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涉外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以长安大学道桥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2019-03-22 17:13:30蒋在文汪海年罗涛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7期

蒋在文,汪海年,罗涛

(长安大学,陕西西安 710064)

1 西部高校涉外型人才培养意义

1.1 响应国家教育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号召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10 号)。 该文件是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纲领性文件, 其中着重强调了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开展高水平涉外办学,以提升高等教育创新与实践能力。 2016年,《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教外〔2016〕46 号)文件印发,进一步明确要求高等院校必须紧密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

一是加快留学事业发展,提高留学教育质量。二是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涉外办学水平。三是加强高端引领,提升我国教育实力和创新能力。 四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五是促进教育领域合作共赢。 六是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促进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中西部地区作为教育对外开放较为薄弱的区域, 高校应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紧密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贴近“双一流”建设,为国家教育对外开放贡献西部力量。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长安大学依托道桥专业优势,强化改革,优化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交叉融合,紧密衔接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和科技前沿,打造世界一流学科水平。 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交流的广度与深度,扩大专业发展空间,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全力推动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从而提升创新型国际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与核心城市地缘优势,以实现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规划。

1.2 全面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探索涉外型人才培养路径, 可以进一步借鉴国外先进工程教育管理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通晓国际化工程规范和中国工程规范的国际化人才,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满足国内外工程建设高端人才需求, 从而引领陕西省道桥行业甚至全国道桥行业人才培养。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驱动和海外工程项目市场需求强劲的态势下,201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 594.2 亿美元,同比增长3.5%,新签合同额2 440.1 亿美元,同比增长16.2%。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对外开放,中国资本加大了对外投资的力度,工程承包与投资几乎遍及全球,业务领域涉及土建、电力、水利等各国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企业在海外释放出巨大建设潜力的同时, 势必也对既懂技术管理又熟悉世界商务语言和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提出迫切需求。 实际上,双语人才一直是我国大型企业的紧缺人才,也是企业竞争力的短板。 目前我国有近百万的劳务人员正在海外项目中从事现场工作,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稳步推进,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对双语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的需求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

1.3 强化学校专业特色、服务“一流学科”建设

长安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陕西省名牌专业、 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同时是教育部道路运输与工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该专业入选首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计划, 所属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计划。

2 长安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涉外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2.1 以合作科研为纽带,通过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培养涉外型人才

长安大学近年来不断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力度,瞄准世界一流知名高校和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的海外高水平大学,积极主动开展沟通和联系,加快推进与更多境外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建立全面校际合作关系。 长安大学搭建了全方面多层次的对外交流合作平台, 合作院校遍及全球2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与超过130 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签署了全面合作备忘录。在此基础上,合作内容涵盖了教授互访、 学生交流和联合科研等多种形式。

道桥专业为长安大学优势本科专业, 学校为本专业学生搭建了形式多样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 具体包括:本科生2+2、1+2+1 双学位项目,本硕连读3+1+1、3+3(法国)双学位项目,研究生1+1+1 双学位项目,短期交换生项目,寒暑期学习交流项目。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合作平台, 该专业学生可赴海外完成双学位、进行课程学习或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2.2 开设国际工程班,满足企业“走出去”重大人才需求

长安大学道桥专业是学校本科专业中最有竞争力的专业,专业学科底子好,配备了全英文授课师资。 国际工程班引进了新加坡国立大学、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密歇根根理工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20 多所世界名校毕业30 多名优秀归国博士, 配备了20 多名学院本身拥有的具备1年以上海外研究背景的骨干教师,形成了独特的全英文授课体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先后邀请香港理工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知名教育专家开展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培训,成立道路、桥梁、岩土与隧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制图、国际工程等专业全英文授课团队,学习借鉴国内外最先进的工程技术规范,自主研发双语教材和英文原版教材内容, 大胆采用开放式教学、实践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等,让学生在校内的环境下尽可能多的获得与国际工程项目接轨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2.3 与世界名校合作办学,培养高层次涉外办学人才

经过近三年的合作探讨, 长安大学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在道桥专业领域成功申办了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

该项目培养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 世纪中国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 具备良好的语言和专业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合作办学,提升中国学生在文化与教育领域的国际化视野, 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领域发展的需求。 该项目几乎均为全英文授课, 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英语授课可保证所有毕业生与爱尔兰本国毕业生一样,具备创新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及全球工作的实际技术能力。

该项目采用“4+0”合作模式,学制四年,全日制授课, 由两校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共同研究制定教学大纲、教材标准、课程设计、考核内容、考核方法等。

中爱双方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 负责项目的具体执行和质量保障, 使该项目充分达到中爱双方主管部门或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质量要求。

参加该项目的学生将同时在两校注册, 拥有长安大学和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双学籍, 四年均在长安大学学习。 顺利修满该项目学位要求学分且达到双方各自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将分别被两校授予本科学位。该项目的成功开办, 为培养涉外型人才进一步扩展了培养路径。

通过探索涉外型人才培养路径, 可以进一步促进该校师生与国际工程教育前沿接轨, 大幅度提升专业建设的竞争力和学生专业竞争力。 从而提升该校在公路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有力促进我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