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梅,陈云峰,郑晓梅
(1.湖北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湖北黄石 435003;2.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湖北黄石 435000)
1.1.1 新教师入职培训与互联网融合已成趋势
教育部在2018年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 的意见》中给出了培养卓越教师的意见,其中特别提到如何通过深化智慧学习环境技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互联网+”教育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借助互联网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培训的全方位融合,可为新教师入职培训提供有效的支撑。通过广泛收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优秀发展成果,并精选基础教育中特级教师的优秀培训案例,将短小实用的微视频、深度分析的教学案例库开设成模块化的网上教师教育培训课程; 再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现代化手段,推广混合式教学、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形成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深度融通的探究学习、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模式;并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技术,对线上线下的课程教学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全面诊断评价新入职教师的学习状况和教学质量,为新入职教师进行教学决策、修订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能力、保证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1]。互联网凭借其超越时空限制、实时交互性、大数据分析等显著优势必然成为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最佳平台之一。
1.1.2 教师入职门槛放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国家对教师资格证的考取资格放低,一方面有利于为国家提供一大批教师资源,保障学有所教,弥补教师资源匮乏的缺陷。但在另一方面也是催促市场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新教师入职培训教学资源,给有入职教育事业想法却无实战能力的人一个机会。而从资源的获取到资源的传播都需要市场提供一个统一的、安全的入职教学平台。
教师入职培训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开端,对其教师职业发展以及个人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高质量的新教师入职培训既有助于新教师在短时间内实现角色转换,也有利于教师快速获得职业归属感与认同感。
休伯曼把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归纳为5 个时期: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歧变期、平静和保守期、退出教职期。新入职教师正处于入职培训期,在这“求生和发现期”,教师会对新职业产生复杂的感情,既有初为人师的激动好奇,也有面对新工作、新人际关系的惶恐陌生,还有想尽快获得教学技能的迫切渴望。在当下,新入职教师还面临更大的困难,在完成与老教师同等工作量的同时,还要实现新入职教师培训的任务目标。在此过程中,一些新入职教师的抗压力与挫折的能力不强,必会产生因急于获得教育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保证教学效果、求得生存而产生的明显焦虑情绪,在教育现实不能满足教育理想的情况下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等诸多问题[2]。此时,一个良好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尤为重要,通过有效地调节情绪、解决问题来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进步。
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新入职教师培训的关键。优秀的讲课资源、教育专业专家研究成果等带来的是千万个新入职教师的明天,而高质量的教学资源的获取离不开师范类高校的努力。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共享已成趋势,但网络黑客、非法信息传播者仍然存在着,此时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安全可靠的平台来传递、保护信息,优质资源与绿色平台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由此可见,建立合作共赢机制举足轻重。
如何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保障课堂高质量的完成度,是每个初任教师的困惑。而解决困惑的关键在于熟悉各种特殊教学环境,初任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提前体验多种特殊环境并学习其解决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应变能力以及处理能力。
在芝加哥城市教师培训某项为期2年的培训项目中,重点关注了所在环境对于新入职教师的影响,培训内容以“特别环境”(context-specific)为主。在该项目中,由于所任教环境对新入职教师的各种工作需求,在不同任教环境给予新入职教师不同的培训任务,在该任教环境任务结束后对其进行总结,并据此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整个培训按照此环节不断推进。该以“环境”为主题的培训内容项目被证明能够有效地帮助新入职教师提高自身应变能力、学会解决棘手问题,如管理有问题的学生、让学生集中精力的策略等。如此,设定特殊环境,能更有效地帮助新教师解决在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以此,可根据特殊环境的不同设置来对新入职教师进行系统有效培训。
新入职教师培训体系中若缺乏完善的评价系统与制度,不仅会导致指导培训的教师缺乏应有的工作压力,也会导使参与培训的新入职教师缺乏积极的学习动力。因此设置完善的入职培训评价系统与制度至关重要,而一个完善的入职培训评价系统需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大方面。
(1)评价体系,将教师资格认证与新教师入职培训结合,以教师资格认证检验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成效。另外,可以按照“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调研问卷,对新教师的入职培训进行评价,以此提高新入职教师培训学习的积极性[3]。
(2)借鉴档案袋评价法,档案袋评价建立在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基础上,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从评价主体上来说,档案袋评价综合了教师自评、他人评价和专家评价评这3 个方面,更为全面;从评价类型上来说,档案袋评价结合了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这3 种评价,更为合理;从评价的方式上来说,档案袋评价融合了质性和量化两种评价。档案袋评价的应用,促进了培训评价的科学化,进一步保证培训的质量[4]。
(3)教师评鉴法:借鉴针对新入职教师通用教学能力的鉴别与评估开发的一种评价方法。充分考虑教师教学工作的丰富性、复杂性与综合性,关注新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典型教学案例,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关键问题、核心要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叙事描述,而不是简单地列出优秀教师的基本属性与特点。将新入职教师的胜任力分为维度、核心要素、绩效标准。为每一个核心要素撰写了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而每个故事都是新教师在现实的教学中可能遇到的,以此用来解释说明各种关键教学能力的性质及其外在表现,且这些故事涵盖所有绩的效标准,每个故事包含几个不同的绩效标准。采用个案叙事描述进行评鉴的好处在于,由于采用故事语言而不是教育行话传达有效教师、有效教学的标准,因此,它很容易被指导教师和新入职教师所理解[5]。
尊重个体差异性,为新入职教师提供个性化培训,给予其一定的选择权,可根据自己的状态和需求选择导师及培训内容。第一,刚刚进入课堂的新入职教师在专业能力、教学水平、甚至平时生活、心理等方面都会遇到困境,特别是在入职初期,更容易产生职业无助感和焦虑感,从而对工作丧失信心和热情。所以,就需要制定新入职教师培训的合理政策、建立完善可行的新入职教师培训机制、加强对新入职教师心理状态的辅导培训。第二,教学工作上,利用新老教师间的“传、帮、带”等手段,建立如师徒般的一对一的帮助模式,可为新入职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有效性、保证教学效果,降低工作压力。美国学者欧戴尔(San-or ra Odel)在其提出的入职计划目标体系中也说到“为初任教师提供在有经验支持教师指导下分析和反思他们自己教学的机会”,在入职期的无助感和焦虑,新入职教师若是只能慢慢从失误中去总结经验,不仅会影响教学,也必然会严重影响其专业发展以及个人成长。
基于对新入职教师培训策略研究,培训项目后续需要进一步思考以下2 个问题。一是相对宽松自由的授教环境是否会影响整体的授教效果,互联网时间、空间上不受限制在某种意义上会无法准确掌握接受培训的新入职教师的状态,学习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接受培训的初任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可是否会只注意自己的心理顺序,而忽略了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每一个培训者都具有相对的选择权,他们自身有绝对的权利选择接受资源的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