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

2019-03-20 05:18赵红敏
西部论丛 2019年9期
关键词:基层党校科研管理社会科学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科研管理与创新工作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基层党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与创新工作水平仍然普遍较低,限制了其在社会建设各行业领域内良好作用的发挥。更为重要的是,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继而对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即立足于现阶段基层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与创新工作现状,对发展创新研究的重要性,目前基层党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解决对策作出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为基层党校相关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基层党校 哲学 社会科学 科研管理 创新研究

引 言

在现代社会发展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创新工作对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进步与创新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层党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不断提高其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水平能够极大地提升基层党校工作的水平与效率,继而推动社会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创新与繁荣发展。因此,针对当前基层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领导与管理部门必须及时引起重视,并加大研究力度重点探讨和解决,争取为提升基层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水平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1.基层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的重要性

1.1对于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在国际发展层面,各国之间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交流日趋密切,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方面,其他国家的发展经历与模式对我国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基层党校作为当前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事业的研究,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主要表现在,其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重要性的积极认识,并鼓励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现阶段基层地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变化趋势以及相应的科研管理工作形势,进而为科研成果的创新研发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社会舆论,最大化地降低了科研管理创新工作的阻力。[1]

1.2对于提升基层党校管理创新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要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认真突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同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与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方面的重大部署,为我国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工作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因此,目前从基层党校工作与发展的角度来讲,加强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方面的研究力度,能够有效促进基层党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加强其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机构的价值发挥,同时有效推动基层党校在理解、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展的重要精神,立足于自身工作本职要求和发展实际,不断发挥好自身优势,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我国基层党组织在科研管理工作上的水平提高等方面工作提供坚定的发展助力。

1.3对于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研究工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现阶段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基层党校以其鲜明的组织性、纪律性及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成为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机构,同时在提高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科研管理工作水平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不断推进基层党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方面工作的研究,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树立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认识,促进我国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研究工作的发展和进步。[2]更为重要的是,基层党校在科研管理创新工作方面的优化,极大地促进我国哲学射虎科学在科研成果研发、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科研管理工作朝着系统化、科学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建立应用型、创新型科研成果管理与发展机制创造良好条件。

2.基层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功能错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国际层面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进而催化了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科研管理创新工作竞争难度的增大。国际间竞争态势不断变化,使我国目前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方面既面临着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基层党校作为在哲學社会科学方面科研管理与创新工作的先行者,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表现出了诸多发展问题,比如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受传统发展模式与观念的影响,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管理工作上的研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功能错位。多年以来,基层党校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形成并进行有效运作的,在部门设置、人事管理、专业编制、财务管理以及行政工作管理、科研成果评定体系与工作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等诸项工作流程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传统经济体制下观念与模式的制约影响,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管理工作中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高度集中性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确立及发展,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与运作的基层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机制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此影响了我国现阶段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上的功能错位逐渐成为了限制当前基层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方面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问题主要可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基层党校在管理工作创新的过程中,仍难以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使得在此观念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更多地服从于社会政治需求,而与当前宣传化、时代化及系统化等时代发展特性相背离;二可表现在目前基层党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实际中缺少相应的科学手法、手段与模式,相比于国际其他较发达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现状而言,我国基层党校在此项工作上的表现更加明显地倾向于理论推理阶段与假设演绎阶段,在理论的实际化与定量分析上投入较少,继而造成了目前我国基层党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上的科学考证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继而降低了后续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对我国哲学社会社会科学的进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总之,现阶段基层党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方面所表现出的功能错位,影响了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发展步伐。[3]

2.2基层党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工作上的投入程度不足

近年来,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工作上的重视力度与投入支持力度已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就基层党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事业来讲,在资金、人才力量、发展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是阻碍党校内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原因。在资金投入、人才分配比例、研究设施条件等方面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我国基层党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及科研管理工作一直处于水平较低的地位,难以作出明显、有效的创新性突破。首先表现为研究经费的不足,据统计,在日趋激烈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国际竞争态势中,我国在此项工作上的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相较于美、日、德等其他较为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差距。同时,在科技力量与人才配比上的投入,我国的扶持及投入水平也远低于国际其他发达国际。综合发展观念、发展舆论条件等诸方面客观因素,我国对基层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工作的投入力度确实不足,这是造成我国目前基层党校在哲学社会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工作方面水平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3.基层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工作发展的有效策略

3.1紧跟国家相关政策调整趋势与重大事项处理变化动向

随着国际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竞争趋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国家层面以及社会各界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在相关扶持政策与重大事项处理标准等方面的工作也表现出了调整频率加快等特征。基层党校在这一发展背景下,要想促进哲学科学事业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水平的提升,必须要紧跟国家相关政策调整趋势与重大事项处理动向变化。比如,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等人才力量的重视与培养力度,鼓励其及时了解国家及国际层面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上的变化趋势以及最新的科研管理工作创新表现。促进其充分利用好身边的各种机会,就目前国内社会发展现实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决,将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在现实状况下实践与理论的有机融合。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能够有效实现理论支撑的明显提升,同时能为现阶段基层党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积累经验、提供借鉴,长此以往,将对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进步以及相应的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4]

3.2加强基层党校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衔接力度,提高实践应变能力

就目前基层党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而言,其发展与研究的对象大多来自基层,其科研成果也多针对于基层实际状况而成。因此,不断加强当前基层党校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衔接力度,提高其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方面的创新应变能力,是促进基层党校此项工作发展的重要手段。比如,要鼓励基层党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将其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出现的或无法有效化解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共同的思索与探讨,进而得出有效的对策和结果。这一过程的实现不仅能为基层党校的学员提供共同学习、发展的机会,并未基层领导干部提供解决当地相关问题的思路提供有效帮助,同时可以明显促进基层党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问题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加大理论支撑与实践发展的有机契合度,从而有效提高了基层党校在应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问题时的创新与应变能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管理创新水平的提高。

3.3强化相关指导经验与理论体系建设,为科研创新工作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目前,我國基层党校在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工作研究的过程中,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指导经验与理论支撑体系方面的缺失,这一问题的存在是我国目前在进行科研管理创新工作相关步骤的过程中对于政策责任划分与明确、效率保障体系等方面工作略有欠缺,加大了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研究的难度。因此,加大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共工作相关指导经验与支撑理论体系建设工作方面的重视与强化力度,能够为现阶段基层党校的科研管理创新工作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基层党校应立足于自身工作实际状况与基础环境建设条件,对党校内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学员进行长时间、密集型的接触与了解。近年来,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相关重大精神得以不断贯彻落实,相关会议内容也更加偏向于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因此,基层党校内部学员在学习期限、学习难度等方面的标准不断提高。基层党校充分利用好这一机会,对校内学员展开接触和了解,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在基层发展实际中的体现,继而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创新产生新的感悟。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科研活动及成果的研发,能够最大化地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贴近当代社会发展实际状况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最终基层党校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科研管理工作上的创新创造良好条件。[5]更为重要的是,在此环境下开展哲学于社会科学的专题化调研,能够极大地增强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动力和水平,进而有效提高目前基层党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方面的质量。

结 语

加强现阶段基层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工作的研究与支持力度,对于促进基层党校科研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提升社会哲学与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条件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针对当前基层党校科研管理与创新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并主动探索创新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建议,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宋天倚.基层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交际,2018(20): 145-146.

[2] 李娟,胡小红 基层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以抚州市为例[J].南方农机,2017(24):14-16

[3] 郭富华.关于开展党校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5(04):74-75.

[4] 龚晨.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彰显党校担当[J].党政论坛,2016(10):45-48.

[5] 钱丽华,黄金旺.浅谈怎样做好党校科研工作[J].西藏发展论坛.2017(02): 67-74.

作者简介:赵红敏(1979-),女,河南新蔡人,硕士,讲师,单位:中共垫江县委党校,研究方向:哲学。

猜你喜欢
基层党校科研管理社会科学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加强基层党校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
基层党校初建智库工作的建议与思考
烟草商业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案例研究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系统化探索
当前基层党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科研管理者在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的服务成效提升策略
社会科学总论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