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名师,《辞海》中的解释是“著名的老师”。目前,可以理解为已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或教学主张,在教育教学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老师。名师是教师群体中的精英,他们不仅有一定的知名度,更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超的实践能力。
研究名师的教学风格,借名师的力量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已成为一种趋势或必然;学习名师的教学主张,以名师成型的教学模式为范本促进教师教学的成熟,则是一条捷径。万长江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名师。
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如钻井机一样,一旦认准某个目标就一钻到底。万长江老师亦是如此。
自1983年9月参加工作,他就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年轻的他除了经常利用各种休息时间给学生辅导功课外,也开始有意识地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教研活动。一开始只是在校内进行交流讨论,随着学习的层面越来越高,他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开阔,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对以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为首倡导的“六课型”教学模式更是进行了深入研究,边学边做,一年内就上了五次研讨“六课型”教学模式的公开课。当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姆的目标教学模式开始流行时,他又立刻结合这一教育思潮阅读了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并撰写了相关论文,上有关目标教学的公开课,编制考试评价用的知识细目表等。
可以说,正是不断地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让每种教育思潮都在万长江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发展轨迹上打下了烙印。社会上隔上一段时间总会出现各种新的教育思潮与口号,其中总有其精华与合理之处,也会有片面机械的一面,实践后的效果也有好有坏,关键是你经历这一思潮后学到了什么,吸收了什么。万老师认为,一个成熟的教师正是在一场场教育思潮的熏陶下,逐渐从各方面丰富和沉淀自己的思想,最终才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教学观念。
第一次让万长江萌生“融构激潜 素养为本”教育理念是在1994年。那年,他的班上出现了一名“天才学生”,叫赵麟,做题极快,思维敏捷,答题严密,正确率高,而且书写非常清晰,几乎所有老师都对他抱有极大期望,让他将目标锁定武汉市数理化竞赛第一名的宝座。可现实是残酷的,因为背负太大的心理压力,他的数学考砸了,物理也和金奖失之交臂。无论是赵麟还是他父亲,都信心全无,决定放弃接下来的化学竞赛。这时,万长江一遍一遍地到学生家里做工作,反复劝他父亲,只要求他参加训练,不要求考得如何,而且不占用正常的上课时间。一旦卸下心理包袱,赵麟果然正常发挥,获得了化学竞赛全国一等奖。这件事,给了万长江一个最大的启示——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而且要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
随着教师生涯的不断沉淀和积累,万长江发现,有的学生在刚入学时成绩仅仅居于中游,但3年高中学习后考入了北大、清华等名校,而有的学生入学时成绩在全班拔尖,但高考却名落孙山;也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默默无闻,但工作十年后返校已成某单位栋梁之柱,而当年的“学霸”返校时却发现其发展不佳。透过这些现象,万长江认识到:不同学生拥有不同的潜能,后天的教育与生活,在激发学生潜能方面存在巨大的可能性。那么,如何合理地激发它?如何鉴别与发现学生的潜能?如何适应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万长江尝试了许多种教学模式,使用过许多种教学策略,其中充满着模仿学习与自主探索。可最后他发现,片面强调某一特色的教育模式,其生命力都不强;过多地强调教,或者过多地强调学,均不恰当。而应该是有好的、灵活的教学模式,从教学的方方面面入手,形成协调效应。
显然,没有万能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必须走融合之路。万老师所倡导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加合,而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现状去重新建构。既融合又建构,既借鉴又创新,因材而教,因情而教,寻找到最优化配置,促进学生激发自己的潜能,使其学习效果大大提高,使其能力表现更加稳定,达到相对最佳的境界。
万老师认为,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学习者,其教学模式应不同,激潜课堂也应是多元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拥有不同个性的教师,其教学特色与关注点不同,建构是多元的;此外,融构并不是完全没有关键因素,情景、自主、创新、探究、心理素质、信息技术等均有重要地位。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能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接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的训练和熏陶。老师就是这样的角色。
基于此,万长江提出了教师也要“双发展”的理念。即教师不仅要个性发展,也要全面发展。既要有个人专长,例如教学能力突出,或者教研理论丰富,也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而随着近两年我国教育的深刻转型,更需要老师从仅仅关注教书上课转为立德树人,从仅仅关注学生成绩转为以素养为本,从仅仅关注学科教学转为课程意识,从仅仅关注教育教学转为建立跨界思维,从仅仅关注实现转为同时关注发现和呈现。
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不仅要积累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艺术、哲学、历史、文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人文视野,将自身的人格魅力充分彰显出来。其次,在教学工作中,化学教师要将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融合起来,不能仅仅做传授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的扬声器,而是要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高中的化学知识大多源于生活,无论是对构成各种物质的元素的学习,还是对化学能、热能、电能等知识点的掌握,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在日常授课中为达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可以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度挖掘,将化学中诸多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此万长江老师引领其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课型——科学社会性议题课。
从他们设计实施的《对哈伯的审判》一课就可见其良苦用心。
在化学史上,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是极具争议的人物,被称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他一边是“奠定现代氮肥工业基础”的科学天才,喂饱了地球上一半的人口;一边又是开“毒气战”先河的战争恶魔,杀人无数。在那节课上,这段史实被作为载体,学生组成了模拟国际刑事法庭,以反人类罪和战争罪起诉哈伯。整个课程将历史、法律、化学学科知识深度融合,通过学习哈伯在化学史上的巨大贡献,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认识哈伯的罪恶,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伦理观,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由此将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以引导学生在面对与化学有关的复杂综合问题时能做出理智和科学的决策。
这节课使用的素材全部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和准备。老师要求学生围绕哈伯的生平事迹查阅历史、化学史的相关书籍和资料。学生带着好奇心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进图书馆,走进历史。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随时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为他们提供帮助或建议。课堂采取法庭审判和圆桌会议等模式,形式新颖,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也强化了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
整个课程活动层层递进,有效地实现了四个预定的教学目标:①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合成氨工艺、氯气的性质等知识的理解,也接触到电化学,热力学等更多的未知化学领域,培养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②“实现学科综合、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课堂过程中都得到很好的落实。③以辩论的形式引发学生思维碰撞,让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一维度在教学中落实。④在辩论中学生不仅要呈现丰富的化学、历史史料和知识,还要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去抓住对方同学的思维漏洞,达到了通过化学课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
此外,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通常都习惯于寻找问题的标准答案或正确结果,而多维度、辩证地分析问题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这节课安排的各抒己见、辩论交流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潜能,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特别是在激烈的辩论交锋过程中亦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去抓住对方同学的漏洞,有利于批判思维的养成。
万长江团队目前已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的科学社会性议题课,多次向学生们演绎了化学和现实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升了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达到了真正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美国著名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提到:“世界上没有优质教学的公式,而专家的指导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如果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达成优质教育的内心世界,一个是由同行所组成的共同体,从同事那里我们可以更多地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学。”这无疑道出了同伴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都是一个以教育教学经验为核心成分的资源系统,如果不同的资源能够取长补短,加强资源融通,会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014年以后,由于陆续被评为区名师、市名师、省名师,万长江逐步建立了区级名师工作室、市级“黄鹤英才”名师工作室和湖北省首批名师工作室,努力将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经验不断辐射。万长江老师认识到自已的成长离不开武钢三中历届领导和同事的支持,离不开众多教研员和老教师的帮助,因此成长后要同样对待年轻教师,做好他们的引路人。“照亮别人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照亮别人,我愿意当共同体的舵手,这是师傅必须担当的责任。”万长江浓浓的教育情怀感动了很多青年教师。
阅读,是万长江实现自我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仅粗略统计,一年里他就阅读了50多本书籍,从《后现代课程观》到《课程新论》,从《未来简史》到《学会教学》,从《与大数据同行》到《混合学习》,广泛阅读使他的观念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和丰富。同时万老师非常重视反思性写作,先后主编参编多部教育教学专著和在全国中学化学教育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为了促使更多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万长江一直在致力推行读书沙龙活动,从推荐图书开始,到全文泛读、重点章节精读,他事无巨细,全程参与、指导。例如,他曾专门带领工作室成员阅读讨论王奕标所著的《透视翻转课堂》一书,让他们明确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路径、方案与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信心与积极性。之后,他又组织了7次线下公开课观摩活动来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促进老师们能认真观摩反思,这7次市级公开课观摩由课题组成员分组进行了系统的课堂观察,共分成8个观察组,最后汇总形成总体评价报告,并发给授课老师与工作室全体成员借鉴学习。通过这些活动,课题组成员已建立了对翻转课堂的整体认识,并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初步形成了课前自学、课上深究,技术融合、素养渗透的一整套教学框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万长江还建立了“名师网络工作室”,QQ群成员已达两百多人。除了随时答疑,也成为教师们资料交流的园地和专题网络活动基地。QQ群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举办一次专题讨论活动,在某个约定的时间,成员们集体上线,各抒己见。读书沙龙活动也被成功嫁接到QQ群,大家一起读书、评书,其中核心成员已经提交了60多篇读后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素养。
为了尽快开展数字化实验技术研究,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万长江工作室也进行了多种方式的探索。其中,一种方式是通过完整的公开课,尝试将数字化实验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来展现其价值。其次,是在每次工作室成员线下活动时,拿出一段专门时间来展示老师们在数字化实验方面的新发现与新尝试。为了使数字化实验活动能稳定持久地开展下去,还专门在全市选拔22名教师组织成立了一个数字化实验活动小组,定期进行培训与交流活动。功天不负有心人,在工作室中新老教师密切配合下,各种比赛的全国一等奖接踵而至。经过努力,数字化化学实验活动已由最初少数几个人、个别学校的活动发展成为全市几十名老师、十几个学校共同参与的系列活动。
倡导微课活动,建设系统性微课资源也是万长江带领工作室老师们正在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他们一方面结合翻转课堂活动打造配套的微课,另一方面,尝试制作各种类别的、今后可供学生自学的系列性微课。为了提高微课制作水平,特专门组织了一个在全市选拔21名教师参与的微课程组,还规定工作室每次线下活动都有专门的微课展示时间,并且有专门的微课评价观察小组,制定了配套的微课评价方案。
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万长江工作室对老师们的推动促进效果明显,成员们成绩斐然,教师“双发展”已成为工作室老师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工作室也由此获得殊荣,在2018年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评审活动中,“万长江湖北名师工作室”被中国化学会评为全国优秀化学教学团队。共同的价值追求。万长江老师曾这样动情地解读名师成长工作室:我们要的不是一颗颗孤星,而是优秀的共同体。当一颗颗孤星联成星团,汇成一片璀灿银河的时候,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愈来愈多的优秀教师共同体在茁壮成长,并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