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梦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510925)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同时在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层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认识、读懂、领会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的传承其精髓。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坚定文化认同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机融合,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礼仪并不是自然存在的,她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总体而言,礼仪的出现,其目的是为了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一般而言,礼仪是一种内部的个人修为,外部表征为一系列符合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同时,礼仪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因此,她又受到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华传统礼仪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从政治、道德、社会等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礼与政治密不可分。儒家经典《礼记》中就蕴含着大量的政治思想,可以说,中国礼仪植根于政治,礼是为政者管理国家、稳定社稷的重要依据,在礼仪的引导下,保证政通人和。儒家强调礼及礼仪的教化作用,进而达到政令畅通、政治秩序稳定的目的。周王朝国家制度的制定,主要是依据礼仪进行的,在宗法制和分封制协调作用下,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在维护政权上有着重要意义。由于礼和礼仪在治国及行政上的重要作用,因此,统治者将礼节和礼仪共同编制成具体的礼制,作为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随着书写文化的发展,逐渐将礼仪以文本形式呈现出来,突出其教化作用。分析中国传统礼仪的政治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秩序;二是保障政令畅通的政治手段。
礼仪和道德相结合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主要特征,将礼仪融入到道德行为中,提高礼仪的规范和教化功能。从某种程度看,中国传统礼仪和道德属于同一范畴,在学习和遵守礼仪的过程中,形成个体理想的人格。“立与礼”即以礼作为做人之根本;“行与礼”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与礼”即以礼为交往之准则[1]。古人详细完整论述了礼仪和道德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将礼看作是德的基础,了解和遵循礼,才能保证个体的行为符合礼仪规范,最终达到德的目的。在人们具有礼的观念基础上,自觉发生规范行为,实现礼和德的互促发展。同时礼被看作是一种道德规范和意识,是善良人格的外显形式。从这一角度看,中国传统礼仪体现出一定道德内涵,具体来说,礼和德的结合,是丰富礼仪文化内涵的关键,同时礼仪行为又可作为道德实现的载体。
礼仪通过对内调节人的情感和意识、对外约束人的行为,进而调控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分析其功能原理时,可借助礼仪的价值导向和批判等功能,对个人情感及价值观进行科学调节,规范其行为,使其在礼仪文化引领下,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借助价值导向功能,可引导人们规范自身行为;在价值批判功能下,可矫正人们不规范行为。在礼和礼仪共同作用下,增强人们判断意识和行为约束力,在学习礼仪过程中健全自己的人格,更好融入到社会环境中。礼和礼仪的习得与传承,就是个体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推动个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回顾中国历史,儒家文化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礼仪文化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儒家文化逐步成为主流文化,实现了礼仪文化广泛推广,使礼仪成为一种大众生活准则,并被运用到国家治理领域,成为社会调节和控制的重要手段。礼仪是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反省来达到调节和控制社会的目的,并由此达到群体行为协同和社会和谐的目标。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入脑入心,就要借助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诚然,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泉,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的加以对待,有扬弃的加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2]
任何一种价值观都不会凭空产生,总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底色和精神脉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之中。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人类历史上有26个文化形态,只有中华的文化传承下来,从来没有中断。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并延续传承至今,主要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始终坚持同一种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礼是中华民族的母德之一、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中国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治国安邦的根本、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准。礼作为道德规范,它的内涵丰富,表达方式多样:“礼制”、“礼教”,所指乃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礼节”所指待人接物的形式;“礼让”则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作为道德修养和文明的象征,礼貌、礼让、礼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3]。这些优良传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在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除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军事领域,还延伸到文化领域,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充分说明,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每个国家都有适应其国情的价值观,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自身的价值观当成“普世价值”,通过和平或暴力的手段,向其他国家输出。然而,任何一种价值观念一旦脱离了自身的民族性,必定是“水土不服的”。习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文化自信”,而构建我国文化的基本内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包括礼仪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核的社会主义制度文化[4]。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根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才能激发整个民族潜在的能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活力。
培育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对青年的成长至关重要。习总书记指出:“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5]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一环是落到实处,要积极探索思想引领向行为示范的转换路径。探索将价值理想与“日常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相结合,从培养大学生基本的礼仪规范和伦理道德入手,从潜移默化到自觉践行,从而促进对大学生对价值理想的共识和自觉追求,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有着内涵丰富的行为规范及道德培育的功能。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礼仪文化深刻体现了“求善”“践仁”“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伦理资源和身心和谐的教育理念[6]。将优秀传统礼仪文化,融入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之中,在课程建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组织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渗透,对于培养“人格健全的完整人”,培养大学生建立基本的礼仪和伦理体系规范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首先,加强学校教育。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既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又要通过隐性教育模式,将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核融入到专业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课程教学、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在提升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水平的同时,不断学习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构建良好的校园培育情境。用礼仪文化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品质,使其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的实效性[7]。
其次,加强家庭教育。有研究表明,在子女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占到90%。虽然这一结论并不完全客观,但家庭教育是子女成长中最关键的因素,这一论断已被广泛接受。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最深沉、最有效的手段。一是它的长期性,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而这堂课没有下课铃,教育无处不在、随时发生。二是它的示范性,家庭教育最有效的形式不是言传,而是身教。因此,加强家庭教育,需要借助家庭教育中教育手段的 “柔和性”,可以从礼仪文化入手,加强道德体系的建设,发挥成员间直接影响的作用,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最后,加强社会教育。就国家社会而言,社会礼仪的构建甚至比家庭礼仪和职业礼仪更为重要,社会礼仪体系不健全,社会秩序也就不可能和谐有序,有可能威胁到公民的正当权益。因此,如果说家庭教育具有自发性、自觉性的特点,那么社会教育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约束与监督”、“尊章守制”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而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加强社会教育,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人民构建正确向上的价值观,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来源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将礼仪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融合,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常态化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行为准则[8]。
首先,结合大学生主体、特别是新时代大学生主体的特点,借力传统礼仪文化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创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话语方式。价值观教育属于思想引领的范畴,是经过提炼的高屋建瓴的价值约束。但价值观教育要发挥其作用,要把握其话语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方式与新时代大学生的话语习惯还是有一定的差别,要提升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二者的话语方式必须趋于统一。传统礼仪文化的生活化特点,正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话语表达方式。因此,借助传统礼仪文化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是创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话语方式的有效方式之一。
其次,依托传统节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类主题教育和精神文化活动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可以开展“新年约”“清明思”“五四魂”“端午忆”“爱党情”“中秋韵”“师恩念”“重阳孝”等“节庆”主题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这些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家国情怀。
最后,狠抓教师礼仪,渗透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对学生的影响极大。通过举办礼仪专家作讲座,编排教师礼仪情景剧,组织大型的教师礼仪风采展示会,全校教师通过演讲、朗诵、歌曲、健身操、书法、时装秀等形式体现教师对教师礼仪的诠释。为进一步突出教师礼仪内外兼修的养成过程,尤其要注重内在修养品味的提升,可以组织基于学校教师兴趣爱好的专题展示活动。活动主题可分为:服饰艺术赏析、彩妆艺术赏析、茶文化艺术赏析,等等。这些活动旨在提升教师的形象与修养,在工作中感染、影响、带动、教育学生,发挥教师正面积极引导作用。
立足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在价值观教育中的显性和隐性功能,坚持教育模式和教育载体多样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维度。
就教育主体而言,要积极探索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和接受方式,价值观教育既要符合外在的教育要求,更要注重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参与性,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由单向、单一教育模式向双向、多元教育模式转变,使大学生由价值观教育的接受者变成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者,成为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就教育方式而言,要积极拓展渠道和平台,多管齐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将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教育完美结合,积极提炼传统礼仪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并发展、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就教育载体而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数字土著”的特点,积极适应青年学生的话语习惯与话语方式,积极主动占领网络新媒体这个新阵地,推动基于互联网特点的、在形式与内容上有所创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要凸显传统礼仪文化的生活化、具象化特点,同时要加强效果建设,使之符合传播学规律,通过适当的传播方式让价值观教育逐渐浸润到人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