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佳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东广州 510800)
自2003年教育部提出独立学院的概念,独立学院正式成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规模兴起。根据教育部名单显示,截至2019年6月全国共有独立学院257 所,约占高校总数的9%。国际化办学是实施人才培养的手段,高校将国际化视为发展机遇,为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展开国际交流活动[1],以国际化合作作为抓手,充分利用国际化手段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科研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服务国际社会水平,从而在各领域的办学质量全面提升[2]。独立学院虽不能在文化底蕴和师资建设等方面与公办院校比肩,但是在吸收和适应社会需求、开展对外交流方面具备“弯道超车”的能力。
首先,国际化办学作为新兴教育模式,独立学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于涉外交流与合作方面的需求;其次,不同于公办院校,独立学院在开展对外交流与活动上更灵活且高效;最后,依托企、事业单位或母体学校的资源支持,独立学院具有更丰富的对外交流渠道和交流形式。
一是独立学院在国际化开展方面仍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二级单位对于国际化的开展缺乏兴趣、缺少积极性;二是独立学院在国际社会中的知名度不高、开展对外合作与招生方面颇有掣肘。三是独立学院在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上资金来源单一缺乏政府层面的支持。四是办学时间短、涉外工作经验不足。
尽管有着诸多的劣势不足,独立学院的教育国际化已经是发展的必然。独立学院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不仅是独立学院发展的诉求,同时也是国内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求,因此独立学院应当加大国际化办学的力度[3]。以下将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具体探讨独立学院国际化工作的现状与应对策略。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以下简称“华广”)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下设15 个二级学院38 个本科专业。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校友会2018 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华广位列第七成为2018 中国六星级独立学院、中国顶尖独立学院。
华广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的工作主要有:国际交流与合作、粤台交流合作、国际认证、外教引智、国际/港澳台学生工作这6 个方面。现与欧洲、美洲、亚洲、澳洲国家的多个高校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 合作项目主要为一学期交换、学分互认双学位和中外合作办学;与台湾多所高校缔结长期合作关系,开展一学期学生互派研修和学术共建; 聘任多国外籍专家承担学校的语言、工科、商科授课;录取国际留学生和港澳台籍学生在校学习; 部分商科专业与工科专业获得国际认证等多项成果。
独立学院在国际化工作发展的道路上有着诸多的共性,无论是项目开展、合作伙伴还是发展模式都或多或少的有着交集。下面将通过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的国际化发展的SWOT分析来尝试解读独立学院在国际教育与交流工作的开展上的现状。
Strength:短期双周交流已成为招牌项目; 获IACBE 与IEET 专业认证;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花都区;学校发展势头强劲。
Weakness:国际化工作同教师自身利益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国际项目中商科专业比重较大,文科、工科专业学生选择受限;仍需凝练、开发新的特色项目;学校基础设施仍待完善。
Opportunity:处于学校“十三五规划”的黄金建设期;国家“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影响。
Threat:二级学院对于开展国际化工作的意向不明显;同类型院校在国际化工作上成后起之秀;学校底蕴薄弱,国际化视野受限,资金支持受限。
总体来说,华广目前国际化工作开展的整体势头良好,外部环境极具推力、内部环境具有较大潜力。学校本着从科研、学生质量、国际师资和校园氛围等着力点,从校内职能拓展、由内而外宣传、自上而下贯通等方法,努力在高等教育发展与资源优化配置上抢占一席之地。
华广国际化办学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和创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应用型大学这个重大目标开展并为之服务,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熟练应用外语的能够在全球竞争中争取主动和把握机遇的全球型创新式人才,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综合考量,结合公办院校和普通民办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思路,华广在国际教育与交流方面的发展策略与思路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化办学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外事部门需要重点宣传和详细分析国际化办学的理念与意义。主要包括向学校和学院的管理层、行政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作人员乃至全校师生解析国际化工作开展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关联性。确保全校师生都能认可和接纳国际化工作的开展,在思想上形成共识。
该项工作需要如下内容。
(1)优化各类涉外规章制度和实施规定,形成有章可循、有例可依、环环相扣的制度网,为学校开展各类涉外活动、参与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2)建立自上而下的国际化工作小组,除外事部门工作人员,还需要校级领导、各二级学院机关部处负责人的大力支持,需要增强青年管理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意识[4]。每一位行政工作人员都应将国际化发展理念放在心头,摆上桌头。
(3)法律护航。国际化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涉外协议、合同、备忘录等,均需要在法律层面完成审核,以符合国际政策、维护学校与师生的利益。
(4)设立评价监督体系。结合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式与科研成果等因素,对各层级的国际化工作报告、国际化工作阶段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考核,并形成合理的奖惩机制。
根据独立学院的发展形势,二级学院对于自身的运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学校层面仅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而国际化的工作开展不在于学校想要获得怎样的效益,而是下设学校想要获得怎样的效果和收益。故此应由二级学院制订适合该学院发展道路、有学院特色、可执行性高的国际化工作规划。
国际化工作的发展途径,就是走出去与引进来。“走出去”不单单指的是学生出国学习、教师出国进修。华广乃至其他高校需要做的就是打开思路,让学校的品牌走出去,将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推广出去,将学校的课程教学宣传出去,建立分校、开设境外校区等。
“引进来”除了引进海外智力人才、国际学生外,还需要吸收借鉴国内外高校成功的合作模式、办学理念、课程设置以及先进的育人模式、发展资源。
(1)华广乃至其他位于广东地区的独立院校应充分把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政策这两个历史机遇和契机,利用广州地域和发展优势,以国际化办学为发展工具,以创新教学育人模式为载体,达到学校成为“双一流”即创办一流学校和一流学科的最高目标。
(2)充分利用IACBE 国际认证委员会的优势,寻求更多一手的优质资源和合作伙伴。学校层面需把握机会,将IACBE 以成果为导向的理念贯穿至教学的方方面面,将国际化思想融入教学,学科专业质量接轨国际标准,促进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发展。
教育国际化是大学主动将国际化元素融入高校的教育、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等各项教育目标与功能中去,以提高大学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的水平[5]。独立学院发展国际化,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装点门面的蓝图,而是顺应国际化办学的潮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国际化办学为抓手,升级教学和管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抬高学术起点,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从而实现质的转变,提高学校的整体软实力,连接国内外学术网络,增加学生在国内外就业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