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引导、激励和培养大学生良好思想素质的重任。利用寒暑假期实施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重点,兼顾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问题严重或思想行为偏激等学生家庭的走访工作,是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拓新的工作空间的有力举措。
实地走访学生家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相比较于在课堂或学校的交流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学生来说,交流场地是在其熟悉的环境,身边还有父母陪伴,加上处于假期的缘故,学生面对老师的心态一般是比较轻松和自在的,这就为后续双方的深入交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辅导员家访的对象都是经过精心遴选的,不管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是学习困难学生,亦或是心理问题学生等,家庭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正如发展心理学上所强调的,原生家庭直接影响个体的性格、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学生当前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都可以从原生家庭里面找出深层次的原因。因此,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把握学生在课堂、校园之外的表现,获悉其从小到大的教育经历和真实情况,有助于辅导员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克服成长过程所面临的挑战或遭遇的挫折。
家访是辅导员和家长围绕学生展开的双向信息传递过程,辅导员将学生在校表现和情况反馈给家长,同时获取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在辅导员给家长反馈信息的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专业学习、寝室生活、就业情况等方面存在很多疑惑和不解。这就需要辅导员为家长进行专业的解读和说明,包括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专业课程设置、学生阶段考核标准到实际课堂要求、学校常规管理到学生公寓入住纪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到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信息。当然,辅导员也可以就“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这一核心话题与家长展开探讨,并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一解疑答惑、交流互动的过程,也是间接宣传学校,扩大学校影响的过程。
教育,这一旨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关乎学校、家庭和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而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合行动才能够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众所周知,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状况对整个社会影响深远,而且青年又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因此,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实效尤为重要。辅导员走访学生家庭,在与学生及家长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尽可能地获取关于学生的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并就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出现的不足或缺点和家长商讨。在触及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时,适时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引导和情感上的鼓励与支持,这种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说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2]。表面上是辅导员与家长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促进学生思想认识转变的教育过程,实质上是学校与家庭这两大教育主体的联动合作,凝聚教育合力发挥教育最大功效的过程。
首先,选择家访对象。实地走访相比较于信访、电话访和网络访等交流方式而言,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但交流的效果更为直接和有效。因此,辅导员应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遴选家访对象,走访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民政部助学孤儿或单亲家庭学生等)为重点,兼顾学习困难、心理问题严重或思想行为偏激学生等,原则上走访学生以重庆市本地为主。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家访对象,有助于关照和服务有实际需求的特殊学生,更有助于发挥家访工作的辐射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明确家访内容。家访,不是辅导员与家长应景式的闲聊,而是双方围绕学生展开的有效沟通。辅导员要主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学生成长环境以及居家的思想状况和表现等;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动态、学习收获和寝室生活等方面的表现;探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宣传党和国家、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等内容。鉴于每个家访对象的差异性,辅导员在实际家访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化。
最后,确定活动形式。家访形式有集中和分散两种,且各有所长。集中开展可结合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建大学生脱贫攻坚、教育关爱、心理疏导、志愿服务等团队,根据学院家访对象的户籍分布情况来确定实践活动地点、家访人数以及活动的具体形式。笔者所在的团队结合走访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精准扶贫调研、教育帮扶、关爱心理健康等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的过程就是家访的过程。分散开展则是由辅导员自行组成走访小组,根据家访学生的情况,选择走访路线,通过座谈、慰问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与家长深入沟通与交流。
充分准备与家访对象相关的信息,尽可能形成较为全面而准确的认知。比如学生入学时的档案信息、任课老师反馈的课堂表现和阶段课业成绩、与寝室和班级同学的交往情况和活动表现等内容。从信息集合中选取对学生产生实际影响的重要事件,作为家访过程中的“关键词”。此外,辅导员要做好相应的业务准备。家访不是课堂教学环节,也不是日常谈心谈话,而是在一个陌生环境里开展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需要辅导员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围绕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动态,采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方法,予以正确引导和适时激励的能力。实地走访之前还应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协调合适的到访时间。
家访过程中的关键在于辅导员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即尝试运用家长能够理解的话语表达方式和技巧。双方由于职业和社会角色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表达习惯,辅导员在家访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和观察,面对不同的家长,灵活运用沟通策略。比如面对滔滔不绝,善于表达的家长,在倾听的同时,辅导员要善于甄别有效信息,并能够适时地把话题要点引导到孩子当前的思想状况上来。而面对不善言辞的家长,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家访前准备的 “关键词”(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鼓励家长积极表达。倾听家长口中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或是成长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变故等内容。观察学生家庭亲子互动情况、家庭氛围和家庭环境等要素,尽可能地获取关于学生的成长信息,聚焦学生当下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现状,予以方法指导和情感支持,期待实现积极改变。
家访是对学校学生工作的补充和完善。因此,要善于总结同类型学生的成长特点,探究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强化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学习。反思家访工作中出现的缺漏,立足家访工作的不足和问题开展研究,为后续家访工作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3]。家访工作是对家访对象的“再认识”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辅导员要尽量避免单方面地看待和评价学生,既要看到学生当前表现的不足和缺点,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亮点。既看到学生当下面临思想或行为问题的认知因素,也看到背后的情感因素。既关注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未来[2]。
目前,我国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扩招的形势仍旧激烈。虽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要求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4]。但实际情形却是绝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都处于“超量”的状态。作为高校家访工作的主力军,就算辅导员全员参与,家访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相对于学生总数来说却十分有限。因此,要动员一些有教育热情且有精力的专业老师、学生工作相关人员加入家访队伍,充实并丰富整个家访工作队伍战线。必要时还可以把学生干部作为家访预备队伍。在完善家访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各自队伍的工作性质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家访工作,扩大家访覆盖面。
当代大学生属于“95后”群体,成长于互联网快速发展时期。对于他们而言,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生存方式[5]。互联网影响下的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深受大学生喜爱和追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工作形式和方法,丰富工作内容,增强吸引力和时代感。当下家访工作的主要形式有实地走访、电话访和网络访(比如QQ,微信,微博,移动APP等),各有长短。从家访覆盖面的角度看,网络访>电话访>实地走访;从家访效果的角度看,实地走访>电话访>网络访;从家访投入的角度看,实地走访>电话访>网络访。家访形式选择的关键取决于家访对象所面临的现实处境。一般的学习困难或是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采用电话访或是网络访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人际交往障碍或是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实地走访的方式与家长开展面对面交流。因此,家访人员要根据家访对象的现实情况,灵活选择家访形式,建构多元的家访工作体系。
家访不仅仅是一次走访活动或工作任务,而应该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的教育过程。只有建立常规化、制度化的家访机制,才能够保障家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家校协同育人的功效。常规化、制度化的前提是将“家访工作纳入辅导员考核和学生工作评估体系中”,成为学校《辅导员管理与考核办法》的一部分[6]。其关键在于解决家访工作的量化问题,从家访对象的人数、具体要求、家访内容落实情况和后续的跟踪教育效果等多角度予以考量。最后,长效的家访工作机制的运行还需要学校方面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一定的经费保障。
因此,对于开展和参与家访工作的各个主体来说,都应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参与,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理论研究,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