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红芳
学业拖延是指拖延者故意不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的学习任务,或者有意推迟当下的学习任务,是一种非理性倾向。中国青年报对“社会拖延行为”的调查显示,大约有72%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有拖延症状,41%的被调查者认为存在明显的拖延行为。成年人有拖延行为,小学生的拖延现象也很常见,尤其表现为学业拖延。学业拖延带来的影响很大,首先,导致学习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学习效率下降,成绩无法提高,学生本人、家长、教师都备感压力;其次,时间的浪费大大压缩了小学生课余时间的安排,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娱乐、兴趣;再次,引起自尊水平下降,自我效能感降低,进而严重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后,亲子关系紧张,家庭矛盾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由此可见,应对小学生的学业拖延问题迫在眉睫。国内关于“学业拖延”已有相关研究。苏毓婧的“完美主义对大学生学业拖延影响”研究发现,学业拖延与完美主义中的担心错误、父母期望这两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高春辉对“小学生学业拖延与学业情绪关系”研究发现,严重拖延者与轻微拖延者相比在学业上存在更多的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笔者拟从认知行为理论角度对小学生学业拖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从而进一步丰富“学业拖延”的理论研究,也为小学成长教育、个体行为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认知行为理论是通过改变个体的思维、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构建积极的认知体系,最终获得行为改变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能够学会错误的、自我击败的思想,但也能学会丢掉他们。一方面,个体通过自言自语的对话机制使自己的困境一直持续;另一方面,个体通过指出和改正错误的认知为自己创造一个更自我实现的生活,其中认知重建起中心作用。从认知行为理论角度分析小学生学业拖延问题,形成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对学业任务的认知、“时间知觉”的偏差、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学业拖延结果的评估。
一是对学业任务的认知。不同的认知结构导致不同的行为选择,具体体现在个体对学业任务难度的认知上。当个体需要完成高难度任务时,首先会对任务难度进行评估,对解决学业任务缺乏信心时,表露出对自我能力的不确定,认为自己不能顺利且独立完成学业任务,则会选择拖延来延缓因学习困境带来的挫败感,寄希望于事情能够在拖延的时间内发生改变。当自我对解决学业任务信心满满时,个体会选择马上完成的可能性更高。即便如此,仍会出现拖延现象。原因在于,在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的选择中,一旦个体倾向于选择先享受短暂的休息时光,认为“既然简单,早做晚做都一样,既然如此,不如晚做”,产生拖延。另外,对于学业的具体内容的认知也会影响拖延现象的出现。有研究指出,一般个体倾向于先完成有趣的,花费时间少的学习任务。而对于相对枯燥,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且受益不多的任务则采取拖延策略。因为在有趣、短暂的任务过程中,能够更快收获即时的、快乐的成就体验。而长期、枯燥的学业任务需要付出更多的坚持与自我激励。有研究表明,拖延与非理性信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伴随着拖延现象产生,许多拖延者会出现担忧、自我挫败、怀疑、贬损等非理性信念。
二是对“时间知觉”的偏差。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件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有研究显示,情绪能够改变个体对时间的感知。当个体处于恐惧、愤怒时,其对于时间间隔的估计会过度扭曲,表现为将某一段时间呈现的主观时间估计要比刺激本身物理呈现的时间要延长一些。当个体处于快乐、兴奋的情绪时,其对于时间间隔的估计要比刺激本身物理呈现的时候要短。因此,小学生在游戏、看电视的时候总会觉得时间飞逝,认为是10分钟的时候,往往半小时过去了,而在做作业的时候,做了半小时却觉得有1小时了,因此,原本1小时能完成的作业在边玩边做的过程中就延迟了。
三是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小学阶段是一个不断习得和社会化的过程。不断地强化和模仿是个体在家庭教育中个性成长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学业拖延问题,一般都能从家长那里找到根源。左艳梅研究发现,学业拖延与情感温暖型、信任鼓励型教养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业拖延与专制型、忽视型、溺爱型教养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情感温暖型、信任鼓励型的教养方式通过接纳、自律、榜样示范、角色扮演等积极方式进行各类问题的处理。对出现的学业拖延问题,更倾向于采取共同分析、合力探讨解决。小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充分体验到尊重与信任,能正视并积极应对学业拖延问题。专制型、忽视型、溺爱型家庭更加强调家长主观意愿,缺乏对话沟通,容易忽视小学生各类问题背后的诸如缺少关注、学业困难、生物本能等原因。对拖延现象,要么放纵,要么一棍子打死,无视其心理成长发展需要。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小学生体验到的是自卑、怀疑、无视。如此恶性循环,学业拖延问题日益严重。
四是小学生对学业拖延结果的评估。人都有本能的趋利选择,在行为选择时都会预先作一个结果评估。小学生在选择“学业拖延”这个行为前,同样也会先进行一个结果评估。如果他们认为学业拖延不得不承受家长、教师的愤怒或惩罚,而这个惩罚是自己不能承受的,那么一般会倾向于选择放弃“学业拖延”;如果学业拖延,家长和教师都不能对自己拖延行为构成有震慑力的惩罚,则其继续采取学业拖延的可能性会更大。
认知行为理论强调改变不良认知,通过内部对话和行为强化获得行为改变。因此,在应对日益严重的学业拖延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确立合理信念。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某一突发事件直接引起,而是由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因此,要改变原有的不合理信念,确立合理信念。在面对学业拖延问题时,我们需要确定诸如此类合理信念:学业拖延不是洪水猛兽,是可以遏制的;学业拖延具有普遍性,会因个性、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表现不同;学业拖延问题小学生有,中学生、大学生、成年人同样也有;要想遏制,也不是一次就能成功,它需要不断地改变与自我强化;学业拖延很多时候仅是表象,还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小学生出现部分拖延,是很正常的,关键是看家长、教师如何去应对。合理信念的基点在于个体对自我、对他人有客观的评价。
其次,发挥“时间知觉”的正向作用。即尽可能地唤醒小学生快乐、高兴的积极情绪,消减其愤怒、恐惧的消极情绪,引导其学会管理时间。具体措施:第一,增强学业内容的趣味性,提升学习的愉悦感。学业内容的形式多样化,在书面作业中融入一定的动手实践内容,学业任务扩展科学、美术、军事等多方面,鼓励小学生兴趣发展,增强学习成就获得感;第二,减少外在环境的干扰,营造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例如,减少家庭噪音,尤其是家长不能在小学生作业旁边玩游戏,看电视;作业空间光线充足,有适当的活动空间;三是,通过外在约束,内在警醒,学会时间管理。通过闹钟提醒,家长提醒等方式规定娱乐游戏时间。适当的督促、友好的提醒能让其树立时间观念,约束自身行为;四是,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提高学习效率,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能够遵守约定时间的小学生,不论是学习,还是娱乐,都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违反规定,则取消或缩短娱乐时间。
再次,唤起积极学业情绪。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内在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唤起积极学业情绪,主要是指营造良好的学习状态。其一,小学生要建立对自我的肯定与接纳。积极的自我评价可以在应对学业问题时表现出更多的自信,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自我评价来源于家长和教师对他们日常行为和细节的关注,并适时适度地给予表扬。其二,小学生需要将学习动机内化。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带着明确的任务,强烈的求知欲会促使其提高对自我的要求,从而有效遏制学业拖延行为的出现。其三,小学生需要家长教师协助,对学业任务进行合理的等级评估。对学业内容的难易程度、自我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合理评估,逐级解决,在完成学业内容过程中不断收获成就感,以此来促使小学生尽快完成学业。
最后,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个体的成长是在自律与他律共同作用下完成。家庭、学校主要承担他律功能。一是,在家庭环境中,作为家长要给予小学生个人需求表达的空间。在民主、轻松、和谐沟通的家庭氛围中,将被鼓励通过合理的途径,正常的方式个人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合理诉求。当个体需要获得尊重和满足,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小学生将个体被关注的需要借助“学业拖延”来实现。二是,当家长发现他们存在学业拖延问题时,不能无视或严重化,应该通过教育、督促、自我示范、榜样学习等方式按时将完成作业不断内化,形成习惯。三是,学校、教师在布置学业内容时,应针对同一班级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必做与选做的区分;增加学业内容的生活关联性,让其在完成学业过程中既能巩固学业内容,又能很好地运用于社会实践。家庭和学校需要经常性地沟通交流,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定期的家长课堂,共同关注和探讨其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从而更好地解决他们“学业拖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