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基础化学教学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2019-03-21 14:43梁建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隐性培育基础

周 彤,梁建军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高职院校是培养职业性、技术性人才的摇篮,每年为社会的各行各业输出大批的专业技术性人才。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7届大学生就业率(毕业半年后统计)分别为本科91.6%、高职高专92.1%,而2016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分别为本科66%、高职高专63%。同就业率相比,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总体水平不高。从一些用人企业的反馈来看,他们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也存在同样问题。这些用人企业发现毕业生虽然具备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但存在安全意识不强、团队合作精神缺乏、眼高手低、做事不够严谨、诚信意识不强、缺乏爱岗敬业等一些隐性职业素养方面的问题。这些职业素养是求职者未来岗位上所必需的,培育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也是职业素养培育的主战场。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在基础化学这门课中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让学生具有更好的就业优势。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1]。职业素养[2]也是职业要求和规范在从业者个体身上的内化,它能很好地衡量从业者是否适应、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素质冰山模型”[3]中职业素养被形象比喻成一座冰山,显性职业素养仅占整个冰山1/8却最受重视,剩下的7/8的冰山代表的是隐性职业素养。

二、职业素养培育的困境

面临就业市场呈现的岗位供需矛盾,要求求职者不仅要有过硬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隐性职业素养。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方面存在层次不齐、普遍不高的特点。究其原因,可以从职业素养培育的几方来看。首先是学校方面,部分高校还存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等显性职业素养的培育,轻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的现象。在双创的背景下,虽然一些院校积极推广培育具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但培育的效果不明显。一是高校对于隐性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育观念上存在缺失,过度地追求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二是高职教师对培育隐性职业素养的方法研究不多,培育效果不明显。三是高职院校将职业素养培育仅停留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未能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培育。其次是用人单位方面,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第二个主场地,过多地看中员工给单位带来的直接效益,忽视了隐性职业素养对单位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考虑到员工流动性大等实际问题,而主动放弃了对员工职业素养的培育。最后是学生自身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希望在学校里多学习一些知识、技能等可以在短时期对就业发挥积极作用的显性职业素养,而忽视了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基于上述可知,隐性职业素养的培育面临困境,还需要学校、用人单位以及学生本人在内三方齐心合力。

三、基础化学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

课程教学是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高校开展职业素养培育的主场地。基础化学是许多专业的基础课程,目前开设基础化学的专业类别主要有医学类、生命科学类、化工制药类、食品类等。借助于基础化学这门课程,可以对高职很多专业的学生开展职业素养的培育活动。同时基础化学又是个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实践教学不仅贴近学生的工作实际,还有职业素养培育的特定教学情景,可谓是职业素养培育的天然培养基。在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又可寓职业素养培育于这些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故基础化学这门课程与职业素养培育关系密切,可以利用基础化学开展职业素养培育活动。

(一)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基础化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借助于一些安全事故来让学生树立“安全无小事,安全大于天”的理念。例如,在苯的性质这节课上,首先用盐城天嘉宜化工爆炸事件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安全重要性的思考,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爆炸化工厂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爆炸过程中涉及的苯的性质,最后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在基础化学实践课程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仪器、使用化学试剂。例如,在萃取的操作时,如果有蒸气或者产生气体时,一定要放气来保持内外压力平衡,以免漏斗内压力过大造成爆炸。学生在进行放气操作时,能明显感觉到有气体从放气口放出。此时,教师在一旁跟学生讲解分液漏斗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不正确操作可能引起的危险,就会取得很好地效果。在化学试剂使用时,学生应当明白正确的取用方法,否则可能带来安全事故。例如,在取用锂、钠、钾等活泼碱金属时,要使用镊子夹取,万不可直接用手拿,以防灼伤皮肤。正所谓“滴水成河、粒米成箩”,一次次的安全意识教育终将构建起学生的安全意识巨网!

(二)通过课程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化学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在基础化学的教学中,可以借助化学知识点来向学生渗透这一学科特点。例如讲述质量守恒定律时,老师会强调这仅适用于化学变化过程中,此时借助这个知识点向学生渗透严谨态度的重要性。又如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过量反应的问题时,即反应产物与反应物还可继续发生反应,因而讨论某个反应的产物时,一定要说出反应物之间的比例。基础化学课上讲述此类知识点是渗透严谨态度的最佳途径。用袁承业等化学家的认真工作态度来教育、感化学生。这种以化学知识为载体渗透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比教师直接讲述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与认同。

(三)通过课程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

正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4]。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课程中通过讲述“三聚氰胺”事件等一些不诚信事件,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首先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回忆起当年的事件,然后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人为地添加三聚氰胺就能增加检测指标蛋白质含量,最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三聚氰胺对婴幼儿身体的危害进而激发学生对诚信的认同。选择三聚氰胺事件一方面是它符合诚实守信这个主题,另一方面它涉及行业也正是学习基础化学课程学生未来从事的行业,即利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四)通过课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现代社会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团队合作能力都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能力。基础化学实践课教学中多开展设计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中有意识地采取分组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效果评价。这种学习形式不仅能激发每名成员的责任感,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帮助,进而提高协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一次次的小组合作中渐渐培养起来的。

(五)通过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的主场地仍是学校。高职院校普遍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举办创新创业类活动以及创新创业类比赛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对其他课程协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视度有待提高。正所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创新能力的培养仅靠一门创新创业类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课程的协同培养。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创设适合创新的特定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例如在基础化学实践课中,创新地利用Mlabs软件来进行教学活动。以往基础化学实验中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学生照着书本“依葫芦画瓢”式进行知识验证、技能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受到限制。利用Mlabs软件的优势是一方面是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拘泥于课本实验,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实验装置、实验药品进行实验探索;另一方面实验全过程中不涉及药品以及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能更高。此外,还可利用校级技能大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大赛中将创新作为评分项中重要的一项,真正的做到以赛促学、以学促赛、赛教结合。

职业素养培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辛、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系统性工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可以从影响培育的高职院校、用人单位以及学生本人三方面入手。借助于基础化学这门课程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隐性培育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