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妹
语文教材是一个丰富的材料宝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静下心来解读文本,留心思考,每个人都会拥有一双就文取材的慧眼,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就此,我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利用文本挖掘写作素材,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
一、从文章中的优美的词语入手进行积累和训练
通过阅读积累词汇,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如《黄河的主人》这篇文章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教学时,结合课后的题目“为什么说老艄公是黄河的主人?”教学中我没有走先让学生思考后回答的老路子,而是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挖掘出教材中“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胆战心惊、沉着、注视、专心致志、如履平地”这八个有用词语,让学生选择其中的四个或四个以上的词语围绕问题在课堂上进行笔答。交流中学生准确的用词、精巧的构思、流畅的表达,让我惊喜。我将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灵活运用本课的词语,进行语言重组,不但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课后问题,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拓展了思维,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写作机会。
二、抓住文章中的典型段落进行分析和训练
语文课文中有许多典型的段落,这些段落往往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如《莫高窟》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莫高窟的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采用了“先总后分、点面结合的”的方法。我先让学生找到群体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再找出个体描写的句子进行朗读。最后我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写写超市、公园、广场,写写比赛、游戏、大课间活动……学生们畅所欲言,气氛热烈,他们观察得仔细入微,写得也很形象逼真。有学生这样写道:公园里的花朵数不胜数。这些花朵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郁金香美丽端庄,清香怡人的君子兰冰清玉洁,黄中透绿的月季花低头含笑。有一棵大红色的植物吸引了我,她叫红掌,掌叶中间有一个白色的小棒子,也就是它的花蕾。遠远看去,它好似一个红色的手掌,怪不得叫“红掌”呢!仿写得还有板有眼的呢!
三、抓住文章中的空白点进行扩充和训练
在教材中,有的课文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给了学生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比如,《少年王冕》中有这样一句话:“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没有一处不像真的。”我问学生,为什么短短的三个月,王冕画画进步那么大?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然后我让学生围绕“王冕是一个画画十分勤奋刻苦的孩子”,从“放牛时,走路时,吃饭时,睡觉时”几个方面展开想象。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一会儿就沉浸在了自己的创作情景中。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不少学生还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小伙伴的嬉戏玩耍、路人的交头接耳等,从侧面来衬托王冕的优秀品质。每个孩子都编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小画迷”,过了一把当作家的瘾。这样的训练,既使学生对文本和人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语言与情感的同步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四、从故事的结尾处进行续写和训练
有许多课文的结尾意犹未尽,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比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文章的结尾是“洪教头满脸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故事到这,戛然而止,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遐想。我因势利导:“洪教头回去以后,左思右想,唉……”他会有怎样的内心独白呢?请同学们打开想象的翅膀,以《洪教头的内心独白》为题写一个片段,并提醒学生:洪教头一定会把林冲和自己做一比较,林冲是怎么做的,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学生们立刻沉浸在了对课文的回忆之中,想说的想写的很多,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同学们对洪教头悔不当初的心理进行了一一剖析,描写得细腻深刻、入木三分,一篇篇佳作也应运而生。 这样的训练,即使学生的创作潜能得到了开发,也让学生在训练中也受到了一次良好的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