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亚文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陈宝生部长提出要加快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通过对本科教育适当增负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师范生作为新时代教师的储备力量,承担着下一代的开蒙,联系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提出四有教师,即高素质教师队伍应具备的关键素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1]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中,教育部提出对卓越教师的新要求,“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师范生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具备相应的关键能力,以适应未来的挑战与角色。因此,在本科增负的大潮下本研究提出实现师范生教育合理增负的五条路径,旨在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我国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国家,尤其强调重视师德养成教育,但是师范院校对于师德教育仍停留在课程灌输上,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制约了师范生职业道德教育时效,将师德教育完全抛给职后培训,分离了职前与职后的协调统一。近期网络曝光多起教师虐童事件,让我们愤怒的同时也要反思,教育真的实现“全方位育人”了吗?教师要具备专业的知识素养,师德是基础。很多学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课,其中会涉及师德教育,但是并没有专门的师德课程。大型讲座也是学校师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但是举办次数非常少,流于形式。这样的师德教育脱离学生实际,无法深入人心,自然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因此,要发挥学校主渠道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教育责任感,实现理想信念的升华、教育情怀的丰溢。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支柱,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要将师德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时刻提醒学生明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性质及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可以邀请优秀的中小学青年教师举办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当前的教育现状以及教师的日常生活;定期举行研讨会,针对具体教育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是非意识和处理事件的能力,[2]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要全面开展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培训,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授课。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不仅需要老成练达,更需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杜绝上课懈怠、下课不闻不问、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增负”不代表增加额外负担,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增加学分、学时、作业,吴岩把增负准确地概括为“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特别要聚焦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3]因此要淘汰“水课”,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来定义“水课”的标准呢?一方面,课程内容陈旧,脱离现实。有的教师用着几年前的课件,没有新见解。另一方面,课堂时间“注水”。课堂上每位同学上台分享自己的PPT,最后由教师展示课件。在分享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在玩手机、睡觉,极少有思想的碰撞。期末考试前划一下重点,这门课便顺利得到学分。长此以往,“水课”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纵容了逃课现象的发生,助长了教师的懈怠心理,也让课堂更加枯燥无味。[4]
大学要打造“金课”,在课程方面要与时俱进,将先辈的珍贵经验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取其精华,杜绝照搬。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智慧,学生要形成自己的思想,培养探究意识,挖掘问题的深度。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人真正融入课堂。当前的大学课堂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头脑风暴、情境模拟等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激起表达欲望,做到思考与表达结合、内化与外显结合。其次,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多年的学习生活让很多学生养成了固存型思维,一味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对于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选择逃避,缺乏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5]学校可以开设学习团体等自主学习的平台,在课堂上预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交流,利用好课下时间,把课上交流与课下积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成长型思维。
“金课”之金不仅在于课程内容本身,也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一流的学科建设离不开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师队伍离不开一流的教育者。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变复杂的世界,学习者每天面临纷繁芜杂的信息,会被时代淘汰的不仅仅是没有知识的人,还有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如何学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6]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的真知灼见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师范生都要不拘泥于课堂学习,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和资源,以此作为促进学习的工具,修正教学,实现教学创新,了解当前的教育热点,在与学生的思想碰撞中弥补自己的短板。改变灌输的教学方式,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创新教学方式。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兴技术能够提供比传统教学更为丰富的知识,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结合起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拓宽教学手段的外延,实现课堂教学的深度改革。
当前师范生教育仍以平面化知识教育为主,在课程设置方面拘泥于教育学知识及学科知识,专业知识能力是师范生能量储备的基石,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实践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习总书记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扎根现实生活办教育。”现实生活与教育应该是互相支撑的关系,很多师范生毕业之后都感觉自己四年所学的知识似乎并不适用。当面对真正的课堂时,先验的教育理论再多也无所适从,因为在教育初始我们便与生活脱离了。学生难以接触真实的课堂,只能依据书本知识想象教育现状,对真实的教育缺乏全面深入的认知。其次,只注重书本知识培养出来的不是思维活跃的教师,而是千篇一律的教育机器人,教学是一门体现个人魅力的艺术,个人魅力要在与生活现实的磨练中才能碰撞出火花,从而激发对于现状与实际的思考,丰富师范生的教学储备。
师范生实践仍以见习实习为主,但是在此过程中学生是否有机会接触课堂,站上讲台,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否得到了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仍没有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与学生之间、与实习单位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因此,见习实习流于形式,越来越得不到重视,技能的获得也难上加难。众所周知,只有掌握先进的实践技能并及时把技能应用于现实情境,才能生成教学智慧,达到创新的目的。
实现实践教学技能的提升,首先,要加强实践课的教学,从大一入学开始就要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开设模拟教学训练,使学生掌握讲课、说课、评课等基本教学技能。其次,实行双导师负责制,精于理论的高校教师和善于实践的中小学名师相互合作,在校内导师负责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教学技能训练,实习见习期间,小学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对教学提出指导建议。[7]第三,定期举办教师技能大赛,为师范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以赛促学,也是学生对自己实力的审视和检验,为今后的努力方向导航。第四,采取“三方协同”的培养模式,政府部门、高校和中小学要形成一股合力,各司其职又相互牵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教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把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有机融合。[8]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对小学教师的基本要求:“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也强调“要面向培养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重点探索借鉴国际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经验、继承我国养成教育传统的培养模式”。在这两个文件中均提及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因此,全科不仅是教师专业的标准,也是卓越教师实现的路径之一。
对于“全科”的理解主要有三种:大综合,即“语数外通吃,音体美全抗”,小综合,只区分文科和理科,还有的师范院校主张“精通一门,兼教多门”。[9]这几种培养模式都致力于打造复合型课程,培养综合型教师,如何实现塑造综合型教师,课程建设是一大关键。
目前,师范院校普遍面临以下困境。第一,课程设置琐碎,缺少整合,课程内容空洞、浅显。大部分师范院校针对教育类专业开设了很多相关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学科课程,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计算机等通识课程,课程设置丰富,但是没有形成有联结的完整体系,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学科与生活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黏合,缺乏整合。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核心与精华,每一门学科都有长期的发展脉络和着重培养的能力,当前教育学等课程过于空洞,教师千篇一律地复述教材,没有自己的内化加工,内容过于浅显。课程没有自己的特色,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其次,学术和功利地位逐渐压制了师范特色。师范专业的使命是培养师德高尚、能力全面的新时代教师,但是在“双一流”的驱使下很多院校重科研轻教学,重学术轻专业,师范特色逐渐被淡化,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为突破目前师范教育发展的瓶颈,要求教师职前教育从“师范”二字出发,加强学科联系,实现课程整合。首先,抓住“师范”的根本,切勿功利性的追求学术。“双一流”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热词,很多院校都想打造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握住师范特色,打造一流的教师教育呢?朱旭东教授曾指出:“没有一流大学的文理综合学科教育为基础是无法建立起一流教师教育大厦的。一流教师教育还要有一流教师教育学科,并以一流的教育学科作为后盾。”[10]因此,若想实现一流的目标,必须具备一流的学科,而一流的学科就需要一流的课程、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者,抓住“师范”的根本才能加速实现“双一流”。其次,加强学科内部联系、学科之间以及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切莫各自为政。小学教育改革强调“课程综合”,对教师能力的核心要求是“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意味着学生不是一味地“死读书”,而需要广泛涉猎,了解小学教学的真实需求,具备学科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等;学校要把握好分科与全科的契合,把学科内容与专业课程、生活实际进行整合,培养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以及综合课程设计的具有“全人观念”小学教师。
有人说现在的教育已经出现了畸形的局面——“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学生在高中阶段悬梁刺股,拼命考进理想的大学。但是大学没有了教师的约束,学生在突然放松的状态中迷失自我,过于放纵,游戏人生。这种严进宽出,“混文凭”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并不少见。陈宝生部长强调:“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是轻轻松松、玩玩游戏就能实现的,”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合理增负,提升本科学习的挑战度。师范生教育是先天资历和后天努力并重的,但是当前很多学生倚靠教师职业的供需优势,目光仅囿于顺利毕业,找一个安稳的工作,未曾考虑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足以担起“教师”这个称谓,不知教师的学习之路是不可停止的,专业知识的获取是不可停滞的。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对“混文凭”现象的重击。师范生是国家未来教师的储备力量,自身本领必须过硬,因此,对于师范生的评价要全方位多方面,严格把控准教师的质量。
当前师范院校对于师范生的考核,多集中在期末考试和最终实习,期末考试也大多以教师提供重点或写论文的形式,学生可以轻易得到学分。这种以终结性评价、量化评价为主的评价模式,无法对师范生的发展过程各方面进行评价。[11]师范生的评价体系应涉及思想道德修养、学习与工作能力、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与国际视野、身心健康状况等多方面。[12]在对师范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采取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式,运行增值性评价,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又兼顾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道德修养以及身体体质,既要关注学生低阶能力的强化又要关注高阶思维的培养,重视学生自身的进步,要让学生一直走在前进的路上。
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毕业论文是检验师范生四年学习成果的凭据,但是当前毕业论文抄袭、代写的现象屡禁不止,原因在于学生的投机取巧以及学校的疏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准教师抄袭已经是道德层面的污点,也体现了对于学术的不严谨。因此,学校要加强师范生道德和诚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学术不端行为;制定不同学科的毕业论文标准,组织毕业论文写作及规范课程,扫清学生论文写作的障碍;加强毕业论文的检查力度,对于抄袭现象提出整改措施,保证严进严出。
增负只是提高师范教育质量的手段,目的还是提高质量,增负之路不仅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也需要高校的大力配合,真正把培养高质量的师范生放在首位。在校师范生也应调整心态与观念,明确学习目标,明晰就业方向,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让自己的素养配得上自己的理想。总之,增负之路才刚刚启程,必将面对些许阻碍,尽管如此,人才质量这根弦时刻都要紧绷,让教育真正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师范生承担着更重的责任,理应花更多的精力提升能力、提升素养、提升价值,正确看待“增负”,主动“增负”,为实现自身目标和社会贡献打下牢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