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曲调先有情

2019-03-20 00:35冯进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专题研讨研习课标

冯进

2017版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已近一年,从各方面情况来看,2019年秋季开学,就将使用与之配套的新版教材。那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需要再做些什么呢?那就是要认真研读把握新课标的变化。

这次课程标准的改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目标方面,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

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是本次课标修改的重点之一,不仅在语文课标里提出来了,还要求其他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语文新课标指出,抓住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优势,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

二、课程能力方面,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2017版课标在以往课标的语文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简单地说,就是这样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者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也是其他三项的基础。新课标指出: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三、课程内容方面,提出了构建学习任务群的新理念

学习任务群是本次课标修订的一个亮点,也是组织课程的综合方法。语文学科学习任务群有18个: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思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和日后工作对语言运用基础能力的需求,还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关注跨文化、跨媒介等语言文字运用的新视角,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课程实践能力。

四、课程结构方面,新设置了选择性必修的模块

以往的课标把高中语文課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2017版课标在这一基础上优化了语文课程结构,增加了选修性必修课程,故现行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这三类课程分别安排7—9个学习任务群,并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五、课程评价方面,明确了学业质量标准

2017版课标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习具有导向性作用。课标指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它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总体刻画学生学业成就表现。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这就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要积极应对,在2019年实施之前,做好准备工作,用“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姿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猜你喜欢
专题研讨研习课标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结尾的深意、写法的突破与文化的追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故事新编》专题研讨(下)
对照“故事” 梳理“新编”——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故事新编》专题研讨(上)
专题研讨嘉宾
专题研讨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实例研习课程设置构想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