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三阳的天文历法溯源及应用

2019-03-21 05:38莫飞智
广西中医药 2019年6期

莫飞智

(香港注册中医学会会立中医学院,香港)

三阴三阳即是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古今医家将其运用于推演运气,划分经络,辨析病症,制定针灸、方药方法及调神养生等各个方面,成为中医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三阴三阳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正确地认识中医理论的构建渊源,从而汲取当代的多学科的科学、技术成果,发展中医。本文从古代天文历法角度,探讨三阴三阳的天文历法来源及应用,就正于大家。

1 《黄帝内经》首提三阴三阳的问题

阴阳的概念起源于《易经》的八卦和六十四卦[1]。阴阳说是在观察天文气象、时节变化的基础上萌发的,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物的繁茂与凋衰[2]。在对事物的划分和推演上,一般都把阴阳按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的逻辑方法分下去。根据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时节特性,将一年分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然而,在中医学里,却提出三阴三阳,与一般的阴阳划分方法不同,难免令人疑惑。

黄帝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出了这个问题,“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这是问,三阴三阳的划分有什么意义?岐伯回答说,三阴三阳是反映阴气、阳气有多有少的状态和不同的作用,阳明的意思是“两阳合明”,厥阴的意思是“两阴交尽”。除了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之外,还分出了阳明和厥阴,于是,阴、阳由一分为三,变成了三阴三阳。

尽管分出了三阴三阳,阳明和厥阴的意思也讲了,但是,当按照阴阳一分为二的逻辑数理方法去模拟、推演的时候,遇到与三阴三阳的数理不相符合的矛盾,是什么缘故呢?黄帝在《素问·阴阳离合论》里又提出了疑问:“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按照阴阳的归类、推演的法则,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一岁分大月、小月共三百六十日,人也与此相应。现在,三阴三阳的划分,与阴阳的数理推演法则不相应,是什么道理呢?岐伯回答说,阴阳的数理推演,数之可十,推之可百……但是,阴阳推演的法要在于相符一致。

虽然三阴三阳也是数的问题,但岐伯回答的却是阴阳推演的数理方法,没有回答为什么三阴三阳的划分不符合阴阳的推演法则。为此,歧伯在《素问·五运行大论》中又对黄帝明确地说了一遍:“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岐伯指出,阴阳在数理推演方面,不可胜数,但是,天、地、阴、阳的关系,不是靠数理推演来断定的,而是靠“象”来确定。这就回答了三阴三阳的划分是属于天、地、阴、阳的范畴,是以象来划定的。

在上述文献中,需要重视几个问题,一是: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一年有365.25日,为什么这里说是360日?二是: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不是用数来推断,而是用象来确定,这个象,是什么象?三是:两阳合明叫阳明、两阴交尽叫厥阴。两阳、两阴指的是什么?合明、交尽又是什么意思?显然,这些内容牵涉到天文、历法的相关知识,本文试图循着这些内容去探讨。

2 阴阳源自日月的运行规律

天文就是天象,就是天法,就是日月星辰在天幕呈现的有规律的运动形式。历法就是利用天象的变化规律调配年、月、日、时的一种纪时法则[3]6-7。历法与天象密不可分,历法反映了大量的天文现象。在有历法之前,都是根据天象的观测,调整年月日,随时观测,随时调整,但这还是观象授时的阶段。到了历法时代,就有可能将天象的数据抽象化,就有可能依据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通过演算,上下推演千百年,考求、预定年月日时。古代历法重视对天象的推算,也常常以实际天象来考核历法的准确性[3]6-7。日为阳,月为阴,对日月在天幕运行规律的推演,历法的编制,最终要符合实际天象,也要根据实际观测到的天象来校正,所以说“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以太阳的出入作为作息时间的客观依据。于是,以太阳出入为周期的“日”,成为最早认识的时间单位。自然,月亮的圆缺变化,是一个明显和有重大意义的天象。因为月亮的亮光对于人们的夜间活动的安排是关键的要素。人们逐渐发现月亮的圆缺周期为29.53 日,这便导致了一个较长时间单位“月”的产生,进而逐渐发现更长的时间单位“年”,认识到1回归年为365.25日[4]1-3。

我国古代行用的历法有太阴历、太阳历、阴阳合历。年是十二个朔望月组成的太阴年,是太阴历,共354日或355天。月亮在1年中有12次圆缺,每次从圆满到圆满、或从晦尽到晦尽的周期是29.53日。大月30天,小月29 天,月初一称为朔日,十五月满称为望日。月初必朔,月中必望,把月相与日期固定地联系在一起。只注意月亮的运行,与太阳的回归年长度无关,使四季没有一定的时间。其弱点是12个朔望月为1年等于354或355天,与回归年365.25天不合,相差10至11天,3年后相差34天。岁是二十四节气(其中十二个中气)组成的回归年,是太阳历,共365.25日,等于365日6 时。四季固定,分24 节气。其弱点是仅注意太阳的运行,完全与月球无关[3]180。中国农历是阴阳合历,太阳历与太阴历结合制历,必须反映二十四节气和朔望月的配合关系,用设置闰月或其他计算法调整回归年和朔望月的长度,使之相等,以调和四季。这样,既照顾月相周期,又符合四季变化,“以闰月定四时”[3]9-13[4]202-203[5]。这也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来达到调合阴阳的目的。我国至今仍使用阴阳合历。

用什么术数呢?《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这是讲置闰的方法,在于“积气余”,显然,气是指时间的长度。“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这里引进了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的纪日方法。甲子一周,三百六十日,是一种法,是正天的法度,是调和日月阴阳的一种术数法则,也是一种纪年月日时的方法。古以甲子纪日。干支纪日创制于殷商之前,沿用至今从未间断[3]6-7[6]。《素问·五运行大论》中有“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的记载,可见,三阴三阳的排列依据是十二地支,是理论的构建,而不是实测。限于篇幅,在此不展开论述。

三阴三阳的划分与天文、历法、干支有关,那么,两阳合明、两阴交尽又是什么意思呢?

3 阳明、厥阴的天文历法意义

古人观月是按时观望的,在一个朔望月三十日中,从初一到十五(由朔到望),在黄昏观月,月光逐渐增多,直到月满,称为太阳;从十六到三十(由望到晦),在清晨观月,月光由圆满逐渐消减,直到晦尽,称为太阴。这是阴阳的二分法。在太阳的过程中,由初一到初八,称为少阳;由初八到十五,称为太阳;在太阴的过程中,由十六到二十三,称为少阴;由二十三到三十,称为太阴。这也是阴阳的二分法,二分为四,分出二阴二阳。

再看看两阳、两阴和合明、交尽是什么意思?“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悬挂在天幕中最明亮的天体,没有比日、月更大的了。毫无疑问,“两”是指日、月这两个天体,昼为阳、夜为阴。两阳指的是日月在白天,两阴指的是日月在黑夜。月亮本身不发光,月相盈亏变化是反映太阳光形成的。月亮迎着太阳的半球被太阳照亮,背着太阳的半球是暗的。月球绕地运行,若走到日地之间,从地球上看,这时日月处在同一经度,叫做朔。此时月亮暗的半球朝向地球,人们看不到它。所以,朔只能靠推测得知[4]164-165[7]。从朔日开始,月亮逐渐离开太阳,越离越远,而月光逐渐增多,在十五的时候,运行到地球的另一侧,日、地、月形成180 度,从地面看到的是满月,日月相望,称为望月。由于在黄昏观月,此时日未西沉而月已东升,在天幕上呈现着日月合璧、光明辉映的天象。也就是说,此时此刻日月这两个天体在白昼(阳)合璧同明,这个“两阳合明”的天象,就叫做阳明。古人把月相出现的时间和方位都记录下来。比如,初三,新月,出现在西方的庚位;初八,上弦月,出现在南方丁位;十五,满月,出现在东方甲位;十六,月亮出现在西方辛位;二十三,下弦月,出现在南方丙位;三十,月晦尽,在东方乙位,与日同出同入,不可见,靠推算而知。东汉·魏伯阳著的《周易参同契》中说“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8],指的正是“两阳合明”的天象。

尽是什么意思呢?晦为月尽,朔为月初,贯穿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和史书记事的始终[3]236-237。月晦,叫做尽,大月晦在三十,称为大尽,小月晦在二十九,称为小尽。从十六开始,月亮又逐渐移近太阳,到了三十,月亮走到日、地之间,月光晦尽。在尽的时候,日月相合交经、合朔。这一晚,不见日光,也不见月光,日月交合,也就是说日月这两个天体在尽日的黑夜(阴)里相交合朔,这个“两阴交尽”的天象,就叫做“厥阴”。

元代陈元靓在《事林广记前集卷之一·天文类》记载:“《汉律历志》日有晦朔,月有弦望,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朔望中一日为上弦,望晦中一日为下弦。日属阳,月属阴,阴常为阳消铄。自月初,月从右行,渐离于日而明渐生,至初七、八,明半见,如弓弦,故谓上弦。至十五,月去日最远,故得全其明,日月相望谓之望。月半后则渐近日左畔,而明渐消,至二十二、三,仅存半明,亦如弓弦,故谓下弦,至三十日,日月相合,月为日消尽,谓之晦。”《史记·历书》中提到:“今日顺夏至,黄钟为宫,林钟为徵,太簇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自是以后,气复正,羽声复清,名复正变,以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行焉。”[9]可见,阴阳“合”是指日月相交合朔,“离”是指日月分离相望,“阴阳离合之道”指的是日月离合之道。《素问·阴阳离合论》的篇名,当指日、月离合的意义。

这样,以地为中心,月运行逐渐靠近太阳,相合;又逐渐远离太阳,相望。循环一周,周而复始,往来不息,这就是阴阳离合的天象,由此而引起了寒暑往来、节气更替、万物生化无穷等等变化。

由上述可见,三阴三阳的划分依据是一个朔望月周期变化的月相;两阳合明、两阴交尽,分别是对望日和晦日的月相过程的描述。因此,阳明、厥阴是古代天文历法中观测日月运行规律天象记录的名称,其意义在于反映由全明转微暗、由全暗转微明的月相、时间段及相应的日、月、地的关系。

4 三阴三阳的应用

4.1 划分天气 用三阴三阳来划分天气的阴阳属性。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里有详细的记载,“帝曰:愿夫子推而次之,从其类序,分其部主,别其宗司,昭其气数,明其正化,可得闻乎?岐伯曰:先立其年,以明其气,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气可调,阴阳卷舒,近而无惑,数之可数者,请遂言之。”接着,岐伯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分别描述了三阴三阳在轮流主司天气之政令的年度中,该年度风寒暑湿燥火这六个天气元素(以风、热、湿、火、燥、寒的次序),与主持大地气流迁移的木、君火、相火、土、金、水这六个节序(即六节主气)相互加临作用而产生的气候、物候变化现象,以及相应病症及其防治的原则。从“推而次之,从其类序”“先立其年,以明其气”“数之可数者”等等表述可知,这是一个理论的构建和各从其类、推演的过程,由此而“天道可见”,这个“天道”是理论推演的结果,终需实际天象的检验。

4.2 划分人体区域及作用 《素问·阴阳离合论》云:“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这里讲到三阳在人体的划分区域。取人体的标准体位是面向南方站立,以大趾为前,小趾为后。前面称为广明,后面称为太冲,太冲的底面称为少阴,也就是足底称为少阴区域,在小趾少阴的上面称为太阳区域,太阳的根柢部在足小指的至阴穴。太阴的前方叫阳明,厥阴的表面叫少阳。这样,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接着,“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太阴的后方叫少阴,少阴的前方叫厥阴。这样,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三阴三阳在人体的划分,就是大体以“经络循行路线”为标示的区域,而不是一条一条的线条。这些路线图,实际上主要是人体穴位的连线图,绝不等同于经脉。三阴三阳在人体有不同的作用,太阳、太阴为开,表示太阳主持开启阳气变化的基地,太阴主持开启阴气变化的基地。阳明、厥阴为阖,表示阳明负责禁锢收敛阳气的变化过程,厥阴负责禁锢收敛阴气的变化过程。少阳、少阴为枢,表示少阳主管阳气发生微小的变动和转化过程,少阴主管阴气发生微小的变动和转化过程[10]。

4.3 建立经络系统 《灵枢·经别》云:“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这表明,在“人之合于天道”的观念下,根据五音的原则,相应地建立五脏的系统,根据六律的原则,建立六腑系统。根据六律(六律六吕)而建立起阴阳在十二辰等各个范畴的经营管理系统。“治历明时,所以和人道也……六律六吕而十二辰立矣”[5],这些经管系统与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经脉相契合、相对应。由此可知,十二经脉只是“阴阳诸经”中的一个范畴,是在手足三阴三阳共十二个经区辖下的脉管系统。

十二经脉的构建是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而来。《灵枢·阴阳系日月》云:“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为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从这段经文也可得知,人体的脉管系统与十天干、十二地支、十二月相应而划分为手足三阴三阳共十二经脉系统。可见,十二经脉,是人体按十二个区域划分的脉管系统,负责沟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渗灌营养、循环代谢等生理活动。

4.4 描述经络的终始、相关病症及治则 人体三阴三阳不同区域的脉管首尾相贯,如环无端,在《灵枢·经脉》中专门描述十二经脉的起始和终止的状况。在十二经脉中,选取肺作为起始点来描述,如“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胀而喘咳……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描述了肺脏主持手部太阴区域的脉管渗灌供给状况,这个区域是从中焦开始的,向下联络大肠,一起协同渗灌相应的区域部位和脏器,云云。同时,《灵枢·经脉》也描述了这一区域的脉管渗灌发生变动时,所反映的病症、体征及相应的虚实治疗原则。这为应用三阴三阳归纳病症和辨析疾病的深浅、部位(在表、在里、在经、在腑、在脏)等奠定了基础。

4.5 划分外感伤寒的发展阶段和传变次序 《素问·热论》中讲述外感伤寒发热等病症的时候,将疾病的症状归类、纳入到三阴三阳区域,并以日周期来举例推演三阴三阳病症的传变次序,这就是“推而次之,从其类序”,其排列顺序也与三阴三阳的司天之政的顺序一致,即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排列。病症由浅到深的加重传变顺序及其衰减顺序都是一样的。《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一日太阳(巨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这是用日周期来划分伤寒外感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一般的受传变化过程中,出现相应阶段及其三阴三阳区域的症状,如伤寒一日,出现太阳辖区的症状;二日,出现阳明辖区的症状等等。

岐伯还说:“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其不两感于寒者”是指单一区域而不是两个区域同时外感伤寒。“七日巨阳病衰……”等等,是以日周期来描述太阳等单一区域外感伤寒的病症衰减的时日。那么,两个辖区同时外感伤寒又会出现什么病况呢?“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歧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脉应”是指十二经脉中互为表里对应的区域。互为表里的两个辖区同时受邪,会出现这两个区域的症状,例如伤寒病一日,可以出现巨阳与少阴这对互为表里的区域同时发病,会见到“头痛口干而烦满”的病症;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等等。这也是以日周期来推演两个辖区同时受邪病变的发展阶段及预后,某一阶段是否如推演那样同时发病,则必须以临床病症来判定。

综上所述,三阴三阳源于天文历法,其中厥阴、阳明分别是描述太阴历中朔日、望日的天文现象的名词;三阴三阳划分天气的阴阳属性;人体的三阴三阳并非指一条一条的“经络”,而是指划分人体的区域;三阴三阳依据六律的法则而建立十二经脉,所谓的“十二经脉”是指三阴三阳辖区的血脉渗灌系统。《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为后世《伤寒论》开创三阴三阳“脉证并治”的辨证论治纲领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