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类广播民生新闻节目的优化策略

2019-03-20 15:50张豪威
传媒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新闻节目听众

张豪威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一、引言

近几年来,无论是帮忙类广播节目还是帮忙类电视节目,都成为了各家广播电视台不可或缺的“家常节目”,正是因为帮忙类民生新闻节目关注民生、贴近百姓,因此受到了受众的欢迎。广播帮忙节目相较于电视帮忙节目有优势也有不足,那么,如何继续发挥优势补足短板,是广播人需要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帮忙类广播新闻节目的兴起背景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之中,从一开始的单一到后来的形式多样,这其中就孕育出了“帮忙类”的广播电视节目。帮忙类的节目是一种非常受大众喜欢的一种节目形式,带有着公益性质,以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为宗旨,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在国内,继江苏台《南京零距离》开播以后,国内的民生新闻节目便迅速火热起来。后来广播类民生新闻节目也层出不穷,类似于苏州电台的《1048帮帮团》、河北电台的《992大家帮》以及央广中国交通广播的《一呼百应帮帮忙》等节目。帮忙类广播节目的出现,是电台关注民生、体察民情、表达民意的体现,当然,它的出现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因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上学难、就业难、环境污染等问题,而要解决掉这些问题,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综合性的考量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而传媒机构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就必须担负起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责任。再者,随着新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不断发展,广播台想要长久立足下去,就必须积极丰富节目的形式及内容,关心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三、帮忙类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发展现状

(一)内容单一,素材雷同

现在的帮忙类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内容主要集中在寻人寻物、讨薪、邻里纠纷为主,内容比较单一。素材雷同体现在每期节目都会受到过去节目的引导和暗示,例如今天的节目是和房产有关的问题,等到明天的时候会有一大批关于房产问题的热线打到直播间来,一来二去就会使听众产生收听疲劳,丧失掉继续收听下去的欲望。

(二)求助信息无法核实真假

广播节目一般都是直播,直播的传输速度很快,从而导致了很多求助信息无法核实真假,而听众在求助时往往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隐瞒了很多实情,等记者帮忙调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发现隐情不少,例如房产纠纷中隐瞒了自己不是房产主人的真相等。

(三)主观判断责任,结论缺乏深度

碰到有些很难现场提出解决对策的问题,或者帮忙帮到一定程度很难继续下去的时候,一些记者或是主持人就会主观臆断地判断责任,将问题的根源强加于受助者或者是有关部门的头上。而有些问题虽然已经得到解决,但也仅仅是解决了这一件事,没有继续通过这一件事展开深度的分析,因此,帮忙类的广播节目相较于民生新闻节目的深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四)帮忙团队稍显单薄

虽然帮忙类广播新闻节目的灵魂是主持人,由主持人操控整个节目的进程,但仅仅依靠主持人一个人或两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背后需要有一个强大团队的支持,来帮助协调整个节目的进程,但是受到节目的制作成本及人员限制,整个节目团队的成员稍显单薄,一般都是主持人1~2人,导播室2~3人,有些地方台甚至只有主持人和导播两个人来维持整个节目的运行,而这些人往往都是身兼数职,既要接听来电还要帮忙解决问题最后还需要及时反馈,从这一点上来说,广播类帮忙节目还是需要扩大自己团队,才可以和电视类帮忙节目相比拟的。

四、如何优化帮忙类广播民生新闻节目

(一)组建强大的帮忙智囊团,打造节目品牌

(1) 培养主持人的业务水平。主持人是一个节目最直观的体现,内容做得再好,如果主持人不能恰当地表达出内容的话,也会给节目的质量大打折折扣,所以作为帮忙类广播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必须有亲和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亲和力能使主持人和听众融入在一体,让听众放下心里的包袱将问题详尽地表露出来,让听众得到慰藉。逻辑思维能力使主持人在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时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来处理问题,而且在回答听众的一些问题的时候,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能更容易让听众接受。

(2) 组建强大帮忙团队。组建强大的帮忙智囊团是帮忙类节目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帮忙类节目会涉及很多法律法规,如果注意不得当很容易引起法律问题,所以帮忙团队应该和相关的法律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避免在帮忙过程中出现法律上的偏差,同时也可以提升节目整体的公正、公开性。此外,从节目的前期宣传与包装,后期的采访与制作,都是需要团队的协作才能完成,特别是记者这一职位,团队可以重点培养一些专业记者团,培养他们干练的处事能力、冷静的头脑、果断的办事风格。

(二)内容为王,做好节目内容的策划与编排

(1) 帮忙的事情要有典型性。现在听众的求助热线趋于同质化,有一位听众电话反映房产问题,接下来就会有很多听众反映类似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听众切实地解决问题,又能保证节目的可听性呢?这就要求在编排节目过程中选取典型的事件进行解决,如果出现其他类似的问题,主持人大可直接教他如何自行解决,这样既解决了听众求助的问题,又不会耗费太多人的精力,同时也避免了同质化,增强了节目的可听性。

(2) 坚持客观事实和故事化报道。帮忙类广播民生新闻节目必须要有一颗公正的心,任何夸大其词或错误的舆论引导都会造成新闻失实从而失去公信力。不论是邻里纠纷还是社会矛盾,帮忙团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应该就事论事地解决当前问题,而要善于拓展,挖掘当事人内心的心理活动。表面的矛盾只是让听众感受到热闹,挖掘人物内心的存在才可以吸引和打动听众。这就需要制作团队在编排典型的节目时,可以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进行报道,让人物最真实的情感打动听众,从而增强节目的可听性。

(3) 注意保护求助人隐私。很多求助人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和电话,为后续的帮忙带来很多不便,但是对于这样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守。电视节目可以为当事人的画面打上马赛克或者声音经过变声处理,这一点是广播值得借鉴的地方,如若遇到当事人不愿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帮忙团队也要想办法尊重听众的个人隐私。还有一些当事人有身体或精神方面的疾病,主持人或是记者在采访报道时,都要遵守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职业操守,对当事人的个人信息有效地进行规避。

五、结语

帮忙类广播民生新闻节目是一个大的样式形态,关注着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解决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让听众感受存在感,从而体现了电台的社会责任感。总之,做好帮忙类广播民生新闻节目,既是新闻宣传者的工作需要,也是他们职业精神的一种体现。帮忙类民生新闻节目是连接群众与群众、群众与政府以及群众与社会的一座桥梁,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深刻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新闻节目听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