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2019-03-22 15: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双语办学教学质量

孙 琳

中外合作办学为没有机会出国的学生提供国际化经验,为地方高校实现“本土国际化”开辟了途径,也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吻合。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和层次各有不同,但双语教学是合作办学的显著特色,利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双语教学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一、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提高和保障双语教学质量,对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推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改革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作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有助于办学者实现对教学过程中关键要素的经常性诊断,使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评价是搜集教学信息、分析教学现状、总结经验和教训、实现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必要路径。此外,谢安邦认为,“评价不是目的,而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必须狠抓教学质量这一目的。”通过分析双语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各高校在生源、师资和体制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双语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各不相同。本文主要针对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双语教学展开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以提高教师双语教学水平,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

2.科学性原则。在选取指标时,注重对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质量有影响的实质性因素,从不同侧面反映双语教学的特殊性。评价指标体系要层次分明,各项指标之间不能重叠或互相矛盾。指标收集要科学,便于进行动态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也要根据具体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更新。

3.系统性原则。双语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各项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系统性要求对双语教学质量进行整体性评价,而不仅从某一方面去评价。因此,评价内容要覆盖双语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包括学生、教师、教学过程和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

4.可操作性原则。设计评价指标的目的就是对地方院校合作办学中的双语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所以要尽量选取具有共性、便于收集和操作的指标。同时,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被评价对象所接受,成为被评价对象的激励因素,有利于评价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建立

确定科学和客观的评价指标是评价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评价指标应涵盖双语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注重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完备的双语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监控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形成对教学改进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能力。笔者根据对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二阶层、多指标的综合性指标分析体系。将影响中外合作院校双语教学质量的因素分为6个一级指标: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然后将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为二级指标。

(一)构建一级指标

在评价的过程中借用传统的评价标准,但需兼顾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注重总结性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监控,以便于逐层分解和构建评价指标。因此,将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确定为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

(二)构建二级指标

第一,教学目的。包括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三个二级指标。教学目的是教学的起点,设定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学过程要围绕教学目的展开。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适应全球发展和交流的必然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对新知识的探索能力和辩证思维方式,并最终使其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复合型人才,这是在在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明确的目标。

第二,教师素质。包括教学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外语应用能力、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教育能力,以及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等二级指标。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双语教学质量,承担双语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素质,还要具有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能在授课过程中熟练地进行双语切换,准确地表达专业知识。同时,合作双方课程的融合或衔接所带来的“文化多元性”,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需要指导学生实践、鼓励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3]因此,多元文化视域的培养必然要求教师具备更加开放、国际化、前瞻性的思维方式和跨文化教育意识及能力。另外,由于现有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生源质量较差,需要教师加强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学习和灵活应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对学生的关注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和关键因素。

第三,教学对象。二级指标包括学生英语基础、专业知识基础和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双语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等都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前提。双语教学是指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外语,因此,学生的外语水平与接受外语教学的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的外语水平不高,尤其是口语、听力能力的欠缺会给双语教学运行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现有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生源质量问题制约了办学水平的提高。专业基础知识也是影响学生对双语教学接受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投入是双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他们的积极配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将决定双语教学质量。

第四,教学内容。二级指标包括教学内容的系统完整性、教案适度调整、完善教学资料。双语教学内容要选择符合学科发展规律、能够涵盖该学科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系统完整的外文教材和参考资料,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并适度增加该学科的前沿内容。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学资料大都由外方指定,原版外文教材利于学生了解专业前沿理论和最新学科实践发展动态,为学生提供了全面接触英语的环境,包括准确的专业词汇和专业内容表达,并能熟悉西方的教学思路。但是在合作办学中,注重国外引进教材的实效性和实用性的同时,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解决教学内容的适用性问题,要结合国内的制度背景与合作方提供的教材结构体系选择适合我国国情及学校课程的教学资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组织教学内容,考虑到协调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适合现有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学生特征和理解水平,从而保证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第五,教学方法。包括合理安排双语比例、作业与考试的考核方法、教学手段3个二级指标。双语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以提高学生能力和激发学生潜能为前提,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实践活动。首先,语言的运用是合作办学中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标志。双语教学一般有三种模式:沉浸式、维持式和过渡式。沉浸式是最理想的模式,但在地方院校的合作办学中学生英语基础较差,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处理好课堂中英语的使用比例。其次,重视作业与考试的考核方法。应借鉴外方在教学中重视独立思考、自由讨论、学生参与和互动的课堂文化。在双语教学中应增加一些辅导和讨论环节,例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任务作业、团队合作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成绩考核制度方面应强调平时的课堂表现,将课堂上的发言、案例讨论、测验和课上展示等计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系统了解情况、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况,以及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最后,要注重新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双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授课水平,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为教师考核学生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为教师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提供便利,增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双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第六,教学效果。二级指标包括学生课堂参与度、外语水平提高、专业知识掌握、文化了解、学术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学生学习与知识掌握情况,教学组织成功与否,是教学质量的综合体现,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因此,对教学效果的检验是双语教学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反应给予高度关注。通过学生对课堂现场参与情况,如课堂讨论、发言、作业完成和学生专注程度等,开展即时评价,这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态,可以此对双语教学活动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其次,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通过监控学生双语作业撰写的质量,及时了解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和学术能力提高的程度;通过案例讨论和主题发言等活动,考查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和对多元文化的接纳程度。

综上所述,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是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内部质量保障的自我规范和自律行为,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系着合作办学的发展,关系着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的提升。笔者结合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教学目的、教师素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分析,初步构建了地方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对双语教学质量评价和双语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双语办学教学质量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