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垂刚,农金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十二经脉的标本根结理论是针灸学的重要内容。《灵枢·卫气》曰:“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标幽赋》:“更究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均说明了经脉标本根结理论在疾病诊断及辨证取穴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的脏腑经络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理上相互支持,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对一些慢性顽固性的五官疾病,多伴有脏腑气机失调、精血亏虚或虚实夹杂,单纯依照标本根结取穴治疗效果不佳时,应从多脏腑综合考虑,依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指导治疗,此时辅助选取背俞穴应用具有积极效果。笔者采用标本根结结合背俞穴治疗顽固性五官病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标本根结理论主要是分析四肢与头身部的关系,即以四肢部为“根”、为“本”,头身部为“结”、为“标”。《灵枢·根结》的“根”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结”是头、胸、腹的一定部位,根结理论说明了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经气从四肢走向头胸腹部。因此,头面五官的疾病,可以取四肢“根”穴治疗,与五官科疾病相关的是三阳经和少阴经,分别为: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目);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鼻咽);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耳);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喉舌部)。《灵枢·卫气》也论述了十二经标本部位,“本”在四肢,“标”在头面躯干,其范围较之“根”“结”更为广泛。“标”的部位:手足太阳均在命门(目),手足少阳分别在耳后上角下外眦和窗笼之前(耳),手足阳明分别在颜下合钳上、人迎、颊、颃颡(口鼻),足少阴在背俞与舌下两脉(肾俞和廉泉),及足太阴之“标”在背俞与舌本(脾俞和廉泉)。头部的“结”“标”分别为目、耳、口鼻、舌。从手足同名经脉的循行联系上看,太阳经会聚于目,少阳经会聚于耳,阳明经会聚于口鼻,少阴经汇聚于舌,这与标本根结理论是相符的。
背俞穴为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是脏腑之气输通出入之枢,具有调节脏腑功能、补益人体气血的作用。人体五官受脏腑气血濡养,故背俞穴能主治相应脏腑的五官疾病:如肝开窍于目,目疾可取肝俞。肾开窍于耳,耳鸣耳聋可取肾俞。肺开窍于鼻,鼻渊可取肺俞。心开窍于舌,舌生疮或麻木可取心俞。脾开窍于口,口唇病可取脾俞。同时,标本理论与背俞穴有着密切联系,心、肝、脾、肾经的标部即在相应的背俞穴。
3.1 眼病案例 患者,女,41 岁。2018 年6 月15 日初诊。患者2 年前体检并确诊为甲亢,服甲硫咪唑片治疗。来诊症见:双眼胀、眼突,时有刺痛感,畏光,稍有视物模糊。查体:一般情况可,突眼征(+),睑裂增宽,上睑挛缩,甲状腺未见肿大,质软,心率82 次/分,律齐,手抖征(-)。舌体胖质淡,舌苔中部稍白腻,右关脉弱,左关脉弦。辅检: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均在正常范围。彩超提示甲状腺正常。西医诊断:甲状腺相关眼病。中医诊断:目珠突出,肝郁脾虚湿盛证。治法:疏肝祛风,健脾除湿。取穴:跗阳、攒竹、脾俞、肝俞、风池,灸脾俞穴。患者经上述方案治疗3 次,眼睛胀感减轻,2 个月后,诸症大减,后依上法续针1个月而愈,予归脾丸和杞菊地黄丸善后。
按:甲状腺相关眼病属于中医学“目珠突出”“鹘眼凝睛”等范畴[1]。从经脉理论来说,手足太阳经与眼科疾病相关,太阳结于目。手足太阳的标部分别在“命门之上一寸”和“命门”,其穴有攒竹和睛明。故取手太阳标穴攒竹和足太阳本穴跗阳,以舒筋活血、清利头目。风池为足少阳、阳维、阳蹻之交会穴,为头面五官之要穴,可祛风清肝明目。从脏腑发病理论来说,目珠突出病机为肝郁脾虚,木郁克土,导致运化失常,水湿内生,湿聚成痰,痰湿壅盛,从而出现睑肿眼突。故取肝俞、脾俞以健脾益气除湿,调血祛风。
3.2 耳病案例 患者,2018 年7 月10 日就诊,右耳鸣2 个月。2018 年5 月因连续加班熬夜出现间断性右耳鸣,多于夜间睡觉时出现,劳累时加重,在外院五官科就诊多次行听力、鼓室声导抗、声反射阈、咽鼓管功能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检查均正常。刻下见:就诊时右耳鸣,为持续性“蝉鸣”,夜甚,影响睡眠,梦多,头昏,腰酸,饮食、二便正常,舌质暗淡,苔白,左关脉稍弦数,左尺沉细。中医诊断:耳鸣,肾精亏虚证;西医诊断:神经性耳鸣。治法:补肾益精,通窍止鸣。取穴:翳风(右)、听会(右)、中渚(右)、丘墟(右)、肾俞(双),肾俞用补法,余穴平补平泻,留针25 分钟,另予听会、命门施温和灸,每日1 次。治疗10 次后,耳鸣基本消失,在嘈杂环境下仍有不适感。巩固治疗10 次,耳鸣完全消失,并未再出现。
按:耳鸣与手足少阳经密切相关,故取手足少阳本穴中渚、丘墟和标穴听会、翳风。针刺翳风、中渚能调畅三焦气机,具有通窍聪耳、疏风泄热的作用。针刺听会、丘墟,能疏通耳部经气,清泄肝胆之火。《灵枢·脉度》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故耳朵听觉功能与肾的关系密切。患者腰酸和尺脉沉细亦是肾精耗伤之征,故针肾俞以补肾益精而取效,同时又能滋水涵木。
3.3 鼻病案例 患者,男,32 岁。2017 年10 月9 日初诊。自诉患慢性鼻炎近15 年,鼻痒、鼻塞、流清涕、打喷嚏,早晩及冬季受风寒刺激更甚,外院治疗效果不理想,前来要求针灸。刻诊见鼻塞,嗅觉减退,说话时呈闭塞性鼻音,清涕淋漓,形寒神疲,纳差,舌淡苔白,脉右寸略浮紧,重按沉弱,右关沉细。中医诊断:鼻渊,风寒侵袭,肺脾虚损证;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治法:疏风解表,培土生金。取穴:迎香、印堂、大椎(温和灸)、曲池、厉兑、脾俞、肺俞,每日针灸1次,针灸3次,患者即觉鼻腔通畅,能稍闻香臭,鼻涕明显减少,针治30 次后诸症消失。再以补中益气丸和香砂养胃丸调理,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手足阳明经与鼻病相关,故取足阳明经本穴厉兑、手阳明经标穴曲池,及手阳明经结穴迎香。同时从经脉和五腧穴的五行属性来看,足阳明经为土,厉兑为金,手阳明经为金,曲池为土,经穴之间已蕴含土金相生之意。印堂为局部取穴,针向鼻尖方向,能通气、散寒热邪气,可畅通鼻部气血,乃鼻病之要穴。《灵枢·脉度》曰:“肺开窍于鼻”,肺气虚损则鼻息不利,取肺俞、脾俞培土生金,以健脾益气补肺。
3.4 口舌病案例 患者,女,62 岁。2019 年3 月13 日就诊。主诉:口周、舌头麻木2周。自诉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口角、上下唇、舌体麻木,味觉减退,吞咽无碍,检查头颅CT、血脂、血糖未见异常,服维生素2 周未见好转而来诊。检查:口周、上下唇颜色如常,舌体无溃疡,触觉减退,口不渴,大便偏溏,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舌中及根部稍白腻,脉右关和左尺沉弱。中医诊断:舌麻,脾肾两虚证,西医诊断:口舌麻木(舌神经炎)。治法:温肾健脾,祛湿通络。取穴:地仓、廉泉、三阴交、复溜、脾俞、肾俞、合谷。局部取穴行平补平泻手法,远端取穴行补法,留针25 分钟,温和灸命门穴。每日1 次,针灸3 次后,唇舌麻木感减轻,周末停针时偶有加重,坚持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
按:足少阴经、足太阴经与舌病相关。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阳明经与口唇关系密切,手阳明大肠经“还出挟口”,足阳明胃经“还出挟口环唇”。故取足太阴、足少阴两经的本穴三阴交和复溜,标穴脾俞、肾俞和廉泉。本病为脾肾两虚,不能化水湿、行气血,血气不上荣,见口舌麻木,故取脾俞、肾俞以温气血,化湿浊。两肾俞之间的命门穴,内藏相火,火生脾土,灸之可温阳除湿。另局部取阳明经标穴地仓,有通口腔、利舌部机关的作用。针刺合谷能疏通手阳明经气血。
标本根结理论强调了四肢末端与头身特定部位的密切联系,而背俞穴与相应脏腑紧密相关,注重五行生克制化的关系,两者在针灸治疗五官科疾病中结合应用,临床疗效显著,这也是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临床有机结合运用的具体体现,具有肯定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