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语文学科素养 让生物课教学锦上添花

2019-03-20 12:33柴敏花盛万增
学周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语文素养教学质量

柴敏花 盛万增

摘 要:随着“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提出,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作为一线教师,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势在必行。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整合语文学科素养于生物学科的备课、上课教学中,能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生物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0-010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0.098

生物教学备课中,应先遵循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等常规的原则,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但是笔者认为还应根据生物课独有的特征,借助于语文学科的博大精深备课,备出新意、备出特色、备出每节课的亮点,以丰富课堂內容,降低教学难度。这样既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又使生物课堂丰富多彩;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又能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一、借助语言文字,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很生僻的字词,叫人难以识别,有些概念表达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备课时,要对这些字、词、概念进行精雕细琢,进一步体现教育的科学性原则,绝对不能误读或马虎绕过。例如,在讲水螅的运动时,它的运动方式有两种:翻筋斗运动和尺蠖运动。对于“蠖”字的读音(huò)、含义(尺蠖,幼虫也叫造桥虫,爬行时一屈一伸。),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讲清楚,学生自然就理解了这种运动形式,并且能很轻松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生物备课时,对于复杂、繁琐的知识可以用简洁易记的口诀,或者鼓励学生根据所学到的相关知识,自己编写成歌谣,或者顺口溜,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而且对学到的知识进行了加工,这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归纳总结等能力也是一次好的提升。例如,人体的神经系统一章,内容概念抽象、知识系统性强,而且难于识记,学生特别容易混淆概念。为此,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脑之歌”:大脑小脑和脑干,神经纤维巧相连;左右大脑内白质,凹沟隆回增面积;表面皮层为灰质,人体最高级中枢;沟前运动沟后感,沟下听觉后长眼;调节平衡靠小脑,协调运动非等闲;基本中枢在脑干,信息来了上下传。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有意记忆;既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二、借民俗谚语,理论密切联系生活

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也是农业大国,谚语资源十分丰富。谚语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结晶,适度将谚语引入教学,能让学生明确原来生物学知识就在身边,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热爱劳动。再如“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告诉学生,我们日常消耗的能量来自食物,进一步让学生推知绿色植物是能量的有机工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讲解食物链的好素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遗传的形象表达。合理妙用一句谚语或诗词,课堂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味,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又能有效提高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例如:“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生物的生殖方式是扦插;“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明这种现象是条件反射;“一山不容二虎”是指生物的生存斗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草原生态系统易恢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说明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等。

三、借诗词歌赋,增添课堂情趣

汉语博大精深、底蕴深厚,许多生物学知识或现象与诗词相得益彰。自古以来“花鸟虫鱼皆文章”,在生物学教学中适度、适时引用之,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语言美,而且也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

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分别说明了温度和光照对生物生活的影响;“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诠释了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分解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给我们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更揭示出“青蛙是农田小卫士”;如在讲《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时,引用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杨朔的散文《荔枝蜜》,通过对蜜蜂采蜜的生动描写,来赞美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动物不仅在科学和技术上给人以启迪,同时也是人类文学创作的源泉。也有用动物比喻某种精神或事物的,如草原骏马、雄鹰是力量的象征,牛羊代表着草原人民的财富。教育学生认真观察动物,仔细领略其奥妙,会使人受益匪浅。也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神奇的动物世界片段,让学生耳目一新,更加热爱生物,关注和保护动物。

教学最美的艺术,在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素质,巧妙整合语文学科与生物学教学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灵性”,挖掘他们的潜能,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华.浅谈古诗词及谚语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2(5).

[2]薛爱民.渗透语文知识,让生物课堂更精彩[J].中华少年,2016(33).

[责任编辑 胡雅君]

作者简介: 柴敏花(1972.8— ),女,汉族,小学高级,研究方向:生物教学。

盛万增(1972.8— ),男,汉族,小学高级,教研员,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语文素养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