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明
【摘要】 在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大背景下,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由此可以看出,数学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数学作为基本学科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古至今,学习从不间断,所以,教师要着重注意数学学科的教学方法,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缓解数学的枯燥无趣,促使学生在充满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深入探索知识、学习知识,同时也为构建良好的数学课堂做好铺垫.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构建;教学方式
在高中阶段,数学的学习成为学生的一大困难,因为其抽象化的知识和难理解的计算语言等特点,使得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与此同时,学生原来习得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也不再适用,一时间让学生摸不到头脑,一片迷茫,所以,在这时期,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法,教授学生解题技巧,促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所以,本文以教师该如何进行多角度教学为目标展开论述,并做简要分析,希望为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一、转变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方法为更好地适应教学,也需进行合理的转变,改掉以往刻板的教学模式,将教师的“嘴”延伸到信息技术的平台中;将“粉笔”延伸到多媒体的教学中;将“书本”延伸到生活实践中,把数学知识充分地融入教学的课内、课外,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专注在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时,笔者先应用多媒体展现出直角坐标系,先让学生进行观察与分析坐标系的特点和形态,根据学生所得出的结果笔者延伸出坐标与象限的含义,使得学生明白各象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屏幕上出现一个灵活的“点”,通过调节让“点”落在不同的象限,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说出“点”所在的位置.因为经历观察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活动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所以,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构建课堂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轉变教学思想,突出学生主体
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而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增强,在本质上是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构建数学体系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必要时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指导,但不能阻止或代替学生思考,要积极创造机会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精神.另外,在课堂中让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更能突出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有利于教师改进与完善,并构建更有效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认识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关系与区别.接着笔者着重讲解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与掌握.为促使学生应用更加熟练,笔者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训练.学生通过自主的训练能够发现自己存在哪些不足,了解哪些知识掌握得不扎实,这时,笔者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意识,同时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解答与补充.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不仅能让学生在围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自主性,也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内容.
三、转变教学结构,拓展数学思维
现在的教学结构多是束缚在教室之中,致使产生一个封闭式的教学环境,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所以,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构建高效课堂,应转变教学结构,采用合理开放的新结构,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效率,通过课前自学、探究疑问、小组合作、实践应用等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通过知识的互相结合,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反证法与放缩法”一课时,笔者先带领学生回顾不等式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的了解,有助于方法的讲解与应用.在不等式的证明中,笔者先讲解两种证明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掌握方法的应用.接着,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与交流,分析两种方法的特点与证明步骤.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对习题的练习与小组的讨论得出:反证法是提出与结论相反的假设,通过创设的结果分析与不等式构成的矛盾,先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矛盾,由矛盾判定假设的正确性,从而肯定命题结论的正确性.而放缩法依据不等式的传递性,注重放和缩的“度”的合理性,同时其综合性较强、灵活多变、限制与注意的要点较多,所以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但学生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法的解读和学习,更能拓展数学思维、发散思维,同时掌握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解答问题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而小组合作、实践应用的教学结构,则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综上所述,数学的知识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自主能动意识和数学思维,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为此,教师应当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并进行积极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汪和平.浅谈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教师,2013(18):35-37.
[2]林陈德.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教学通讯,2013(21):32-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