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失败认知对再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9-03-22 02:53刘明菲
关键词:意愿创业者情境

刘明菲,王 涵

(武汉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来临,层出不穷的创业项目和大量涌入的资本给予了创业者极大热情,但创业失败是创业活动不可回避的现实。根据Funders and Founders的调查,一次创业的成功率低于12%;在中国情境下,公益组织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显示我国青年首次创业成功率不足10%。失败是创业活动的常态,会对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风险承担倾向等认知因素产生负面影响,但失败也可能使失败者改变心智模式,依然保持较高的创业激情和自信,更敏锐地感知和应对风险,推动他们重回创业者之列。创业是高风险和高情境依赖性的活动,VENKATARAMAN等[1]认为创业活动的独特性来自于创业情境诱发的认知和思维过程的差异性,因此创业失败这一独特情境的背后也反映出创业者认知的理性逻辑。笔者从认知论的研究视角出发,将创业失败定义为创业者因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而终止或被迫退出新创企业的情形。

感知风险是解释创业活动中认知因素的必要条件,COPE[2]认为创业失败会使创业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更为敏感和谨慎。风险是一把双刃剑,潜在损失与潜在商机并存,由此引发了更多思考:创业者在面对失败时会有怎样的评估导向和风险感知模式,创业感知风险如何影响再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有哪些。笔者基于创业认知理论构建研究框架,遵循情境→认知→意愿的路径,将创业失败作为前因,探讨创业失败情境下创业者在面临风险时的思维过程和认知风格,以及对其再创业意愿的影响。

1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1 创业失败认知与再创业意愿

创业认知理论认为创业认知是判别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的重要要素[3],是创业意愿的关键前置变量,现有研究主要从创业感知风险和创业自我效能两个角度分析创业认知对创业意愿的作用。杨俊等[4]对该理论做了基础性的阐释,指出创业认知研究假设创业情境诱发了创业者独特的思维和认知过程,创业情境中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与创业活动的多样性和异质性相互交融,创业者往往在资源和时间压力下形成独特的信息处理方式和思维导向,因而创业认知研究更贴近创业本质。由此可见,创业认知是创业者在机会评价和企业成长过程中用作判断和决策的知识结构。MITCHELL等[5]在创业认知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界定了创业失败认知,即创业失败认知是创业者在创业失败和恢复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和认知风格,进而归纳出对今后创业成功有用的认知和决策模型,笔者沿用这一定义。

意愿是预测计划行为的最佳因子,KRUEGER等[6]指出创业意愿是潜在创业者对是否从事创业活动的主观态度。这是学界中的普遍性观点,即创业是创业者主观的、有目的和计划的活动。因此笔者提出再创业意愿是引导创业者将精力、资源和行为投入到再创业活动中的主观态度,此处再创业活动包括第二次创业及连续多次创业。

创业失败认知在影响再创业意愿方面,创业失败会为创业者带来沉重负担,学者们用负债或失业等经济成本、负面情绪或降低自我效能感等心理成本、失败污名或损害社会网络等社会成本来衡量负面影响。一方面,在框架效应下,创业失败带来的身心创伤会将消极信息传递给创业者,从而引起更高的感知风险和消极性偏差,导致更低的创业意愿[7],这主要关注感知风险在失败情境中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创业失败成本的存在也塑造了创业者新的思维方式[8],这主要强调创业者独特的信息处理过程。综合来看,不同的情绪导向会带来差异化认知过程,如BYRNE等[9]研究表明消极负面情绪会诱发创业者将失败损失放大,而积极正向情绪则引导创业者扩展认知资源和积极自我反思,提升再创业意愿。SHEPHERD等[10]创新性地提出当创业者提前认知到创业可能会失败时,会有“预见性悲伤”的心理,从而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和应对措施,失败对再创业的消极影响就会减弱。综上所述,情绪管理是创业失败认知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者们并未对失败情绪的后续影响达成共识。

除情绪管理之外,创业失败经验和认知调控也是创业失败认知影响再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SHEPHERD等[11]认为创业者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在后续创业活动中表现出更高的主动性。SARASVATHY等[12]研究表明创业失败经历使创业者深刻反省以前的创业机会、企业管理和外部环境,对再创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学术界基于自我反思的角度,普遍认为创业失败经验会正面影响再创业意愿。认知调控则关注创业者如何及时根据情境反馈调控自身认知,使行为具备更高的情境适应性,进而引入了元认知的概念。元认知能够使创业者面临创业失败的负面情境时,产生积极意愿分析失败信息并解决问题,调整认知反应并修正应对策略,从失败中获得成长。基于元认知理论,HAYNIE等[13]提出了认知适应性,即在动态和不确定的任务环境中,一个人动态的、灵活的、可自我调节的认知能力,是使创业者在不同情境中迅速适应的根源所在。这一概念提供了创业失败恢复的新见解,即创业者的认知弹性越强,越有利于从失败中恢复,基于创业情境而适时调整认知的创业者更容易成功。

综上,笔者将创业失败认知分为创业失败经验、情绪管理和认知调控3个构念,积极利用创业失败经验、情绪管理弹性越强、元认知越强的创业者会有更高的再创业意愿;而低创业失败认知则会使创业者陷入悲痛的泥潭,难以从失败中得到修复。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1创业失败认知对再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

H1a相对于低创业失败认知,创业失败认知较高的创业者会有更高的再创业意愿。

H1b相对于高创业失败认知,创业失败认知较低的创业者会有更低的再创业意愿。

1.2 风险倾向的调节效应

风险倾向是获得收益的认知概率,或是对风险冒险或保守的态度。早期的创业特质论认为风险倾向是一个人不可改变的性格特征,但随着创业认知研究的发展,人们趋向于认为风险倾向的塑造是经验与学习的结果,由此可见风险倾向是个人情境特定变量而非个性特质,认知视角下情境因素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SITKIN等[14]研究表明风险倾向与创业决策之间存在重要相关关系。风险倾向影响着创业失败认知的作用效果,风险偏好者会更具冒险性思维,对收益产生更乐观的预期,具备更高的再创业意愿。相反,若创业者无法从创业失败中有效恢复,则此时风险厌恶者的身份会使其再创业意愿更低。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假设:

H2风险倾向在创业失败认知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中存在调节效应。与低创业失败认知相比,高创业失败认知的创业者在具备高风险倾向时,其再创业意愿更高。

1.3 创业感知风险的中介效应

基于创业情境中不确定性、模糊性、动荡性等特征,创业行为会产生创业者无法准确预期的结果,创业选择本质上是一个风险决策过程,创业失败情境下创业者会对风险因素更加敏感。KEH等[15]提出创业感知风险,即创业者基于现有认知能力,搜集有效信息,对可能面临风险的主观感知,包括过程的危险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根据信息处理理论,杨隽萍等[16]提出创业者在风险识别过程中根据已有信息,对现有资金、市场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判断,从而感知潜在风险,搜集的信息越多,则越能有效感知并降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创业者的创业感知风险与其创业导向和绩效紧密相连,对感知风险理解越深入,则越有可能产生积极的创业意愿。

创业感知风险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表现在:一方面,创业感知风险与创业意愿反向变动,如果个人的感知风险水平上升,则会减少从事风险行为。另一方面,创业感知风险与再创业意愿同向变动,即在负面框架效应下,创业者的高风险感知水平会推动其进行风险行为,因为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风险的规模和不确定性都是潜在的收益。此外,创业者面对感知风险会产生感知收益和感知损失两种情况,是否进行创业取决于创业者对预期收益或预期损失的认知和自身风险倾向[17],因而创业者的认知思维会激活不同预期,进而对再创业意愿产生影响。

面对风险时创业者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个体认知和能力差异造成了其对创业项目评估的局限性,这是创业者感知风险认知异质性的主要原因。笔者将创业感知风险分为创业感知风险能力与创业感知风险程度,创业感知风险能力是创业者搜集信息、识别风险、积极应对风险从而创造价值的能力。创业感知风险程度是创业者感知到的风险水平和强度,会受到创业失败严重程度、创业失败次数的影响。风险感知能力的高低与创业失败情境下个体的认知发展密切相关,高创业失败认知的创业者会通过失败学习、失败恢复等策略而具备高风险认知能力,以应对不同强度的风险感知程度。如SITKIN等指出创业者会努力搜集全面、准确的信息,以确保机会评价的可靠性,降低创业的风险性,提升收益的可能性,因此感知风险能力提升会使个体更愿意投身创业活动中。在创业感知风险程度方面,多次创业失败使创业者深受打击,再创业意愿变得薄弱,尤其是面临再一次创业机会时,创业者对风险的感知尤为谨慎[18]。因此,笔者认为创业感知风险在创业失败认知对再创业意愿中起中介作用。

此外,在风险倾向与创业感知风险的关系中,SITKIN等认为风险倾向对创业意愿的影响通过感知风险中介。因此,当创业失败认知高的创业者具有高风险倾向时,其感知风险会更低,再创业意愿会更强。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3创业感知风险在创业失败认知和风险倾向对再创业意愿的共同作用中起中介作用。

综上,笔者构建了创业失败认知对再创业意愿影响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概念模型

2 研究设计

2.1 预实验

以优化实验材料为目的进行预实验,共有45名武汉某高校的本科生创业者参与了测试。结果显示,在高创业失败认知组和低创业失败认知组中,参与者的再创业意愿存在显著差异(p<0.01),表明问卷情境设置基本合理。同时,根据参与者提出的修改意见对问卷情境材料进行了微调。

2.2 实验流程

实验采用2(创业失败认知:高认知vs低认知)×2(风险倾向:高倾向vs低倾向)组间实验。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共有7家创业孵化器的123名创业企业的创始人、联合创始人参与。实验流程为:①由研究人员说明研究目的和程序,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高认知组和低认知组;②告知参与者要进行一个再创业的决策,发放纸质问卷;③参与者阅读情境材料后依次回答创业失败认知操纵检验、创业感知风险、再创业意愿、风险倾向测量及人口特征等题项。最终回收问卷120份,剔除回答缺失、逻辑失调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02份,其中,高认知组61份,低认知组41份。本科学历的创业者有71人,占比约为7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创业者有20人,占比约为20%。曾经有过创业失败经历的创业者有48人,占比约为47%。总体来看,参与实验的创业者素质较高,创业经历丰富,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背景支持。

调整后的情境材料从构成创业失败认知的先前经验、情绪管理和认知调控3个角度出发,高认知组的材料描述创业失败后创业者积累了经验并从中吸取教训,尽快走出悲伤并修复了情绪,能根据失败情境而迅速调整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低认知组的材料主要描述创业者因失败经历而不能很好地总结失败经验,感到巨大悲伤并久久不能平复,创业能力未得到有效提升,情境适应性没有显著变化。

2.3 变量测量

为了保证测量的效度和信度,笔者所用测量量表均来自成熟量表。①对创业感知风险的测量基于BARBOSAB等使用的量表,并适当改进,共包含感知收益和感知损失两个角度的10个题项。②对风险倾向的测量使用SITKIN提出的量表,共包含5个题项。③再创业意愿根据实验情境编制单项目测量,即“如果您是Jack,您会多大程度上愿意再次创业”。上述3部分测量均采用Likert 7级量表(1=完全不同意/不愿意,7=完全同意/愿意)。此外,使用“Jack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到了创业失败的价值”、“Jack在多大程度上关注创业失败带来的损失”作为创业失败情境的操纵检验题项。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操纵检验

对创业失败认知的操纵检验结果显示:高认知组的参与者更能认识到创业失败带来的价值(M高认知=6.016,M低认知=2.230,p<0.001),同样低认知组的参与者更关注创业失败带来的损失(M高认知=2.738,M低认知=4.119,p<0.001),这说明实验的操纵是成功的。

3.2 创业失败认知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

以创业失败认知为自变量、再创业意愿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创业失败认知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显著。从再创业意愿的均值来看,相对于低创业失败认知,创业失败认知越高的创业者有更强烈的再创业意愿(M高认知=5.870,M低认知=3.360,F=65.784,p<0.001)。因此,假设H1得到验证。

3.3 风险倾向的调节作用

将创业失败认知虚拟化,风险倾向中心化,将创业失败认知、风险倾向及其交互项作为自变量,再创业意愿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创业失败认知和风险倾向的交互项作用显著(β=0.174,t=2.999,p<0.01),说明创业失败认

知和风险倾向对再创业意愿的共同作用显著。而后借鉴SPILLER等[19]的方法分析不同组内风险倾向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发现在高认知组,风险倾向对再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β=0.956,t=25.131,p<0.001),创业者的风险倾向越高,再创业意愿越强;在低认知组,风险倾向对再创业意愿的正向影响明显弱于高认知组(β=0.708,t=6.340,p<0.001),表明相对于低创业失败认知,高创业失败认知的创业者在具备高风险倾向时,其再创业意愿会更强。因此,风险倾向调节了创业失败认知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二者存在交互作用,假设H2得到验证。

3.4 创业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

采用BARON等[20]的检验方法对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进行分析,构建如下3个回归模型进行检验:

Y=a0+a1X+a2Mo+a3XMo+ε1

(1)

Me=b0+b1X+b2Mo+b3XMo+ε2

(2)

Y=c0+c1X+c2Mo+c3XMo+c4Me+ε3

(3)

式中:Y为再创业意愿;X为创业失败认知;Mo为风险倾向;XMo为创业失败认知和风险倾向的交互项;Me为创业感知风险。

创业感知风险中介作用的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首先,以创业失败认知、风险倾向和二者交互项为自变量,以再创业意愿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创业失败认知和风险倾向对再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a1=0.365,p<0.01;a2=0.783,p<0.001)。其次,以创业失败认知、风险倾向和二者交互项为自变量,以创业感知风险Me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交互项对创业感知风险有显著正向影响(b3=0.744,p<0.01)。最后,以创业失败认知、风险倾向和二者交互项以及创业风险感知为自变量,以再创业意愿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创业感知风险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显著(c4=0.362,p<0.001),说明创业感知风险正向影响再创业意愿。综合上述,假设H3得到验证。

表1 创业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

注:**和***分别表示在5%和1%的水平上显著

采用Bootstrap方法,对创业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进行验证。在95%的置信度下,样本量选择5 000。结果表明:在高认知组和低认知组,创业感知风险的中介检验结果的区间均不包含0,中介作用显著,这说明创业感知风险起到了中介作用,假设H3进一步得到了验证。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

笔者通过实验验证了创业失败认知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效果、创业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和风险倾向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显示:①创业失败认知主要来源于失败后对创业经验的反思、情绪管理导向和自身情境适应性。创业失败认知越高的创业者能够更快地从失败中恢复,并表现出更高的再创业意愿。②创业感知风险反映了创业者对创业机会收益性和损失性的判断。高创业失败认知的创业者在恢复导向下更注重感知风险能力的提升,努力搜集全面准确的信息,从而积极识别和应对风险,更愿意投身再创业活动;低创业失败认知的创业者在损失导向下更关注感知风险程度,对风险更为敏感谨慎且倾向于采取规避策略,从而再创业意愿变得薄弱。③创业失败情境下面对新的创业机会,创业失败认知的说服力与风险倾向密切相关。积极创业失败恢复情境下的创业者表现出了比消极情境下更高的风险倾向,从而更加自信乐观,再创业意愿也更高。这从认知视角下佐证了风险倾向并非创业者的个人特质,而是随创业情境而不断调整的心理状态。

4.2 研究意义

(1)理论贡献。笔者在以下3个方面做出了理论贡献并对现有研究产生了推进价值。①首次提出了创业失败认知的构念,并构建了研究框架来展示创业失败认知对再创业行为的影响路径。②首次将创业感知风险分为创业感知风险能力与创业感知风险程度,揭示了创业者感知风险认知异质性的主要原因。③提供了认识创业失败价值的新见解,有利于推进从关注行为理性深化为关注认知理性的创业研究进程,在解答“创业失败经历如何丰富创业者知识结构并促进其思维转变”这一问题上做出了有益探索,从认知视角揭示出再创业行为差异化的根源之一。

(2)现实意义。此次研究对创业者、教育机构和风险投资者具有实践启示。①创业失败经验是创业者认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少创业失败经验的创业者应关注自身知识结构完善,避免因一时之失而造成后续决策偏见;具有较多创业失败经验的创业者应更加关注情绪调控,避免因大量失败产生的负面情绪而导致认知障碍;风险投资者也应理性评估创业者的失败经验对其创业思维的影响和价值。②面对创业失败后的情绪管理和认知调控,创业者的悲伤情绪可以通过提升自我效能感、建立心理所有权、执行恢复策略等方式得到调节,创业失败学习是创业者转化思维和提升能力的重点。③教育机构可以纵向丰富受教育者的创业经验和优化认知资源结构,横向提高创业环境诱导水平,从而对失败者和潜在创业者的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但是,笔者研究只局限于特定地域,样本数量有限,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还有待于大范围样本验证。且笔者只是较为初步地界定了创业失败认知的定义及其构念,未来研究可以做更多关于创业失败认知构成因素的探索,丰富和完善创业失败认知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模型,并分析具体因素的影响效应。

猜你喜欢
意愿创业者情境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桑梓情深的创业者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互联网创业者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对创业者的启示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