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教师的文化自觉与实现

2019-03-22 17:10:16许迎春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国际化文化

许迎春,朱 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基本趋势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动力源。开展多层次的、广泛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提升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已全面开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而作为高等教育的具体参与者与实施者,高校教师的发展与素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与关键。无论从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大学建设、文化传承和民族复兴的角度,教师文化自觉都是深层次的核心支撑力。

一、问题的提出:国际化背景亟须高校教师文化自觉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目标。作为高等教育的实践者和创新者,高校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具备国际化视野、国际情怀和国际知识的同时,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过硬的国际竞争力。

一是高校教师角色定位调整需求。叶澜(2001)认为,“教师角色”所表达的就是“教师是谁”的问题,因为“不搞清教师的身份、地位与处境,就难以认清并把握教师必须具备的德性和素质”。[1]随着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国际教育理论的引进和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的纵深发展,高校教师的身份角色也要调整,从知识的传授者更多地转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平等对话”的理念和教育价值观。面对新的角色定位,怎样调整自己的信念和意识并由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需要高校教师深思和文化自觉的指导。

二是高校教师国际化理念、国际化视野和国际胜任能力要求。高校教师是教育理念的实践者,“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高校教师要提高国际意识和敏感性,关注国际学科领域和思想的发展,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特点、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具备多元文化意识和过硬的专业素养,特别是双语教学能力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高校教师的文化自觉,能使其反思过去的发展历程,正确认识目前的发展状况并理性规划将来的发展路径。这将会促进高校专业发展,形成一个动态循环,推动高等教育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持续发展。

三是高校自身竞争力提升需要。国际化背景下,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配备上,更体现在其核心竞争力——文化力上。文化力是高校的软实力,是高校是否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力的核心。而教师的文化自觉是引领高校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教师作为知识储备和整体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有能力也有责任起到引领作用,深化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

四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要求。从某种角度看,文化的发展也是文化自觉的过程。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教师既在课堂中传承文化,也创生新的文化,他们对文化的理解与表达,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大学人才培养。高校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解惑者”,更是培养和塑造学生人格的“启蒙者”;我们不仅要关注专业知识的教学,更要关注文化的滋养。

五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责任。当前,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正成为新时代国家发展主题和最高战略思想,习近平主席2014年教师节在北京大学视察时指出:“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清楚地了解自己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取决于人才和教育。”高校教师文化自觉正是教师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统一,将“中国梦”的时代使命纳入具体的行为规范和教育实践。

强调国际化并非意味着抛弃我国具有个性和民族特点的精髓,而是在保持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础上对国外优秀因素的借鉴。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同时也是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日益频繁的高等教育国际交往过程中,保持各自教育主体地位和教育主权,推进国家优秀教育传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体系的过程。因此高校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尤为重要,高校教师能否在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的基础上,具备多元文化意识和对异文化的共情能力,进而具备国际视野,并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教育改革的关键。

二、文化自觉理论探讨: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教师文化自觉的内涵及特征

(一)文化自觉及其特征

“文化自觉”由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点和它发展的趋向”[2],自知之明是为了自主地文化转型,自主地适应新环境,自主地进行文化选择。从结构层次来说,文化自觉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是文化的自我认识,这是核心,也是基础;第二层是各文化之间的相互认识,是在第一层基础上的拓展;第三层是对人类文化命运的共同认识和进一步改进。

文化自觉的内涵决定了其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文化自觉是理性的。文化的“自知之明”,就是对文化的过去、现状及未来的理性觉知,体现在人们文化选择和文化实践的理性态度、理性思维和理性行动上。其次,文化自觉具有价值取向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总的价值原则,即在保持各自独立的前提下互相吸取精华,最终达到“和而不同”的共同发展。最后,文化自觉具有实践性。它来自实践,最终回归实践;既在实践中体现,也指导着实践,并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和演变。

(二)高校教师的文化自觉研究

21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自觉”理念研究的深入,从文化视角来审视教师专业发展引起了学界的重视,“教师文化自觉”作为一个专题得到有益探索,从“教师是怎样一种角色”“教师意味着什么”等关于教师信念与价值取向等内在因素的角度研究教师和教育发展的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根据笔者搜集到的文献,“高校教师文化自觉”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教师文化自觉必要性研究。周卫勇等(2014)、祝海玉等(2018)分别从专业性和学术性视角论述教师文化自觉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重大意义。王星霞等(2016)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论述教师文化自觉是实现教师文化担当、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精神的前提条件。闫江涛(2014)从所承担的文化使命的理解和文化实践两方面阐述大学教师文化自觉的内涵。二是文化自觉的表征和实现途径研究。石兰荣(2011)认为大学教师的文化自觉,既包括教学角色也包括学术角色;马速(2010)强调大学教师的文化自觉应与大学文化相融合,包括个人的文化类型、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等。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高校教师文化自觉是指高校教师主体形成的对高等教育及教师的文化信念、理性认识和行为准则,并以此为指导的反思、批判和实践。它包括意识和实践两个层面:即“我是谁”的认知上的自觉和“我要做什么、怎么做”的行动上的自觉。

高校教师文化自觉,不仅仅是教师文化的研究范畴,也是教师教育的深化与发展,是文化学与教育学的融合。高校教师文化自觉首先要从文化意识和文化价值观层面来理解和分析,并寻求必要的条件和策略,即文化学的范围。高校教师文化自觉,其核心是教师的素质和发展问题,其研究结果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因而也属于教育学范畴。高校教师的文化自觉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高校教师的文化认同和职业认同。依照社会心理学理论,文化认同是“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3]高校教师首先应了解和熟悉自身的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的起源、形成过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形成文化的价值和风格的同一性,并以平和的心态包容和接纳异文化。高校教师具有特殊性和专业性,其价值取向和信念影响着学生课堂内外思维的发展。面对教育国际化的激烈竞争,高校教师要认同自己的职业和责任,摆正自己的价值判断,克服浮躁心态并致力于自身的专业成长。

第二,高校教师的文化反思和批判。文化反思是其思想和专业不断成长的前提,全方位的自我剖析和自我调控,有助于高校教师自觉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革,以及文化创造力和专业创造力的发挥。

反思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优点缺点,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批判其不合理的方面,进而达到文化继承创新,既是文化自觉的重要特点表现,也是文化自觉不断展开和提升的过程。文化反思不是“闭门思过”,而是基于教师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立足于教育实践和人的身心发展建构,重新思考和认识文化,是一个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的过程。经历过文化反思和批判,高校教师能更加自信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包容地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也更加大胆地鉴别传统文化和异文化中不合理成分,并带来文化的创新。

第三,高校教师的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本质需要,是文化自觉的最高层次和目标,也是文化自觉的落实与实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教师面对多元文化交织的复杂局面,应立足于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比较,根据教育变化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以文化研究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地运用物质文化,提升精神文化,实现文化创新。

三、高校文化自觉的实现:从教育实践中提升、淬炼

高校教师文化自觉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大学环境、文化氛围的引导和熏染。同时,个人的自我主导、自我计划和自我调控是发展教师文化自觉的根本动力,这种“自下而上”式的内部路径,是教师文化自觉实现的动力源。它来源于高校教师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体验和感悟,也最终会应用于教育实践过程中。

首先,在教育实践中提升高校教师的德性文化,历练其修为。德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具指导性和决定性的因素,它可以唤起高校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内在创造力,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表现为教师的具体言行。高校教师要明确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是神圣的、庄严的,要明确“我是谁,为了谁”的理想信念,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育信念,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选择平等交流和建构的方式,传递出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立德树人”应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和高校教师文化自觉的核心要素。

其次,在教育实践中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并思考其当代价值。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作为文化和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高校教师应明确自己肩负的传承、传播和创新的重要使命,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织并存的复杂局面,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自夸自大,要实事求是地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兼收并蓄外来优秀文化。国际化不是要把大家都变得一样,而是要用让别人理解的方式更好地讲述我们的故事。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讲的:“我们要用实证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认识我们各自的历史和文化。”

再次,在教育实践中树立国际意识和全球文化视野。国际意识既是对“我是谁”的理解,也是对“他是谁”的认识,是对国际视野下的自身文化的把握,也是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是一种宽广的视野、宏观的意识。高校教师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其对不同文化和文明秉持的包容态度和开放心态,对文化客观的理解和表达,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未来一代的文化水平。一方面,要立足传统文化背景,继承和学习传统文化精髓,“回归”以“创新”;另一方面,应以谦虚的态度,借鉴世界先进教师教育的理念与模式,形成文化比较的意识与能力,以动态、多元、开放且不失自我的态度迎接教育国际化的挑战。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的深刻认识,可以促使高校教师对文化模式和文化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有助于高校教师权衡和把握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为多元文化意识的树立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前提条件。文化自觉是文化实践的指导,可以指引高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国际化文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56
谁远谁近?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