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就业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探索

2019-03-22 06:42何伟峰马书彬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2期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指导资助

何伟峰,马书彬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 473061)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长以及国家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各项措施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得以进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相应的,高校贫困生的人数也随之增加,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也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将这一工作做好做实,就要想办法实现精准帮扶,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就业。

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人员配备不足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较多,造成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自身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开展个性化的帮扶。然而仅仅依靠学校资助中心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很难完成复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对一精准帮扶等的工作。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一个重要的解决途径就是使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其中包括高校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就业创业相关课程的专任教师、教务处、网络中心技术人员以及辅导员、班主任等。

1.2 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主要是通过物质资助的方式,通过入学绿色通道助学贷款的办理,助学金、就业补助的发放以及在校期间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等方式进行。这些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现状。要实现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质量精准帮扶,就要实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对一的帮扶,利用各种措施和技术手段收集学生相关信息,作为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辅助分析和决策的依据。在学生整个在校学习期间,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状况、思想状况。就业目标、就业准备、职业规划等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确定每个学生的帮扶类型和措施,将具有相同帮扶类型的学生进行归类,便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生帮扶工作。

2 基于精准就业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构建方式

2.1 高度重视贫困生的精准就业工作,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

首先要成立高校贫困生精准就业帮扶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小组长,成员包括学校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教务部门工作人员,就业创业相关课程专任教师、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网络中心技术人员,就业信息平台数据分析人员等。精准就业帮扶工作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在部门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决策、各部门配合完成。

2.2 建立高校贫困生就业档案,完成贫困生相关数据的准确采集

首先要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贫困生相关信息数据采集的准确,并保证数据格式能够用于进行分析。

对于基本数据采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辅导员和班主任需要了解所有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主要成员,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对于确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则在贫困生就业档案中录入该学生的基本信息,同时还需了解如下情况:家庭困难类型、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信息、家庭负债情况、导致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等。对于一些家庭特殊贫困的学生在平时的谈心谈话中,注意学生的思想状况、适时了解学生的就业倾向、期待就业区域、期待就业岗位和期待就业薪资等信息。教务部门需要统计贫困学生各学期的学习情况,包括专业课程的学习情况,英语、计算机等通识课程的学习情况等。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出学习成绩落后或者学习成绩退步比较厉害的贫困生,通过数据共享,反馈至这些学生的辅导员、班主任那里,通过辅导员、班主任一对一的谈心谈话、沟通交流,找出学生成绩较差或者下降的原因,帮助贫困生提高学习成绩,更自信地为就业做好准备。通过了解学生选修课程的情况,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分析结果反馈到就业信息平台,便于就业指导人员对于不同学生推送不同的就业招聘信息。就业指导中心通过职业倾向评测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获得职业信息。通过评测,可以对学生的就业意向、职业倾向。性格特点进行测试。有就业指导教师,根据测试结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生涯设计。心理咨询中心通过心理测试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心理问题造成就业障碍。心理咨询中心将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生的相关信息反馈给辅导员和班主任,便于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特别的关注,了解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想办法帮学生走出心理阴影。

2.3 贫困生相关数据的存储及分析

就业信息网络平台技术人员将上述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并使用同一的数据格式进行存储,便于后期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处理,作为各部门决策的依据,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也能更好地辅助就业资助工作的开展。

2.4 精准的就业信息资源推送与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相结合

通过前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关数据的分析,将学生根据不同情况划分成不同的类别。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发送对应的就业信息。比如,发送学生期待就业区域对应的就业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 根据学生职业测评的情况以及学习成绩信息情况,向学生推荐合适的招聘企业;针对毕业生较为关注、比较热门的就业岗位开展对应的就业辅导,如对于想要报考三支一扶的学生及时发布相关的政策文件,并指导学生及早进行准备;对数据分析中比较热门的岗位开展市场调研,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开辟实训基地,通过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训或者见习,让学生提前做好工作准备,熟悉工作岗位环境和工作职责; 针对招聘企业需求较大的岗位及专业,召开专场招聘会,并有针对性地推荐相关专业学生参加。

2.5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情况反馈机制

通过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情况反馈机制的建立,对对有困难学生的贫困帮扶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便于及时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形势,便于就业指导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帮助,不断拓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途径和就业地域。通过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对应的就业档案,对其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对贫困生就业情况进行持续跟踪,了解毕业生就业之后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向和内容。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对于那些就业或者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吸取他们的先进经验,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鼓励校友企业优先招聘母校的贫困大学生。在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之上,及时发布就业形势分析报告,让待就业的贫困大学生对就业岗位技能要求和就业形势有清晰的认识,便于及时调整就业策略。对于就业有困难的学生,分析就业困难的原因,根据不同的情况,将对应学生的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比如,如果是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则由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如果是就业目标不够明确或者对就业形势有错误认识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跟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辅导。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程度进行分级,给予不同程度的经济补贴。

3 建立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考核评价机制

要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就业,就必须建立起相应的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考核评价机制。基于精准就业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评价机制的完成。相关数据的采集为评价机制提供了可以量化的标准。对大学生的相关就业数据、就业情况、就业质量等数据的分析为评价机制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对贫困大学生相关数据的分析是资助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评价机制的建立后续资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贫困生就业指导资助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