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浙江、江苏两省馆藏的出土良渚玉璧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玉料、形制、纹饰、沁及加工痕迹等方面详细讨论良渚文化玉璧的鉴定特征,以期对良渚玉璧的鉴定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良渚文化;玉璧;鉴定特征统赋
玉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重要品类,收藏价值比较高。但是由于器形简单,很容易仿制,因此市面上赝品層出不穷。一直以来,古玉的鉴定主要依靠经验法进行,主观因素比较多,所以误判在所难免。如何科学、客观地鉴定古代玉器是文物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浙江、江苏两省馆藏的出土良渚玉璧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玉料、形制、纹饰、沁及加工痕迹等方面详细讨论良渚文化玉璧的鉴定特征,以期对良渚文化玉璧的鉴定提供客观依据。
1 玉料
受成矿地质条件所限,不同矿区甚至同一矿区不同部位出产的原料在颜色、结构构造及伴生矿物等方面都可能会有明显差异,因此玉料在古玉鉴定领域有重要意义。
良渚文化玉璧的原料可分为三大类,即软玉、蛇纹石玉和普通石料。
1.1 软玉
根据科学测试,大部分良渚文化玉器都属于软玉。其中,大多数由单一的透闪石矿物组成,少量由透闪石和阳起石两种矿物组成或者由单一的阳起石矿物组成[1-5]。
软玉类良渚文化玉璧原料的主要特点如下。
1.1.1 颜色
软玉类玉璧大多受沁比较严重,仔细分辨未受沁部位,可以发现玉料的本来颜色大致可分为黄绿(图1)、青绿(图2)和灰绿(图3)三种色调。受沁后,沁色一般为白色(图1、图2),偶尔可呈褐红色、褐黄色(图4)等。如果受沁严重,可以整体变为白色(图5)或者白中带黄(图6)。
1.1.2 质地
软玉类玉璧原料的质地比较特别,有明显的粗糙感,属于粗料(图1~图4),近距离仔细观察可见微裂隙纵横交错、晶粒粗大(图7、图8)。
1.1.3 杂质矿物
软玉类玉璧原料内部有时可见黑色点状伴生矿物(图9)。
1.2 蛇纹石玉
蛇纹石玉受沁前一般为黄绿色,半透明。蛇纹石玉极易受沁,出土的蛇纹石玉类良渚玉璧大多受沁严重,有的甚至结构松散、残缺不全,触之掉粉(图10)。
1.3 普通石料
少数良渚玉璧的材质为就地取材的普通石料,特点是光泽干涩,没有玉性。图11为云母岩璧,图12为叶蜡石璧。
迄今为止,良渚文化玉器玉料的产地尚未确定,虽然部分学者认为产自江苏溧阳小梅岭,但小梅岭软玉的质感与良渚文化玉料相差甚远。目前市场上的良渚玉璧赝品一般用辽宁岫岩软玉制作,质地比较细腻,缺乏真正良渚玉璧的那种粗料质感,因此在玉料方面就有明显差异。
2 形制
玉璧的器形非常简单,为中心带圆孔的片状玉器。良渚文化玉璧的形制特点如下。
2.1 尺寸
据不完全统计,考古出土的良渚玉璧外缘直径最小为8.6厘米,最大可达26厘米;中孔直径最小为3.1厘米,最大为6.7厘米;厚度最薄为0.45厘米,最厚可达3厘米。其中,中孔直径与外缘直径不相关。
2.2 外缘
良渚玉璧外缘的加工方式是先将片状玉料切割成方形,再由方形逐渐倒角、磨圆而成[6],外缘圆度一般都比较差。按照圆度不同,良渚玉器大致可分为方圆形(图1)、近圆形(图3)及圆形(图5、图6)三类。即使是圆形类,也只是圆度相对较好而已,目测就可以发现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圆形,用手摸外缘也一定有凹凸感。这是由其加工工艺自身特点决定的,是良渚玉璧的基本特征。
外缘在厚度方向上一般是直平的(图13),但玉料质地好、加工讲究的玉璧外缘往往会略微打洼(图14)。
一般来说,良渚玉璧的正反两面直径大小差不多,仅在浙江余杭后杨村遗址4号墓出土了1件斜边玉璧,正反两面不等大,一面直径22.3厘米,另一面直径23.2厘米[7]。
受原料所限,玉璧外缘往往会有残缺(图15),但加工讲究的玉璧残缺部位往往会经过修磨(图16)。
2.3 璧面
良渚玉璧采用柔性线切割方式开料,因此璧面一般都会凹凸不平,有时肉眼就可见到明显的起伏(图5)。即使是加工讲究、经过精细打磨的玉璧,用手抚摸璧面也会有明显的凹凸感,这点在鉴定实践中一定要注意。相应的,良渚玉璧的厚度不一致,相差比较大。璧面有时还会留有弧形切割痕(图17)。
2.4 中孔
本次研究观察到的所有良渚玉璧都是管钻对钻孔,孔径两面大、中间小,孔壁大多留有台痕和旋纹,孔底留有钻槽(图18)。少数质地好、加工讲究的玉璧中孔经过后期修磨见不到台痕,但仍然保留两面大、中间小的特点,孔壁呈向内凸出的弧形(图19)。经过修磨的中孔圆度较差。
鉴于当时没有金属工具,管钻只可能是竹管之类的天然材料。这种管钻本身硬度低,不能直接磨玉,必须借助解玉砂。解玉砂硬度低,管钻转速慢,在磨玉的同时管钻本身也会被磨损。由于竹管等钻具的管壁有一定的厚度,管壁被磨损就会造成钻孔孔径两面大、中间小。因为两面钻孔时不能精确对位,在接缝处一般都会形成台痕。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钻孔时使用的解玉砂硬度低,管钻转速慢,未经修磨的孔边棱特别规整、挺括(图18),而修磨后的孔边棱有一定程度的圆钝(图19),二者形成明显对比。
赝品的琢制方式完全不同,所以形制特点也不同:外缘如果用大口径金刚石钻具钻取,则为正圆形;用金刚石砣具开料,切面平整,如果没有后期刻意模仿,玉璧厚薄一致,表面平整,无凹凸感;中孔用金刚石管钻钻孔,管钻硬度高、耐磨,所以孔壁直,对钻孔不会有两面大、中间小的现象;解玉砂是直接烧结固定在管钻上的,不是散砂,而且硬度高、颗粒细小,所以孔壁会有细密的旋纹,但不会有小麻坑;钻速快,解玉砂硬度高,孔壁毛糙无光泽,边棱圆钝、不挺括,而且易出现崩口。
3 纹饰
绝大多数良渚玉璧光素无纹。迄今为止,仅在江苏吴县草鞋山、上海福泉山、浙江临平玉架山(图20)、浙江余杭安溪各出土1件刻纹玉璧,在江苏昆山少卿山出土2件刻纹玉璧残片(图21、图22)。此外,上海博物馆(图23)、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图24)也收藏有带刻纹的良渚玉璧[8]。这些刻纹的主题主要是“高台”“立柱”“鸟”,其中“高台”的特点是上宽下窄、束腰。
4 沁
沁是判别古玉真伪的重要依据。良渚文化玉璧的沁有以下特点。
4.1 受沁程度
根据目测估计古玉受沁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本文将古玉的沁按照受沁程度分为五种:受沁低于10%为微沁,10%~30%为轻沁,30%~60%为中沁,60%~90%为重沁,高于90%为全沁。
良渚玉璧的受沁程度与原料种类有关。蛇纹石玉极易受沁,通常为重沁和全沁。普通石料通常受沁程度较低,仅达轻沁。在统计的64件软玉类良渚玉璧中,中沁占14.3%,重沁占57.1%,全沁占28.6%。
4.2 沁色
良渚文化玉璧的沁色通常为白色(图1、图2),偶尔可呈褐红色(图25)、褐黄色(图26)等。如果受沁严重,可以整体变为白色(图5)或者白中带黄(图6)。
4.3 沁形
良渚玉璧沁的分布形态复杂多变,大致可分为点状、絮状、网脉状和浸染状。
①点状沁:从结构相对薄弱的点开始受沁,形成点状沁,然后逐渐向周围扩散(图27)。点状沁在良渚玉璧中比较少见,主要见于蛇纹石玉类。
②絮状沁:沿某些结构薄弱部位受沁,形成絮状沁(图26),特点是边缘呈絮状、不规则。
③网脉状沁:沿微裂隙、晶体之间间隙等结构薄弱面受沁,形成不规则网脉状沁(图28)。大部分良渚玉璧开始受沁时都是网脉状沁,然后逐渐向周围扩展,直至全部受沁。
④浸染状沁:如果玉料的结构相对均匀,则各个部位受沁程度相当,不分先后,整体受沁,形成浸染状沁(图29)。浸染状沁的特点是分布均匀。
4.4 显微特征
显微观察发现,良渚玉璧的受沁具有以下特点。
4.4.1 空间上有层次
受沁在空间上有层次感,可深可浅,可以浮于玉器表面,也可以深入玉肉(图30)。
4.4.2 时间上有先后
受沁部位存在明显的优选性,有先后之别。
①细小矿物优先受沁。软玉类良渚玉璧原料质粗,多为典型的斑状变晶结构。其中,基质由细小矿物构成,由于晶体小、表面积大、晶体之间间隙也相对較多,因此更加容易受沁。大颗粒的变斑晶则相反,不太容易受沁。在显微镜下经常能够观察到未受沁的变斑晶被严重受沁的基质所包围(图31)。
②结构薄弱面优先受沁。同等条件下,微裂隙、晶体之间间隙、晶体解理面等结构薄弱面优先受沁,然后再往两侧扩展(图32、图33)。
③结构薄弱点优先受沁。如果质地比较均匀,则首选其中结构相对薄弱的点开始受沁,受沁后呈白色小点(图27、图34)。
4.4.3 程度上有强弱
良渚玉璧在埋藏环境接触到酸碱物质的机会不均等,同一块玉璧的不同部位受沁程度有强弱之分,有的部位受沁很严重,有的比较弱,甚至不受沁。
4.4.4 颜色上有变化
良渚玉璧受沁时间长,期间会受到酸碱物组成及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有的部位还重复受沁,因此沁色在色调、浓淡方面往往会有明显变化,即使是在显微尺度下也不例外(图35)。
4.4.5 形态上有过渡
良渚玉璧的沁与周边玉肉往往是逐渐过渡的,而不是截然分开、界线分明。
总之,良渚玉璧的沁是“活”的,有层次感,过渡自然。人工仿沁则不然,往往浮于器表,沁色单一,与周边界线分明,对比强烈,俗称“死沁”(图36)。究其原因,良渚玉璧埋藏环境酸碱度较弱,沁蚀缓慢,有充分的反应时间和可选择性。而人工仿沁一般采用强酸,短时间内强行沁蚀,与自然沁有明显区别。
5 加工痕迹
良渚玉璧的加工经历了开料、成型、钻孔、打磨、抛光及刻纹等工序,留下了相应的加工痕迹,这些痕迹是真伪鉴定的重要依据。
5.1 切割痕
良渚玉璧可见两种切割痕,即弧形切割痕和平直切割痕。
弧形切割痕是柔性线切割留下的痕迹,其主要特点是同一弧线无固定曲率,切割面凹凸不平。良渚玉璧主要采用柔性线切割方式开料,将大块玉料切割成片状,因此往往在璧面残留有弧形切割痕(图17)。玉璧外缘偶尔也可见到弧形切割痕,因此不排除片状玉料切割成方形时偶尔也采用柔性线切割的可能性(图37)。
平直切割痕是片切割方式留下的痕迹。在玉璧外缘有时能见到平直切割痕(图38),应该是成型过程中将片状玉料切割成方形时留下的痕迹,说明当时使用了片切割。
5.2 定向磨痕
几乎在所有良渚玉璧的表面都能观察到大量成组的、同一方向的直线状磨痕,本文称之为定向磨痕,其特点是直线状磨痕的间距不一、粗细不一。
定向磨痕是良渚玉璧成型、打磨过程中留下的痕迹,而且说明当时的打磨工具是天然的砂岩。打磨时砂岩表面所有跟玉料接触的砂粒同时刻磨玉料,每一粒砂子都可磨出一道直线状磨痕,由于这些砂粒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所以在玉料表面会留下同一个方向的成组的直线状磨痕。又由于天然砂岩中的砂粒大小不一、间距不一,所以其磨痕的粗细不一、间距不一。良渚玉璧的定向磨痕主要见于璧面(图39)和外缘(图16)。
5.3 旋纹与小麻坑
良渚玉璧的中孔是用管钻带动解玉砂钻成的,由于转速慢、解玉砂硬度低、加工效率低,在同一深度需要反复钻磨,钻具也会有轻微摆动,所以未经后期修磨的钻孔孔壁一般都可见明显的旋纹(图18)。放大观察发现,这些旋纹实际上是由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小麻坑组成的(图40、图41)。这是因为管钻本身不能磨玉,管钻的作用是带动解玉砂、利用解玉砂来磨玉,而解玉砂是粒状的、游离的,其磨玉的直接结果就是一个个的小麻坑。由于解玉砂没有经过专门筛选,砂粒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所以留下的小麻坑也是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
5.4 砂面
侧光视之,良渚玉璧的表面砂质感极强,本文称之为砂面(图42),显微镜下发现这种砂面由密密麻麻的极细小的麻坑组成,其中经常夹杂不规则线状划痕(图43)。砂面是良渚玉璧打磨、抛光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应该是用颗粒极细的粉砂岩反复打磨、抛光的结果。
5.5 玻璃光
在精细打磨、抛光的良渚玉璧表面,呈现一种特殊的质感,光亮、油润,像是在玉器表面髹了一层清漆,行业内称之为“玻璃光”(图44)。
5.6 阴刻线
极少数良渚玉璧的局部刻有“高台”“立柱”“鸟”等图案,这些图案是由阴刻线构成的,这些阴刻线的特点是线条浅细、毛道明显,应该是用燧石等尖利的石片反复刻划形成的(图45)。
赝品玉璧用现代金刚石工具加工,其加工痕迹与真品有明显差异。例如,开料用金刚石砣具,留下的是圆弧形切割痕,同一弧线有一个共同的圆心,切割面也比较平整。中孔用金刚石管钻,金刚石粉固定在钻具上,而且颗粒细、粒度均匀,因此赝品玉璧中孔会有细密的旋纹。但由于速度快、金刚石硬度高,所以孔壁发毛,没有光泽,也没有真品孔壁的小麻坑。赝品用金刚石磨头或者人造砂条打磨,金刚石磨头硬度高、速度快,会形成一个个明显的小平面,虽然可以后期修磨,但小平面的棱角感很难完全去除。如果用人造砂条打磨,砂粒硬度高、粒径小、粒度均匀,所以虽然也会有定向磨痕,但线条细密、间距一致。赝品抛光用金刚石粉、氧化铬、氧化铈等,硬度高、速度快,抛光后可以很亮,但缺乏真品的油润感。当然,高仿良渚玉璧也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改良工艺,但毕竟不可能完全复制良渚文化时期的加工工艺,只要与真品的加工痕迹仔细比对,赝品无可遁形。
综上所述,良渚文化玉璧在玉料、形制、纹饰、沁以及加工痕迹等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可以作为可靠的鉴定依据。
参考文献
[1]郑建.吴县张陵山东山遗址出土玉器鉴定报告[J].文物,1986(10).
[2]闻广.苏南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考古地质学研究[J].文物,1986(10).
[3]闻广,荆志淳.福泉山与崧泽玉器地质考古學研究——中国古玉地质考古学研究之二[J].考古,1993(7).
[4]干福熹,曹锦炎,承焕生,等.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群出土玉器的无损分析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1).
[5]顾冬红,干福熹,承焕生,等.江阴高城墩遗址出土良渚文化玉器的无损分析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4).
[6]刘卫东,陆文宝,戚水根.良渚文化玉璧制作工艺初探[J].东南文化,2009(6).
[7]余杭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宁波博物馆.良渚玉韵:良渚文化玉器精品[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2.
[8]王华杰,左骏.昆山少卿山遗址新发现的良渚玉璧刻符[J].东南文化,2009(5).
资讯
陕西首次在十六国墓葬中发现祭祀遗迹和谷物遗存
陕西省考古人员2017~2018年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雷家村发掘了一处十六国墓地,这是陕西咸阳原上首次发现集中分布的十六国时期墓葬,并首次在十六国墓葬中发现祭祀遗迹和谷物遗存。
据介绍,该墓地位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雷家村以西,十六国时期,先后被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大夏等政权所统治。该墓地共有十二座墓葬,分南北两排,每排6座,由墓道、封门、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墓葬中的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包括武士俑,男、女侍仆俑,出行的鞍马、牛车等,庖厨明器井、仓、灶、磨等,日用的陶罐、连枝灯等,动物模型猪、狗、鸡等。出土的铜钱以五铢钱居多。值得注意的是,考古人员发现了墓地唯一的一枚“丰货”钱,钱体完整,字体细长,用隶书书写。这种钱币铸于后赵时期,发行数量少,流通时间短,传世概率低,可能是后赵灭亡后随葬入墓,可以作为墓葬时代参考物。
在一处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五只幼猪的头骨堆放在一起;另一处墓葬堆放三只幼猪的头骨,头骨下放置石块,石块下修整出一个方坑,坑内放有大量黍,已经风化成轻薄的白壳。这是首次在十六国墓葬中发现的祭祀遗迹和谷物遗存。考古队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呆运:“十六国墓葬里面还是延续以前的习俗,葬猪呢葬的是猪头,一个头代表一个整体吧。它放在前堂里,相当于几个墓主人公用的一个地方。摆放这些东西应该是墓主人下葬的时候的祭祀活动的祭品。”
考古人员在墓葬中发现两枚铜印章,是十六国时期官印,一枚阴文篆刻“军司马印”,一枚阴文篆刻“副部曲将”,都是武职官印,前者属八品,级别高于后者。刘呆运说,根据墓葬的排列关系,可以确定这是一处完整的家族墓地。“它是一处家族墓地,从十六国早期到晚期,很整齐地排列着。人家是事先规划好的,墓主人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这个时候没有墓志,也没有其他的东西,所以墓主人的家族、姓名都不知道。但是出土了两枚印章,可以断定墓主人的身份就是将军,他的家族是从军的,级别呢不是特别高。”
据介绍,考古人员将通过DNA进一步确定墓主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