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财贸学院,广东广州510300)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坚决与各种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作斗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现状直接反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民族和价值等的认同程度。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工作的优化,将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与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区别开来,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组织实践活动,提供政治参与的机会,探索有效的政治认同教育方式,可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政治认同包含心理归属和情感倾向这两方面的含义。国内外学者多从心理归属层面解析。其中,在西方最富代表性的是美国政治学者罗森邦在《政治文化》中提出:“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地理区域和团体,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成为其社会认同的一部分;认同也涵盖那些个人愿意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和团体。”[1]国内对于“政治认同”的研究相对较晚,最早始见于温广益先生的研究,他主要研究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尼华侨的政治认同情况。随后关于“政治认同”的研究日益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我国的学者从情感倾向的角度研究,最具代表性的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指出:“政治认同与人们的心理活动关系紧密,指人们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2]这一解释也得到了国内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也有学者提出政治认同表达的不仅是一种心理归属,更是一种认可、同意的情感倾向,如马振清在《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一书中指出:“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人们依据一定的政治态度、政治目标确定自己的身份,把自己看作是某一政党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与这个政治组织保持一致,支持这个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这就是政治认同。”[3]他们将政治认同定义为:“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认可、同意的情感倾向和亲近、接纳的心理归属,它是一种心理活动,也是一种政治态度,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的认同。”[4]此外,薛中国在《政治认同概念解读》一文中指出,政治认同由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念以及行为等五个要素共同构成,五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彼此又相互制约,产生影响[5]。
国内外研究者分别从认同的“心理归属”与“情感倾向”这两个方面来理解政治认同的内涵,研究成果颇丰。早期倾向于从“心理归属”的角度解读政治认同,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从“情感倾向”释义政治认同的观点也被许多学者认可,为政治认同的研究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涵界定依据。综上所述,政治认同既是一种源于政治活动中的人的心理归属,也是在政治活动过程中个人所获得的不同程度的情感倾向,是社会人的政治参与下不同层次的心理反应。
国内学者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教育研究的主题随着社会的转型、国家的发展进步与时代的变迁不断深入,有着相当丰富的成果。主要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道路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马克思主义认同等教育主题。立足“藏独”“台独”等分裂势力活动与民族分裂思想在高校的传播、各种反动政治宣传动摇我们的师生等现状,开展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研究[6]。就高校构建少数民族学生道路认同意识工作中存在的教育模式较为单一与教育理念落后和狭隘的问题,以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来开展少数民族学生道路认同意识研究[7]。立足于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宗教信仰、强烈的民族意识导致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兴趣缺乏,加上新疆特殊的区情形势,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8]。不同的认同教育主题紧随时代的脚步与党的各项政策,在反分裂促统一的指导思想下,立足于现状,从问题出发,探讨加强认同教育的途径,致力于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工作。
历年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的研究中,定性分析居多,近年来定量分析成果也在逐步增加。在肯定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流意识整体趋好的基础上,对其政治认同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谢雯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宗教极端与网络舆论不断对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与政治判断产生不良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政治认同[9]。高翎峰提出许多不良信息被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肆意传播,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尚在形成的三观造成巨大影响,少部分学生对政治认同表现出了不稳定性甚至极端性[10]。谢雯认为当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向好,不断加深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坚定跟党走的初心响应党的政策号召政治认同度较好,少部分大学生的认同程度被西方社会负面思潮影响[9]。从以上研究成果可见,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的整体情况向好,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但仍然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社会环境、西方思潮、网络舆论、宗教信仰、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政治认同度不理想。
陈铭彬认为政治认同有外在与内在形成机理遵循,应从优化外在环境、强化优秀民族文化育人功能、创新高校教育手段与增强实践养成机制效能等方面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11]。邱杰认为应通过发挥课堂主渠道作业提升政治认知、设计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培养政治情感、激发学生党团组织活力提高政治信任、规范高校政治实践活动扩大政治参与、以新媒体舆论导向规范政治行为五方面优化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12]。谢雯提出利用意识形态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认同理念,不回避现实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增强网络的监督管理[9]。宋建强提出应从更适应时代变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认同水平;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政治实践目标的设定,重视对实践过程的引导和全面总结实践经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政治素养进行政治认同教育[13]。
学者们虽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在政治认同角度的含义、现状、影响因素、主题、对策等方面成果颇多,并在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在实证研究的数据支撑下结合多学科领域进行了综合研究探讨。
但是当下仍未有学者们公认的政治认同范式出现,缺乏具有广泛认可度的相关提法。研究对象较单一,未将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情况作对比、未将同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到不同地区求学后的政治认同情况作对比等。实证调研面较窄,多针对某一地级市范围内的在读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研究,数据量较小,难以得到较好的信效度。
综上所述,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研究可以从内容和方法这两个方面来进一步切入。
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的内容上,一要加强对教育对象的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特别是新时代少数民族学生的阶段性特征包括思想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二要加强对教育方法与手段创新的研究,在信息时代“泛在思政”的背景下,如何整合学校、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各方力量进行认同教育,如何通过“以文化人”的方式加强认同教育,比如,如何从学生求学地的优秀地方文化入手,通过情境教学,以人文环境与地理环境双重影响对其政治素养进行正向引导,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认同教育的“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全覆盖等,这些问题均需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在政治认同教育研究的方法上,要注意跨学科,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要将思想教育的研究方法、社会学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人类学田野的方法、管理学模型构建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力求发挥各种研究方法之所长,进而让研究更加科学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