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2019-03-20 05:18霍少华
西部论丛 2019年9期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教育

霍少华

摘 要:对于中国的学生而言,语文是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是学习我国文学最基础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来说,小学阶段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并且学好小学的语文课程也是我国基本义务教育的要求。大量的研究调查表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既是学生学习语言课程所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一种良好的方法。在这些能力的培养中,有效地提高学生自己的朗读兴趣不但有助于增强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理解能力、和人交往的交际能力以及记忆的增强和语感的培养,并且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小学生自身和的思维辩证的逻辑能力,从而有效地增强孩子学习语文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老师在课堂上教学效率。基于新时代下小学生的成长环境,通过探讨研究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对于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来开展相应的研究分析,以期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朗读 小学语文 教育 朗读兴趣

引 言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的老师往往更加关注对学生的听说写能力的培养,而往往忽视了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非常关键,因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学习。进行朗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还能进一步地提高学生自身的沟通能力,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显而易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朗读的技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对以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存在重要作用和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

一、在进行推广小学语文教学中全面朗读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1.1 学生很难较好认识到朗读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由于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在我国以往的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不能很好地认识到朗读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地注重于学生的听说写能力的培养,因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课文的讲解更多的是注重方式主要为教师在课堂中阅读全文并去讲解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则只是在课上听讲学习并理解。教师主讲,学生主听。有发问,有诵读也只是针对于一些重点的章节,学生的朗读并没有很好地得到推行。对于小学的教学而言,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得到朗读学习的培养,往往很容易就导致学生对于朗读兴趣的忽视,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进行大量的朗读训练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的交流能力的培养和对于语文学习的开拓性思维的养成,这对于以后的学习成长都很重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得到老师很好的引导,学生自己也没有认识到朗读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这些都是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认识到朗读重要性所在的原因。

1.2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没有形成朗读的习惯,导致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不高

由于现在的许多教师还是一味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刻板。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也更多地只是注重于对听读写的培养,往往认为朗读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在这种教学氛围之下,教师自身不重视朗读,从而也使得的学生在课堂中失去了对朗读的兴趣。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学生自我的发展需求从而进一步采取相对合理的教学方式,以至于朗读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而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

1.3 针对于学生朗读执行力差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朗读考核制度的实行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进行相应的朗读引导,学生对于朗读习惯还是不能很好的养成的。针对于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执行朗读要求的这个问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采取朗读检查和考察的方式来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朗读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教师监督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慢慢养成自我朗读的良好习惯,从而防止学生朗读习惯问题的产生。

二、探究小学语文教育中推行朗读的重要作用

2.1 进行大量的朗读练习,有助于增强记忆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通俗的讲,对于读书和学习,只要你能够多读多想隐含在其中的道理,慢慢地在这个过程中你就能明白。并且,在朗读学习的过程中,它能够很好的带动口、眼、脑等多器官的相互协调作用,进而刺激大脑的记忆区形成一种长期的学习记忆,也能很好的训练学生自己的开拓性的思维。

2.2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引导学生的审美感知力的提升

对小学生来说,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所以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帮助小学生慢慢的形成自我的审美感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选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课文进行讲解教学,带动学生参与进来。老师先进行相应的范读,带领学生感受其中的美,然后可以让的学生自己分组再来讨论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欣赏美和感受美的能力,进而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

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推行朗读作用的策略分析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小学生而言,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为了更好的推进朗读活动的开展,在课堂上教学或是生活中,老师可以用寓情于情的方式来进行具体的引导,让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去欣赏美和感受美。同时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可以选取那些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文章进行反复的朗读学习,老师可以先进行示范性的范读,并且讲解其中技巧,从而在这样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让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并且,通过学习相应的朗读技巧进一步带动学生自己去探索实践,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朗读的推行,教师应该做好引导和示范的作用,注重对于学生朗读思维的培养,采用相对适合的教学模式来进一步的带动和激发学生自身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增强自我学习探究的主动性,从而快速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丽平.朗读在小學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快乐阅读2015.90-92

[2] 段靖娜.浅谈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2016.21-22

[3] 吕桂莲.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j]2017.223-224

猜你喜欢
朗读小学语文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