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舆论监督的传播机制与思考
——以“奔驰漏油维权”事件为例

2019-03-21 17:06:32陆学宝
传播与版权 2019年7期
关键词:漏油舆论监督维权

陆学宝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的运用,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打破了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被动局面。人们在新媒体的运用上获得了巨大的使用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监督的作用。2019年4月11日,一段长约1分30秒的短视频出现在网络上,视频的内容大致概括为消费者的维权。一辆60多万元的奔驰车在没有开出4S店就发生了漏油现象,涉事的消费者(西安女研究生)坐在奔驰车上控诉西安奔驰4S店的侵权事宜。[1]本以为这是一件简单的消费纠纷事件,但随着视频在网络上的大量传播以及爆出的新的有关奔驰4S店的不良信息,直接引起了广大受众的关注,有关奔驰4S店的舆论在网络上也是一波接着一波,推动了专业媒体和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

一、简述“舆论监督”的含义

“舆论监督”并不是一个监督机构,更不能简单地将其与司法审判对等。从功能性上看更多表现为公众利用传播工具进行的监督社会发展的过程。因此,从“舆论监督”的主体来看,大众是舆论监督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舆论监督”的客体层面分析来说,信息的传播过程、社会现象、权力机关等都可以作为舆论监督的对象。想要明确“舆论监督”的定义十分困难,这是由“舆论”本身的定义的多样化、复杂化决定的。当下对于舆论的定义主要集中在“作为公众意见、态度、观念的集合体”。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李良荣将“舆论”概括为“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2]虽然,定义“舆论监督”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但通过探究“舆论监督”的特点也可以大致了解“舆论监督”所包含的含义。一方面,从上述对“舆论监督”主客体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新时代大众在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轻松拥有接收信息和分析信息的权力,甚至是监视社会发展动态的能力,而这种监视的范围是广泛的。就如拉斯韦尔在总结媒介功能时所言,媒介除了具有传播信息调节社会、传承遗产功能之外,还应包括媒介对大众生活环境的监测。[3]而这种传统媒体的监测环境的功能,在新媒体发展的趋势下,逐渐转向新媒体等自媒体领域。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监督的新形式,在监督过程中网络等自媒体舆论监督扮演着“前期审核”的角色,对于法律的事后监督和审判来说,舆论监督更显得具有主动性。

二、舆论监督的发生机制

(一)技术机制:新媒体提供全新技术平台

“舆论监督”强调的是在舆论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监督效应,作为“舆论监督”主体的广大受众来说,需要借助一定的传播工具来实现当下的舆论监督。新媒体的发展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的“媒体化监督”形式,尤其是社交媒体等自媒体的发展更是赋予了大众使用媒介和传播信息的权利。以“大众舆论监督”为主体的监督新形式,逐步承担着监视和督促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从技术层面来说,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舆论监督”的实现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技术的更新改变了传播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媒介环境下身份地位的变化。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就洞察了媒介技术与大众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媒介技术的发展实质上是大众感官上的延伸。[4]当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过程中突显的互动性、主体性、集聚性、便捷性等特点,凸显的是一种整体性的感官延伸,间接地推动着传播信息过程中大众身份地位的变化。2019年4月11日,“奔驰漏油维权”事件首次以短视频的形式在网络上出现,并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得到大量的转发,事件传播的主要媒介以自媒体等社交媒体为主,包括微博、微信等。大众通过新媒体针对此事件的评论和转发,一时间内形成了对西安奔驰4S店的舆论,并将舆论的重点放在了追求事件的真相上,力求监督奔驰4S店内的一些违法现象。

(二)动力机制:情绪感染下认同空间的打造

“舆论监督”的进行,强调是能否有特定的环境来形成“舆论”场,而一旦舆论最终没有形成,想要达到监督的效应可谓捉襟见肘。舆论的形成并不是随机的,它是以特定的媒介环境为前提,加以特定的事件为基础,在情绪感染下大众形成的对于同一事件态度、观念的集合体,是大众意愿的体现,这是一种认同空间的打造过程。换句话说,空间的开放程度越大或者空间内相互感染因素越多,涉及相同利益、兴趣点越强,形成舆论场的概率也就越大。[5]这里可以借用斯图亚特·霍尔有关文化研究的成果来理解舆论形成机制下大众认同空间的打造。斯图亚特·霍尔指出,人们对同一文本的解读相似性以及类似情感诉求,源自人们本身所共有的“共享概念图”,这种“概念图”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自大众所接受的共同经历,而这种“概念图”的聚合性在传播层面上就会为舆论的形成制造认同空间。[6]西安“奔驰漏油维权”事件,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上迅速形成舆论并产生相应的舆论监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众与维权当事人有着类似的情感诉求和认同空间,对于整个汽车行业存在的潜规则保留着怀疑的态度,比如维权事件中涉及的“国家三包”以及“金融服务费”等问题,都是广大受众感同身受的销售灰色地带,在相同的情绪感染下迅速产生共同的诉求和舆论,而对于西安“奔驰漏油”事件处理过程,大众也通过新媒体不断进行监督。

(三)处理机制:线上引导线下实现问题的解决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速度上远远大于传统媒体或专业权威媒体,这是由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传播特点决定的。尤其是针对一些突发事件,专业媒体暴露了其信息传播的滞后性特点,众多专业媒体需要根据新媒体提供的第一信源进行探究和分析。因此,在众多焦点事件处理过程中,展现的是一种线上引导线下的处理机制,在没有舆论监督率先曝光的前提下,相关不法行为就无法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在西安“奔驰漏油维权”事件中,网络舆论监督加速了事情的处理过程,其处理过程大致为:上传维权视频(自媒体)—引起广泛关注形成舆论—专业媒体跟进事件处理细节—权威部门介入调查解决。在整个维权的过程中,舆论监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大众对于整个事件发展的动态的监督;另一方面,表现在调查的过程中提供的相关信息资源以及4S店存在问题的证据。新时代下彰显出的线上引导线下处理机制,大大提升了不法现象的处理效率,是一种变相的市场机制的完善过程。

三、舆论监督的反思

“舆论监督”作为当下民主监督的重要方式,在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所带来的一些挑战。舆论的形成与大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大众的情感也是最难把握的,往往在发挥舆论监督的同时出现一些偏差。首先,媒介素养的缺失是当下大众在舆论监督中出现问题最为重要的因素。所谓的媒介素养强调的是媒介使用者的综合能力,包含信息的处理、分析、辨析等能力。[7]新媒体的发展的确赋予了广大受众使用媒介的巨大的自由权,但在培养媒介能力上还是有所欠缺,而这种媒介素养的缺失在没有专业媒体的引导下,往往会出现与事实不符的现象,影响事件处理结果,严重的甚至会干扰司法审判的正常进行,这已经在多次社会焦点事件中得到了体现。良性的舆论监督是整个社会所急需的,与之相反,恶性的舆论监督不仅无法改善当前环境反而会深受其害。其次,注意力经济的驱使干扰舆论导向。这是市场经济下媒体必须重视的一点,在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有些媒体或个人为了博取利益,不顾事件真相,故意错误引导舆论,这一点在舆论监督层面更多强调的是“网络把关人”以及“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网络被哈贝马斯称为当下大众的“公共领域”,一定程度上它是一个自由的空间,舆论监督过程中的意见领袖对于整个舆论的导向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下由于注意力经济的发展,众多网络意见领袖将重点放在事件是否吸引流量上,而在追求事件真相的道路上模糊不清。最后,滥用舆论监督权利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重点。这主要体现在对事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的伤害。如在西安“奔驰漏油维权”事件中,就出现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公开化,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等相关合法利益。滥用的前提是掌握技术的使用手段以及缺乏相应的监管,新媒体视域下对于受众使用媒介的权利并没有加以限制,但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应当不断完善网络监管的制度,保护每一位公众的合法权益。

四、结论

西安“奔驰漏油维权”事件为分析舆论监督的传播机制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在事件发生到解决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舆论监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加速了事件的处理,进一步完善了汽车销售行业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舆论监督所带来的社会效果。但同时,我们也要思考舆论监督可能引发的一些不利的影响,而这是需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善的。从媒体自身的层面来说,媒体自身需要不断提升正确引导大众的能力,坚持报道的原则。从大众自身来说,一方面是加强媒介素养的学习,在掌握技术使用的基础上,提高面对事件时分析、处理、辨析等能力;另一方面是大众需要保持理性的思维方式,不造谣不传播不良信息,正确参与舆论监督的传播机制之中。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说,不断加强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后期事件处理的效率,在面对舆论监督的大环境下,理应积极应对实现与大众线上与线下的联动监督处理机制。

猜你喜欢
漏油舆论监督维权
AV63-14轴流风机伺服油缸漏油原因分析及处理
维权去哪里?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26
立式电动机推力轴承漏油事例分析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传媒评论(2019年9期)2019-11-16 09:25:38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传媒评论(2019年12期)2019-08-24 07:55:14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传媒评论(2019年10期)2019-06-05 09:26:00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杂文月刊(2017年19期)2017-11-11 07:57:43
完美 打假维权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
机床漏油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