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为例

2019-03-22 17:13:30杨芸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7期

杨芸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铜陵 244061)

1 什么是微课

微课又叫作微课程,现阶段,教育教学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 特别是在“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混合学习”“视频公开课”“BYOD”等类型教育教学手段,这些新教学手段的出现, 转变了现有教学活动和课堂学习模式。 特别是针对毛概课而言,更有着深层次内涵,毛概课是大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 其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大一学生的必修课程,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了变化, 如何在短时间内树立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适应大学生活,适应新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一课题,将包括“认识毛泽东思想、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等内容。

2 微课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意义

2.1 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思政课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比较枯燥,但是利用微课,能增强其趣味性,微课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强调教学案例设计,高校思政课中,微课能选择合理的多媒体设备和技术,强调学习目标的落实。 多媒体展示,是思政微课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形式, 这些形式涵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媒体的多样性,提高了学习热情, 学习热情能调动学习过程中, 获得的成就感,基于此,课堂的趣味性逐步增强,同时,多媒体的使用将“统一性”“适用性”结合起来。

2.2 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

基于微课教学模式下的高校思政课, 其课堂有效性在逐步增强,具有“教学时间短”的特征。高校思政课结合微课教学模式,实现了根本性变革,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熏陶下,微课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发展,其与传统教学视频授课相比,展现出较多优点,其避免了章节单位授课模式,强调了要利用知识点、习题、不同的学习环节单位的优化与组合,正是这种内容少、时间短的教育课程和特点,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习有效性逐步提升。微课教学手段强调了总结归纳学习的重要性,任何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学习,实际上是具体、抽象的转变。

基于此,高校思政课在微课教学活动中,重新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学习体系,在明确新旧知识学习基础上,结合不同表征方式,强调了学习知识的分析归纳,比较使用等,这样一来,形象化的知识体系逐步建立,新知识在经历归纳总结之后, 呈现出较为严谨的知识结构和体系,知识归纳总结中,微课教学手段,保证了知识概括的准确性,降低了旧知识的重述。微课教育教学模式,增强了学习中的融会贯通能力,明确了学习者学习中,要灵活、熟练运用新旧知识,强调知识学习的不同阶段, 建构主义的重要性, 要合理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利用迁移性,重现构建并完善知识学习。

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微课案例

3.1 课题选择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和谐社会建立的教学内容, 其如果结合微课教学手段和模式,利用历史及社会变迁的视频制作和播放,能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涵, 让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对毛泽东思想有准确认识和把握,能明社会主义核心社会的建立, 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前提下,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3.2 能力目标

人的思想意识的形成, 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 有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课程学习,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和谐社会建立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合理规划,合理认识自己,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社会的认识,在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交际能力、待人接物等能力的基础上,以实现和谐社会的建立。

3.3 教学设计

该课题教学教学活动中, 将首先基于学生现有认知能力,在激活旧知识结构基础上,调动学习者经验和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体系,基于实际大学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为基础,让学生意识到如下问题:“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建立有什么关系? ”基于此,则能帮助学生正确树立新的目标,因此,教学活动设计中,还要明确教学活动,要利用旧知识体系,构建“图示描绘”“先行设问”等策略,用来引导学习者回忆已有知识结构,刺激旧知识、旧经验,例如, 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邓小平理论等与毛泽东思想进行比较;其次,还可以利用描绘、设问的方式,避免知识的简单回顾,要利用先前的实践经验,积极引导学习者,实现新教学内容的过渡性学习,构建新旧知识间的“桥梁”,而该次课程中,则可以利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 目标对比的方式,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思政课程中,有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的整体思路”,并进而从根本上认识到我国社会发展的改革之路。

其次,该次微课教学设计中,教师在为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提供指导,课程中的重难点,可以利用特殊的多媒体技术手段,比如,是否插入媒体素材、是否暂停等,给学生充分的自我思考的时间,引导学习者关注教学活动,而实际上,该课题的教学中,除了能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帮学生树立良好地对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关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教学内容重点,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再认识。

最后,该次微课设计中,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可借助适当的引导性措施和手段,增强学生知识的学习,树立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认识,意识到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课程中,微课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在利用指导性测验、练习基础层面,判断新知识掌握、理解,要在实际教学生活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纠正之前对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强化对新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教学设计中,要保证新知识学习、教学内容间“关联性”的建立。

3.4 视频制作

视频是微课设计的核心, 主要是用来体现课堂资源,特点是短小精悍,时间一般为10~20min,视频的质量决定了微课的水平与应用效果, 这对高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必须掌握一定的视频制作、编辑和合成技术, 同时可以运用多种途径来拓展资源来源。制作完成后便可上传到网络平台,以便利用视频资源来进行相关的网络学习的互动交流。

4 微课的应用策略

4.1 注重新旧知识间关系建立

微课教学内容中,要结合新旧知识,因此,课程设计中,要考虑三方面内容,首先,要在新知识内容知识类型划分中,重现设计教学内容,其次,教学内容设计中,需要重现构建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中,教育教学内容设计中,有不同类型,包括:概念、程序、过程、行为等不同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教学方式,展示新旧知识体系建立的重要性。对于少部分概念而言,包括正例、反例两个方面内容,对于教学方式来说,要利用递进逻辑式教学方式, 并以此强调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展现新知识的学习,对于教学行为来说,还要制作范例,明确教学内容。

4.2 注重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设计中, 教学内容占据着重要组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教学内容结构能紧密结合实际,教学组织活动中,微课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学主题背景的确定非常明确,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实际意义, 是特殊系列知识对象的组成, 强调了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重要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其将学生作为知识传授的对象,利用了教学中的各种反馈信息,强调了大学生“知识学习”与“细节刻画”的重要性。

5 结语

微课教学是伴随着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而出现的,强调了现代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微视频的制作与播放,能丰富教学手段,因为,微视频具有顺序性呈现知识的作用,特别是强调了教学内容与活动线性特征,降低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微课设计中,也确定了微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具体教学中,微课的呈现模式,能结合学习者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微课设计中,能优化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问题,确定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