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阈下校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研究

2019-03-21 14:43牛春雨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校史研究成果工匠

刘 亮 牛春雨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 滁州239000)

“校史研究”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对高校历史本身的研究,二是对如何进行校史编撰与研究等问题的探讨[1]87。郑晓沧(1959年)《浙江两级师范和第一师范校史志要》一文开启了对高校历史本身的研究,冯坚(1959年)《建立校史馆结合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拉开了对校史编撰和研究问题探讨的序幕。教育部1984年8月下发了《关于编写校史的通知》,将校史编撰和研究工作提升的重要性到了新高度。经过30余年的发展,校史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队伍日渐壮大,研究方法日益多元,研究成果日趋丰富,一系列成果的取得对于全方位展现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态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校史研究工作的不断普及,参与校史编研的学校日益增多,研究水平参差不齐,问题和不足日渐明显,部分校史论著多为以档案文献为基础的宏观叙事之作,普遍存在研究方法单一,叙事方式平淡,以及对历史细节的挖掘深度不够等[2],导致研究的成果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本文拟以“工匠精神”为视角,针对校史研究的核心要素研究队伍、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优化与改善的策略。

一、“工匠精神”概述

(一)“工匠”概念及其演变

“工匠”一词是手工业时代的产物,《韩非子﹒定法》解释为:“夫匠者,手巧也。”即工匠是指手巧的人;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匠,木工也;工,巧饰也”;汉典解释为“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广东职教学会李小鲁会长的对“工匠”进行界定:是受到工业文明的熏染、训练、培育出来的一种专门人才。”[3]上述解释显示,工匠最初指向为木工,后来泛指手巧的人,其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演变,现在指各行各业具有某方面特长的专门人才,且特长并非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手工业领域。

(二)“工匠精神”的概念与内涵

1、“工匠精神”的概念

工匠精神源于工匠,是工匠具有的精神,是工匠综合品质的呈现,本指手工艺产品制造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魏建新(2017年)提出,工匠精神为从业人员的行为及职业价值取向表现,是一种对自身职业的精神及态度理念[4]。其后越来越多研究“工匠精神”的学者认识到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态度和心理并不仅仅局限于手工业者身上,而是任何行业中“工匠”们所应该共同具有的价值追求。张健提出“工匠精神”是从业者热爱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所带来的利益,是对产品的精雕细啄、精益求精的观点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5]。

2、“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是对从业者精神状态的整体概括,其内涵较为丰富。庄西真对工匠精神内涵作了多维分析,在中国文化视域下理解为:“尚巧达善”的工作追求、“知行合一”的实践理念、“德艺兼修”的职业信仰;从层次上可划为两种:一种是道德层面的,另一种则是制度层面的[6]。对于我们拓宽“工匠精神”适用的行业与领域具有较好的启发。徐立娟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体现为忠职敬业、极致求精、专注执着、守正创新四个方面[7],该内涵阐述对于推动校史研究工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作用。

美国当代著名发明家迪恩·卡门说:“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8]”可见,“工匠精神”现今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和行业发展的宝贵思想文化,运用“工匠精神”指导校史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二、校史、校史研究相关问题的梳理

(一)校史与校史文化

校史是学校办学历史的传承和积淀,是学校成立、建设、发展、改革等一系列发展变化过程的全景呈现和真实记录。校史文化是校史发展过程中凝结的丰富时代精神和文化传统的再现,是不同时期师生共同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全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办学成就和办学精神。笔者以为,校史文化具有激励鼓舞、凝聚带动、榜样示范、规范塑造、提升辐射等五种功能[9],基于校史文化育人功能的考量,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校史,开始组织人员、划拨经费开展校史研究工作。

(二)校史研究概述

校史研究是围绕学校历史展开的研究工作,是对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资料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加以总结和归纳,探寻其办学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吸纳其经验教训,为学校现阶段和未来发展提供借鉴[10]。其核心构成要素为研究团队、研究方法、研究成果。近年来,校史研究工作受到的关注度较高,研究成果方面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三)校史研究存在的问题

知网数据库查询结果显示,以“校史”为主题进行搜索,可搜索到1610条记录;以“校史研究”为主题进行搜索,可搜索到757条记录,设置主题为“校史”并含“高校”进行搜索,可搜索到310条结果。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结果则表明,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9万所,其中普通高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11]。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关于校史的研究成果总量同全国学校的总量相比偏低,说明未开展校史研究工作学校仍然占据较大比例;二是高校的校史研究成果在整个校史研究成果中所占比例较高,说明高校对校史研究工作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层次的学校;三是高校层面的校史研究成果在高校教科研成果的总体量中所占比例偏低,说明校史研究的影响力不高,特别是学术含量及影响力尚小,未能引起主流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12]。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部分校史研究工作开展情况和校史研究成果进行查阅,发现当前的校史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研究人员层面的问题。校史的编撰与研究是一项系统而庞杂的工程,拥有稳定的、专业性较强的研究队伍对于提高校史编纂质量和研究水平具有重要帮助。该层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充分”:一是对是否配置校史编研机构的问题重视不充分。很多学校并未设置相对专门的组织,导致该工作的开展处于无组织状态;二是对校史研究人员配置是否合理关注不充分。很多学校采取特殊时期从校内二级部门或系部抽调兼职人员从事校史研究工作的做法,缺少专门的工作人员、适当的校外人员和必要的史学研究人员;三是对校史研究从业人员的培养教育不充分。从业人员发展方向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研究方法层面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的选择对结果会产生巨大影响。该层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全面”:一是校史资料的来源路径不全面。学校校史研究的资料来源源头较为单一,主体上依赖学校档案室里的馆存资料,对于其它方面能够反映学校发展情况的线索材料关注不够。二是对资料的分析利用不全面。通常情况下,学校根据工作安排,组织相关人员查找馆存资料,再将有关史料予以叠加整合便成为校史,整体较为粗糙,精细程度不够,分析利用不到位、不全面。三是对校史研究的内容体系认识不全面。服务社会是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方面同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发展联系密切,部分学校的校史研究仅关注本学校自身的发展轨迹,对学校同社会密切联系的认识与把握不全面。

3、研究成果层面的问题。校史研究成果在物质层面的体现是校史专著、校史馆、校史陈列室等,精神层面的体现主要是校史报告会、讲座或开设的专门课程等,展示校史、普及校史的目的在于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道德修养,加深校史校区了解,提高思辨能力,增强归属感。该层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到位”:一是对办学过程中失败的经验教训关注不到位,二是对普通师生的关注不到位,三是校外人员对本校校史研究成果的关注不到位。结果导致校史出现“正史化”“上层史”“空洞化”“家史化”等不良倾向[1]90-91。在完整呈现学校的发展情况、呈现学校同地方经济社会密切联系方面存在较多疏漏。

三、“工匠精神”视阈下优化校史研究问题的路径探索

校史研究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工匠精神”的缺失,未能真正做到用“工匠精神”铸造团队、选择方法、萃取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持续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工匠精神”的培育与践行日益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推动国家和行业发展宝贵的思想文化,“工匠精神”对于促进个体发展、推动行业进步,加快“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忠职敬业、极致求精、专注执着、守正创新意蕴的教育和引领,能够让校史研究工作更加严谨高效、科学真实、至善至美。

(一)用“忠职敬业”的理念打造团队,让团队更加“专注执着”。

校史研究中,研究人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加强团队建设,提高研究人员的忠诚度、凝聚力,专注度是提高工作成效的首要保障。为此,要重点搞好如下工作,一要努力提高校史研究的学术地位,让研究人员产生获得感。一直以来,因为学科定位比较模糊等原因,校史研究在整个学术研究中处于“编外”游离的窘境,从业人员对于行业的发展和自身的前途感到较为迷茫。其实,校史其实不单独是学校的历史,更是教育史、学术史、文化史等各方面的综合,因此,将“校史”改为“大学史”的思路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明确思路[12]111,主管部门特别是学校应该对校史研究工作予以更多关注、认可与引导,着力提高校史研究的学术地位,促使从业人员对行业发展和自身发展更加自信。二是组建校史研究机构,让研究人员有从业归属感。针对校史研究系统性强、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学校应根据需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安排专门的人员开展持续性的梳理研究工作,杜绝“应景式”、“锦上添花式”的研究,以人员的相对稳定,推动研究的持续推进,进而提高校史研究的质量。三是加强对研究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引领,提高从业人员的幸福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热爱就没有动力,没有对事业的忠诚就不可能产生工作的热情。《庖丁解牛》中庖丁所云“臣之所好者,道也,近乎技矣”充分说明一个道理:只有对所从事职业有特殊的执念、特殊的追求才能够真正做到专注执着,取得事业的成功。因此要将具有史学知识和研究能力的人员充实到校史研究团队中,提高专业化水平,要对团队中的专兼职人员、校内校外人员进行合理组织配置搭配,着力构建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要加大对研究人员的教育,特别是开展忠于职业、敬业乐业教育引导,让整个团队养成非利唯艺的纯粹精神,对工作更加专注执着。

(二)用“极致求精”的理念优化方法,让方法更加“严谨高效”。

校史研究方法的完善优化,重点应该在如下方面下功夫。一是完善校史资料搜集的方法,让校史更加系统全面。馆藏资料的编撰整理,对于读者了解学校涌现的名人大事有一定帮助,但对于全方位了解学校尚显不足。因此,要在查缺补漏方面下功夫,研究人员要本着“极致求精”的理念,扎实开展各种史料的公开征集工作,可以公开征集、也可以实地现场采集,努力充实校史资源库。除上述方法以外,还要大力开展口述校史的征集整理。口述校史是馆存文献史料的重要补充,对于客观完整呈现学校特定发展阶段的真实情景具有重要帮助,如果馆存史料是宏观层面的风起云涌,那么口述校史就是微观层面的波光粼粼,是馆藏史料中不具备的宝贵资源,因此要多对离退休老同志、老校友进行跟踪走访,采集更多的口述资料,让校史资料更加系统完整。二是优化校史研究的方法。学校尤其是大学校史包含的史料纷繁复杂,在漫长办学过程中所孕育的办学规律、办学思想、办学特色是独有的资源,可以为其他学校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因此,研究人员应突破“通史”的局限,加大对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成功经验、特殊规律、办学模式、培养理念等方面问题的分析研判力度,以专门史的撰写为突破口,让研究成果更加专门化、精细化。三是正确定位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学校的发展可以为政府的发展贡献力量,结合学校的职能,校史研究也要是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着重总结能够对地方经济社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的规律性因素,推动地方区域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唯有研究人员真正秉持“极致求精”理念,不畏繁琐、追求细致完美,让校史研究的方法更加“严谨高效”,才能保证研究成果的质量。

(三)用“守正创新”的思路升华成果,让成果更加“至善至美”。

“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守正创新,对于校史研究而言,工作的成果也要努力实现“守正”与“创新”的有机融合。所谓“守正”,即恪守已有优良传统,加大对现有校史资料的梳理分析力度,努力构建完整的校史校情内容体系,尽量让校史以完备的面貌呈现出来。对于当前的校史研究,仅仅“守正”是不够的。研究者们要努力“创新”,创新是突破传统方式的出奇制胜,重点做好如下工作:一是研究者不能为尊者讳,局限于宣扬正面典型与成功做法,对办学过程中曾经出现的失败的经验教训也要予以适当关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校史同样也不可以都是正确做法的记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失败的经验教训同样是宝贵的财富,有正面事例的宣讲,又有反面事件的反思,才是真正可靠的信史,给人以真实的感觉,让人信服。二是研究者不能局限于宣扬影响力大的人或事,要提高对普通师生的关注程度。知名人物固然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研究者不能完全忽略普通劳动者的贡献,要细致梳理不同时期普通师生的表现与贡献,对普通师生的做法也择其要点娓娓道来,给人以朴实的感觉,让成果更接地气。三是研究者不能为亲者讳,局限于校内人员史料和成果,要加大对校外人员校史研究成果的关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校外人员对本校的梳理思考与研究分析也许更为客观公允,对于拓展研究视野,激活研究思维具有较大帮助,努力吸收社会各阶层的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给人以详实的感觉,让校史研究的成果更加至善至美。

四、结语

校史研究工作虽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兴起,起步较晚,基础较弱,但经过努力,整个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成果在教育人、引导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下一步,学校应充分运用“工匠精神”引导校史研究工作,加大“工匠精神”的培育与践行,让研究团队在思想上忠职尽责,方法上突破窠臼,最大可能让校史研究成果至善至美,从而更好地发挥校史的存史、资政和育人的独特功能,推动文化强国目标早日变成现实。

猜你喜欢
校史研究成果工匠
我校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市科研奖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工匠神形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