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杰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急性心肌梗死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脏血管疾病类型,患者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引发心肌变性、坏死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对患者家庭也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1]。而心律失常则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对患者身体健康将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同时也就需要更加严格、持续、全面的护理保障措施。本次研究将观察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中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依据随机双盲法规则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34例)患者中男性、女性比例为20∶14,年龄由低至高50~82岁,平均(66.4±3.5)岁;对照组(34例)患者中男性、女性比例为21∶13,年龄由低至高50~81岁,平均(66.2±3.6)岁。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实际病情发展进行总结,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给予对症护理,同时针对患者饮食、作息、环境、锻炼等给予有效指导。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更加优秀、持续的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护理计划制定:护理人员在患者病情确诊后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密切交流,通过主治医师了解患者当前实际病情发展状况,并结合患者实际生活情况分析患者疾病的病发原因、注意事项、危险因素等内容。同时护理人员应通过文献查询及经验总结,根据患者实际病历分析为其制定个体化、持续化的护理计划,依照护理流程完成各项护理内容。②护理计划实施:首先护理人员应完成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及认知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密切交流,在言语中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患者的病发原因、诱发原因、治疗过程、护理措施、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安全风险等多项内容,结合患者当前病情,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患者个人健康状况及疾病治疗信息有较为基础的了解。而后护理人员应联合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理诱导,在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均表现出对患者的积极关爱,引导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激发患者对生活的热爱之心,教导患者治疗过程中必须听从医护人员指导来完成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程度,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过程;其次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安全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进行集体讨论,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发展分析其住院治疗过程中面临的各项危险因素,针对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行总结记录,继而给予患者相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确保患者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安全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例如在并发症预防护理上,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家属讲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类型,为患者讲解并发症的先兆症状,告知患者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则立即告知医师并给予积极处理。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监测以及临床症状观察,提升患者病房巡视频率以快速发现患者先兆症状,给予患者合理的预防措施;最后,护理人员应积极加强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及护理内容的全面性。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饮食、药物、锻炼、作息等采取良好的护理技巧,例如制定药物服用清单以指导监督患者正确用药,联合患者家属以完成患者正确锻炼,指导患者休息时呈放松状态以保持患者良好的作息时间等。护理人员还应加强患者的住院环境建设、人文关怀关心等,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内容的全面性,使患者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及生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病死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其中护理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统计,评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则说明满意度越高[2]。
1.4 统计学分析: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8.0表格中,分别以、(%)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并予以t 检验、χ2检验,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病死率(2.9%)、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同时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组别 病死率(%) 住院时间(d) 护理满意度(分)观察组(34) 1(2.9) 10.3±1.2 94.7±4.6对照组(34) 6(17.6) 14.2±2.5 81.6±6.5 t/χ2 3.981 8.021 9.593 P 0.046 0.000 0.000
急性心肌梗死病发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在自身心肌梗死病情尚未得到彻底治愈的情况下出现心律失常症状,说明患者此时血液循环系统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同时患者体内其他系统及脏器组织也很可能会由于血液循环紊乱而产生各项功能障碍症状,最终导致患者死亡[3-4]。患者由于自身病情严重性产生心理负担也是必然的。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注重对患者症状的护理,还要注重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呵护,确保患者始终保持良好的生理与心理状态以顺利完成治疗。
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首先要求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护理需求及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从而使护理人员对患者当前护理内容由较为清楚的认识;其次在护理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重对患者的疾病认知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安全护理,同时加强患者各项基础护理内容,使患者护理内容全面性提升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患者风险因素的预防以及积极心态的培养,促使患者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及生理健康状态,获得更为优秀的护理效果。最终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在病死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死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均有良好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