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芬
(重庆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74)
现实观理论是马克思学说中的一个基础且不可或缺的支撑点,其主要内容直指现实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现实的人对客观的自然界改造过的人化世界。现实的人是构成现实世界并生活于现实世界的主体,是以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的、并从事实践活动改造世界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是联结现实世界和现实的人的中介。现实的人、现实的世界和实践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现实观的基本内涵。如何认识马克思现实观的这三大维度,举什么旗,走什么道路,能否坚定道路自信,这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问题。分析道路自信与马克思现实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进一步拓展马克思现实观的理论指导作用,坚定中国道路自信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目前有些学者如吴晓明、刘森林、陈立新等对马克思的现实观开展过一定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学界从道路自信分析其与马克思现实观关系的文章并不多见,笔者以此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学者。
现实的人既是马克思现实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马克思现实观学说展开的内在动力。现实的人作为一个矛盾体的存在,即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与现实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推动了现实世界的发展。因此,对现实的人的理解除了从学说自身的角度出发,更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理解,这样才能彰显学说的现实性作用。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现实观理论的主体。对现实的人的正确认识是科学理解现实观的基本前提。纵观马克思的各种理论形成与发展都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理论思想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对现实观的理解上亦是如此。黑格尔作为理性思辨主义的最大影响者,其对现实观的认识是从抽象思辨的角度来理解的,黑格尔认为真正的现实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可感世界,而是一种绝对精神的演变。他所理解的现实是实存与本质的统一,要达到这种统一,依据的是理性的内在逻辑性地自我否定之否定。推动这整个过程发展的主体正是精神。黑格尔把事物内在的核心理解成由纯粹的一种精神力量理性的规定,“当理性之确信其自身即是一切实在这一确定性已上升为真理性,亦即理性已认识到它的自身即是它的世界、它的自身时,理性就成了精神。”[1]由此可以看出,黑格尔的现实只有通过精神才能认识,精神才是现实的主体。费尔巴哈以感性对象为切入点来批判黑格尔的现实观,强调感性是现实的关键。他认为人作为“类”而存在是以感性实存为基础的,“现实事物的尺度首先是感性实存,而作为感性的实存,‘现实’直接表现为他所是的东西”[2]。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乃是人具有自我意识,人类之间存在差异部分原因也就在于此,其本质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都是人类感性的表达产物。继而言之,费尔巴哈现实观哲学的出发点即是感性的直观的人。
马克思的现实观理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定的历史过程,主要体现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现实观的批判继承与发展上,其对现实的人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研究历程来看,其最终完成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并不否认人要有理性要有精神,但强调的是人的理性、精神必须立足于现实的人类社会实际,而不是高悬的绝对精神。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意志,而不是相反。马克思也并不否认人是感性的人,但强调的是,人不是感性直观,而是参与感性活动的人。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理解较于费尔巴哈高明之处在于他强调了实践的作用,用“感性活动”代替了“感性对象”。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主体,应该是这样的一种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不是处在抽象世界中,而是处在一切社会关系总和中。可见,马克思的现实观的主体立足于现实世界人类生活,是一个有思想的主体,是一个关注现实个人的主体,是一个能立足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及其历史发展的主体。
中国共产党人是立足于现实的、从事着感性的实践活动的具体的人,是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发展着的人,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这一主体是完全契合马克思现实的人的观点。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具有思想的维度、人民的维度、社会的维度、历史的维度。
从思想的维度来说,我们党紧紧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指导下保持先进性、纯洁性,锐意进取。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摆脱这种积贫积弱的社会处境,无数仁人志士对中国道路的发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毋庸置疑的是缺少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和领导组织并为之奋斗。自马克思的思想传入中国以后,共产党人便把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用以指导中国的现实情况,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设道路,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探索历程中,可以得出一个理性而又坚定的结论:立足于现实世界的现实观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锐利的思想武器,同时马克思的现实观理论经过中国共产党这个现实主体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使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
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体现出人民的维度。现实的主体,就要把握现实的生存者、把握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坚持自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是党不变的情怀。党是人民的党,党是一个热爱人民、领导人民、服务人民的党,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体现出社会维度。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把握社会形势和历史方位,着眼于社会存在的变革,着眼于人民和社会需求的发展,着眼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的进步。
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体现出历史的维度。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应运而生、因时制变,在中国道路艰辛探索中经过历史淬炼的人。在马克思的现实观里,“‘现实’与其说是一个现存的事实的集合,或者无数个现存事实的堆积,不如说是一个凝聚起来的未来事实集合体”[4]。马克思的现实观蕴含着必然性的未来视角,认为只有反思与超越才能认清现实。回顾中国道路的探索过程,经过几十年的革命、建设、改革,我们能够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振兴民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不断把握历史方位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做出的道路选择。这样的主体,“绝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5],这样的主体掌握着历史的命运,成为历史的主人。
中国道路的主体是思想维度、人民维度、历史维度和社会维度的统一体,因此能牢牢立足于马克思现实观,真正树立和坚定道路自信。
纵观马克思现实观学说的发展,客观的自然界始终支撑着现实世界发展。换而言之,客观自然界的存在就是现实世界发展的基础条件,非人化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为现实世界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条件。因此,在关注现实世界的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首先要重视自然界的地位和性质,这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的发展和中国道路探索中的客观现实情况。
当黑格尔将绝对精神视为现实世界的主体时,整个世界的发展和形成过程便体现为一种主体的自我活动。绝对精神的自我展开、自我实现的具体化过程也就是黑格尔的思辨的理性推演,黑格尔的现实观将实存的世界把握在本质性中,即是说现实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样还是本质的东西,黑格尔把本质与实存的同样理解为现实的客观世界。费尔巴哈颠覆了黑格尔的现实观,这对马克思现实观理论发展颇有启发,特别是在《莱茵报》时期对马克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费尔巴哈看来,“哲学不应该脱离生活,而应该接近生活”[6],费尔巴哈注重感性的直观,促使马克思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在这个时期马克思投身到水深火热的现实斗争中,并尖锐地指出德国哲学的致命弱点是脱离现实。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马克思反思黑格尔的现实观并开始以国家和法哲学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批判,从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入手,分析市民社会对国家的决定作用,从而颠覆了黑格尔的现实世界,从天国降回人世。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所存在的缺陷,其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对世界的单纯直观和感觉,或落于自然之物。马克思理解的现实世界,是有着现实的能动的主体的感性活动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强调现实世界在感性活动基础上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生动性。马克思现实观的形成过程中一直强调现实世界的社会意义,但并没有忽视客观自然界的地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即是如此,现实观形成以后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仍然坚持客观自然界是现实的世界和现实的人的前提这一观点。马克思并不否认客观自然界是现实世界基础条件,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世界是现实的人经过实践活动改造过后而形成的客观世界。
我们现实世界的基础和前提是中国当前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现实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个人需求,只有通过对当前这个客观现实情况的正确认识,才能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然而,现实的世界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7]。同样,中国的现实客观情况是中华民族历代同胞的历史活动的产物,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以及如何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的认识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一方面要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已经取得的成果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对当前和以后的道路探索及发展中所将会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保持着一个理智的判断和认识,始终保持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并为克服存在的现实难题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伟大事业中。道路自信并不是盲目的自信,如果没有对中国的道路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紧紧关注现实的世界,就不会产生和坚定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包括革命、建设和改革这样一个历史逻辑过程,每一步都倾注了党组织及人民群众的心血。自中国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对道路的探索经历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等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其与中国道路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下,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道路探索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最终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进而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总而言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失误,因此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在深刻总结经验的前提下,既坚持社会主义,又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道路探索史上的第二次转折。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站在时代的高度,紧跟时代步伐,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战略性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些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最新成就,同时也是道路自信的一个表现。
道路自信,不仅要面对现实世界的历史发展,还要求我们对中国道路的内涵、本质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有一个客观而全面的把握,如此才能让中国共产党人避免走上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现实世界的实践中坚定对中国道路发展的信心。中国道路的理论,同样不是高悬于现实之外的理论,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国情的变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马克思现实观理论的指导。任何一种科学的理论都要和所处时代的现实世界相接洽,中国特殊的实际情况需要将马克思现实观的理论与现实实情相结合。只有从中国客观国情这个现实出发才能走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当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抉择与伟大事业的建设,正是基于对中国的现实国情做出的正确认识和判断。
现实世界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发挥现实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不断完善,即在现实的人与客观环境发生关系中,必然需要一个中介桥梁来使二者产生联系,这就是马克思高瞻远瞩地提出实践是人与自然沟通的主要渠道,也是现实的人与现实的世界之间联系的中介。同理,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中国道路探索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学习马克思的现实观理论而不进行实际的现实活动,那么这个理论也只是无木之本。
马克思的现实观不是像黑格尔通过绝对精神认识的一种抽象的思辨存在,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的现实观中超越了他的理论。黑格尔现实观哲学的目的在于用绝对精神来解释现实世界,黑格尔所理解的现实是一种既成性的存在,一切现实世界在最初就是已经注定要实现实存与本质的统一,要成为它应是的样子,他认为要达到本质与实存的统一只有通过理性的推演这种方式。现实世界的发展是遵循着绝对理性的规律,只有通过思维去掌握理性,才能认识现实,达到解释世界的目的。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一开始受到费尔巴哈的“感性的实存”的影响,费尔巴哈用感性、感觉来解释现实,他直接颠覆了黑格尔的现实观,认为“现实,决不是作为本质的理念在实存中的 ‘化身’”[8]。然而他仅仅把感性世界理解为单纯的直观,忽视了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现实生活,“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6]。同费尔巴哈不同的是,马克思不仅从实践去理解人的本质,还认为现实具有社会历史性和能动性,“马克思现实观的伟大变革意义在于:它根本不依赖于绝对者上帝或神秘的‘主客一体’,而完全从感性的—感性活动的—世界本身,来把握现实,来阐述现实的本质性一度”[2]。马克思的哲学任务不仅在于解释社会,更在于改造世界,因此他认识现实的关键在于改造世界,重视实践在现实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现实的人只有通过实践这个中介才能改变现实世界。马克思的实践观思想萌芽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神圣家族》中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9]在这里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的感性唯物主义,其对实践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批判过程。他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出发,认为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换言之,实践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双向的对象性活动,即主体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马克思所理解的现实世界主要包括客观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然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离不开实践的指导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处处体现着实践的重要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一次次反思,在现实实践的不断发展进程中,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现实观的精髓正是在于它的科学实践性,它的最终诉求是坚定党组织及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体道路的自信。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不断深化,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已无藏身之处,这些都需要正确地将实践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科学的实践观是理解马克思现实观的理论核心,以此为基础,正确地解读新时代中国道路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特点,必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是马克思实践发展的现实形态,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情、世情,通过不断实践活动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确的道路,更加坚定了党组织和人民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因此,在马克思现实观的指导下,对中国特色道路的认识首先要有一种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方法,然后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要深入中国现实、把握现实,切忌陷入外部反思的糟糕情况。当前中国最大的实践就是在共产党已经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事业而不断努力,伟大事业的胜利需要不断的实践。纵观中国在探索追求民族解放与富强的道路中,虽然曾经也先后提出各种理论学说,但是不触及到社会的根本矛盾去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现状,始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中国共产党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从实践出发,着眼于现实,立足于未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才能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马克思认为,“虽然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但由于受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自然正在日益变成人化自然。”[10]即是说实践是联结人与客观世界的中介、桥梁,不仅具有当下的现实性特点,而且还寄寓着超越当下的理想性特点。现实世界是通过现实的人的实践对客观自然界改造而来的,这种改造一方面遵循着客观自然界的规律,另一方面又包含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中国道路的发展与实践,既是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对马克思现实观应有之义的一种回应和拓展,又是不断对马克思现实观理论的推动与实践的创新。马克思明确提出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他一生对哲学进行研究旨在发现其所处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更在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改变现实世界的客观规律,最终达到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道路以自己60多年的历史实践,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完成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型发展道路,它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而马克思的现实观为我们探究和思考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借鉴,我们需要从实践出发结合中国道路探讨中国发展的普遍性话语,面对各种理论,我们要从马克思的现实观世界理论中把握中国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马克思的现实观告诉我们要扎根于现实,发展于现实之中,绝不能是某种观念或者绝对精神去支配现实。同时也深刻提醒我们,要认清当代社会和历史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的现实观为基点,使中国共产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科学认识现实问题上有了方法和方向,在坚定道路自信中有了理论支柱。道路自信的提出正是从国情实际与当代现实出发,是现实的历史性、理想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对待现实、把握现实的正确立场和科学态度。道路自信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精神状态的体现,中国走出的这条道路不仅是自己民族的,更是全世界的,为其他国家的道路探索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