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路径探析

2019-03-22 12:13
关键词:师德师师德学历

陈 希

(安徽工程大学,芜湖 241000)

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遵循和行为规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必备的道德素养。高校教师担负着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应该遵守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情操、铸就扎实学识、秉承仁爱之心。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不仅提升了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而且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也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师德建设是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

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力军,是推动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力量。良好的师德师风有助于青年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的进程中快速成长;有助于激发青年教师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以更加饱满、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有助于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展示青春才华;有助于青年教师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二)师德建设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必然选择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鲜力量。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新时代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面对新使命,高校需要努力建构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师德建设体系,通过选树典型、率先示范,表彰一批师德模范个人,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以此教育、影响广大青年学生,让榜样力量在青年学生中发光发热、传承接力,让师德模范典型成为青年学生努力的方向。

(三)师德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集中体现

高等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其本质要求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关乎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时代担当,是高校青年教师的时代使命。高校青年教师只有拥有更高师德水平,才能更好处理各种复杂关系,推动构建大学生成长的社会支持网络,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二、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

课题组以安徽大学、皖南医学院、安徽工程大学等7所高校300余名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研究青年教师对学校的认同和个人工作的主动性问题,对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教师进行分析研究,有效调查对象为226名。

1.不同性别教师是否认真对待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男教师有98.3%能够认真对待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女教师有98.1%。这和大学教师自身素养有关,大学教师素质较高,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是一种基本修养。

2.不同学历教师是否认真对待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在教师是否认真对待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调查中,不同学历的教师表现各有不同。92.3%本科学历教师能够认真对待教学工作各个环节,而有98.7%硕士学历教师能够认真对待教学工作各个环节,98.4%博士学历教师能够认真对待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可看出学历越高的教师越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

3.不同学历教师是否愿意接受新的或富于挑战性的教学任务。本科学历教师有69.2%愿意接受新的或富于挑战性的教学任务,硕士学历教师有88.1%愿意,93.5%博士学历的教师都表示愿意。由此看出博士学历教师在是否愿意接受新的或富于挑战性的教学任务这一问题中,表现出了最高的积极心和上进心,本科和硕士学历的教师对待工作的态度有待提高。

4.不同职称教师是否愿意接受新的或富于挑战性的教学任务。助教有84.7%愿意接受新的或富于挑战性的教学任务,讲师有87.8%愿意,副教授有94.9%愿意,100.0%的教授都愿意。由此看出,在愿意接受新的或富于挑战性的教学任务这一问题中,教授的比例最高,助教的比例最少;且从助教到教授,随着职称的升高,愿意的比例也在升高。

5.不同性别教师渴望告诉别人自己学校的好消息。有94.1%的男教师渴望告诉别人自己学校的好消息,有95.4%的女教师渴望告诉别人自己学校的好消息。总体看来,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加渴望告诉别人自己学校的好消息,但都有少部分教师对学校没有归属感。

6.不同职称的教师渴望告诉别人自己学校的好消息。在职称为助教的教师中有96.6%渴望告诉别人自己学校的好消息,在职称为讲师的教师中有93.5%的教师渴望告诉别人自己学校的好消息,大部分的副教授都表示渴望告诉别人自己学校的好消息。

三、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学历层次较高,但创新动力相对缺失

高校青年教师多是以硕士、博士为主,学历层次较高,理论知识扎实,基本功雄厚,掌握较为前沿的科学研究进展和动态,但创新动力远远落后于学历水平,与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成比例。调查发现,88.5%的青年教师愿意接受新挑战、勇于创新。随着学历层次和职称级别的递增,创新力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高校青年教师的创新力不能满足高等学校发展的现实需求,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师德建设的瓶颈。通过培养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激发青年教师创新活力,推进高校教学创新发展已经势在必行。

(二)政治立场坚定,但主动育人意识不强

高校青年教师能够坚定不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能够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但是,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存在主动育人意识不强,主动宣传学校意识淡薄等问题,导致高等教育育人功能大打折扣,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有所弱化。调查发现,女教师的主动育人意识超过男教师;主动育人意识程度与学历层次、职称级别成正比,博士、教授更愿意主动育人。

(三)业务能力较强,但教学的获得感不足

高校青年教师学历水平、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较高,拥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工作驾驭水平。但是,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获得感整体不强,与其教学付出不成正比。一方面是因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相对薄弱,没有成熟的教学经验,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准备教学任务,特别是部分青年教师所教授课程门数较多,倍感教学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是学校顶层设计不够完善,不能充分照顾青年教师,不能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不能满足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现实需要,让青年教师归属感不强、获得感不足。

四、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路径探析

(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建设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需要优化顶层设计,形成统一协调、便于执行、公正公平的制度体系。一是落实责任机制,明确青年教师育人职责。从青年教师入职之日起,高校就要充分利用新教职工入职培训、教师资格证申请等载体为青年教师全面讲述高校教师职责,实现权责统一。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充分借助周三教职工理论学习、系部会议、系主任会议等平台,主动宣讲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广大青年教师明确职责,自我约束,划定基本底线,不越雷池一步。学校需要同步建立师德师风问题问责机制,发挥制度规范约束作用,对严重违反师德师风和隐瞒事实拒不上报的行为启动问责程序,对违反师德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二是完善培训机制,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良好的师德师风离不开高质量培训。高校可以借助实践教学、案例分析、会议培训等形式,让更多青年教师参与到师德师风培训体系之中,确保师德师风培训全覆盖。同时,高校可以整合社会资源,邀请优秀人物,开展先进事迹分享会,让广大青年教师在学习先进中弥补自身不足,找到努力方向。三是规范考核机制,保障青年教师劳有所获。师德考核机制是检验师德建设工作成效的关键环节,是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需要制定出台科学的考核机制,统一领导、协调推进,确保师德师风考核公平、公正、公开。高校要依据师德师风考核制度,采取自我评价、学生评价、职能部门考评和过程性评价等综合考核评定方式对教师师德进行考核。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1]考核结果及时向全体师生公布,接受师生监督,并将师德考核结果存入教师个人档案。高校要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不合格的青年教师要给予相应处分,情节严重者可考虑解除教师职务,撤销教师资格,努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师德高尚的青年教师队伍。四是实施激励机制,引导青年教师提升精神境界,助力青年教师砥砺奋进。通过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其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在精神激励方面:学校可以持续开展“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优秀青年教师”、“学生最满意的青年教师”等评选表彰活动,选树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典型,树立榜样,加强典型引领,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在物质激励方面:对于师德师风考核优秀的青年教师,学校可以在年终考核、评奖评优、绩效工资、课题申报、职称评审、课时薪酬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二)以环境建设为平台,营造青年教师向上育人氛围

良好的外在环境是青年教师舒心工作的基础,更是青年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展示教师价值的外在动力。一是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师德宣传制度化、常态化,将师德宣传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高校要让优良的师德师风成为校园文化亮丽风景线,引导青年教师把培育优良师德师风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让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极挖掘和培育具有本校特色的师德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等。同时,要持续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在制度设计、绩效考核、培养方向等方面充分考虑青年教师现实需要,让青年教师更有获得感、归属感。社会媒体要积极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见贤思齐的浓郁氛围,让尊师传统在新时代更加耀眼夺目;学校媒体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形成宣传合力,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QQ公众号等受众面较广的新媒体平台,开展强有力宣传。国家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出台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规划,建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让教师职业更有价值。二是构建氛围良好的工作环境。高校要强化硬件设施,为青年教师提供追求进步的基础保障,克服困难,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为青年教师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让青年教师能够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开展教学、科研等工作。青年教师大多是从校园走进校园,校园情怀浓厚。根据服务对象的特殊实际,高校要积极构建奋发、向上、拼搏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正向文化环境引导青年教师砥砺前行,让广大青年教师感受到你追我赶、奋力进取的学习压力和前进动力,充分激活青年教师内在的拼搏因子。三是营造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舒适的生活环境是青年教师积极进取的基础保障,是培养青年教师优良师德的后勤基础。[3]高校通过住房补贴、住房周转池等举措,减轻青年教师短期住房压力,让青年教师能够安心工作。高校可通过后勤、总务、基建等部门,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家属就业问题,消除青年教师后顾之忧,让其潜心工作,锻造优良品格。

(三)以自身建设为重点,建构青年教师成长支持体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一是转变观念,科学把握师德建设重点。高校需要强化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青年教师深化对党的认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高校需要优化青年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出台高校青年教师行为规范,让青年教师以此为基准,主动学习,实现行为规范化、标准化。学校和学院需要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作用,为青年教师打造“一对一”的辅导培养模式,通过“传帮带”方式引导青年教师坚守职业操守,提升师德境界,强化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让青年教师少走弯路,科学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在自己青春年华里尽展风采。二是总结反思,正确对待自身内在不足。青年教师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与老教师相比,在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备课准备、学生指导、教学水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青年教师不断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这是青年教师努力的方向,通过及时补缺短板,提升自己的工作胜任力。高校需要不断激励青年教师及时完善自我,在总结反思中进步,在对比学习中奋进。三是言传身教,主动参与师德建设实践。高校青年教师管理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建设实践活动,让青年教师广泛参与其中,在实践活动中领略师德师风的魅力所在,在实际参与中找到自身不足。在师德实践活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青年教师的实际需求,因事而化、因时而变,最大限度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让实践活动成为青年教师锻造优秀品格的重要载体,让广大青年教师在实践活动中领略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通过培养青年教师创新能力,推进教学工作创新发展;通过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打造一支作风优良、师德高尚的青年教师队伍;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增强青年教师的获得感和成就感等一系列举措,推进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提升青年教师工作胜任力,提高高校育人水平。[5]

猜你喜欢
师德师师德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