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桂霞
班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可能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进而形成整个学校的良好风气和办学特色,使整个学校充满朝气,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班主任是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是学校领导开展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各科教师、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者。那么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该用什么办法呢?
一、注重过程,强化一日常规管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接手班主任工作后,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中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还要依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若干学习、卫生、课堂常规、宿舍要求等可行的条例与规定,引导、规范学生的日常道德和学习等行为习惯。班级的一日常规管理从学生周末到校一直到周五下午放学回家,贯串于学生一周内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其中包括出操、课前准备、课堂、胸卡、课间操、值日扫除和文明礼仪规范等。如,班规要求上课前应做好准备,下课后文明休息,自习课无声学习,等等,目的是使学生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遵守哪些规范要求,使学生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二、尊重热爱学生
沟通师生之情,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黏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一位全国优秀班主任曾说过:“教师的爱应撒在学生集体中,教师的爱应插在学生的心坎上,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殊生给予的特殊关怀、对后进生给予的偏爱。”
三、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适当进行鼓励,学生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所以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并且不吝惜爱心的投入。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学生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信任他,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管理变为主动自我管理。做班主任要以情动人、以礼服人,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好切实有效的奖励机制,根据班级量化考核条例指定的内容每月打分,给予奖励。
四、班主任要发挥示范作用,以身作则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行为举止是关系德育成效的重要因素,这也就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软硬件。学生还处于模仿期,有很强的认知力和判断力,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班主任必须自己先做到。例如,看到教室地面有废纸或有脏物,班主任要亲力亲为,不指手画脚;学生有困难,班主任竭力帮助;学生生病,班主任问寒问暖……逐渐地,班主任成了学生心目中可敬的老师、知心的朋友。当今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之下,无忧无虑;然而也有一部分孩子却生活在不良的家庭中,有的家长长期在外,疏于管理,爺爷奶奶不会教育,甚至溺爱,对于这部分学生,要通过家校沟通,摸清家庭状况,给予爱,提出要求,设定小目标,限期达到。
五、利用科学民主的方法,进行多元化班级管理,促进教育的和谐统一
研究人的行为首先研究人的需要,未满足的需要是调动人积极性的原动力,人不仅仅有生理和物质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人人需要受人尊重,需要别人的爱,需要受人赏识,等等。让每一个学生胸中都充满自信, 让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拥有梦想 ,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希望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播种思想获得行为,播种行为获得习惯,播种习惯获得品德,播种品德获得前途。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不仅要靠教师一颗爱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更要讲究科学民主的方法。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必须继续实践、研究,寻求最好的途径,做一名与时俱进的优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