其传递[15]。DA可提高α、β受体活性,导致周围血管收缩,致使血管内液体渗出,引发组织低氧,导致疼痛[16]。NE可作用于相关受体,降低疼痛阈值,引发疼痛。NE可结合α1受体,激活磷脂酰肌醇信号通道,导致疼痛[17]。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改变可准确反映机体氧化应激情况[18]。MDA、AOPP为致氧化应激因子,可激发并推动氧化应激的发展[19]。GSH-PX、SOD为抗氧化应激因子,能够有效抑制氧化应激的发生及进展[20]。在本研究中,术后3d神经阻滞组5-HT、DA、NE及MDA、AOPP水平均低于全身麻醉组,GSH-PX、SOD水平均升高,说明疼痛因子及氧化应激因子生成,抗氧化应激因子减少是影响老年IF患者心肺功能的重要机制,神经阻滞较全麻更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及机体应激,改善影响患者心肺功能。

总之,神经阻滞可有效抑制疼痛因子及氧化应激因子生成,促进抗氧化应激因子分泌,缓解老年IF患者疼痛,减少机体应激,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心肺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心肺全麻氧化应激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戊己散对腹腔注射甲氨蝶呤大鼠氧化应激及免疫状态的影响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植物化学物质通过Nrf2及其相关蛋白防护/修复氧化应激损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