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存在的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以凯里学院为例

2019-03-20 15:25:59唐不不凯里学院吴艳榕江县忠诚中学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新建成员考核

唐不不 凯里学院 吴艳 榕江县忠诚中学

一、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由原来的专科升格而来,办学层次提高了但是原来教育模式会不自觉地影响到现在的本科办学,“重教学、轻科研”传统思想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冲击力比较大。同时,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教师科研能力与水平有限、科研意识弱等也成为制约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快速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其要想快速发展也必须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大数据时代,学科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科间的相互影响、交叉融合等特征更为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科间不断地的交叉、融合、相互影响在科学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显著,往往一项研究工作的完成需要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相互协作、配合才能完成,尤其是承担一些大型的研究项目的时候对这种跨学科、跨领的协作与合作需要就更加明显。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培育出一批能够满足科学融合、资源配置优化、高绩效的科研创新团队,才能够有机会承担一些大型的科研项目。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的实现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又在于培育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地方高校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国家实现科技创新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也非常重要。

二、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团队建设目标不清晰,团队缺乏生命力

团队建设划的目标不清晰,根据项目组开展调研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分析,大多数科研创新团队成立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了申报国家或地方的相关团队项目,由高校或者相关人员在短时间内临时组建,这类团队如果能够获得立项,团队内部则根据成员的贡献度进行再次分配;但是如果没有获得立项临时团队则自然解散。第二,为了获得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以及培育重大研究成果,高校通常利用行政手段对高校专业人才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整合,这类团队通常只关注短期的目标,对团队长远发展缺乏考虑、尤其容易忽略团队成员的成长。第三,教师自发的组建的团队,高校教师通常面临着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提升和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具有一定学科背景、面临共同困难但又优势互补的教师们便自发地组建团队,共同分担任务,这种类型的团队多以“情感”作为组织维系的纽带,进入团队的准入标准是私人感情,这种团队功利性强,团队成员的研究能力也参差不齐,这类型团队的持续性也比较差,往往目的达成团队也就解散了。

不管是以“利益共享”、“私人关系”为导向而组建的团队,还是为项目申报而通过学校行政干预自上而下“临时拼凑”团队,大部分科研创新团队会在项目完成时就自动解散,科学研究工作很难深入持久的开展,使得科研创新团队的缺乏生命力。

(二)团队成员结构不合理,大多团队成员科研实力薄弱

各级各类创新团队的申报,不管是什么类型什么级别都会对申报人的资格、团队成员的构成以及团队人数等都做明确的规定。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起步比较晚,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科研氛围和优秀的“团队领袖”,但高校为了能够拿到资助,在组建团队时就会挖空心思去“拼凑”一个看似达标合理团队,以达到申报条件。这种片面追求“科学合理”的形式,而不注重团队协作、专业知识、研究风格、学术倾向等实质要素,从而导致团队缺乏活力以及长远发展的潜力。团队成员的研究实力是组建科研创新团队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科研任务或者达到评职称的要求,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不强;又由于受到“重教学,轻科研”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长期不进行理论的系统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科研水平和实力也不高。

(三)团队建设比较封闭,团队成员研究领域狭窄

与综合性大学相比,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办学资金、办学影响力等原因的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创新团队与外界缺乏沟通与交流,基本上都是在校内关起门来搞研究。另一方面,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创新团队都是由原来单一专业的组建而成,组建的目的仅是为了评职称或者拿到相关资助经费。这导致团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单一、研究视野狭窄、团队缺乏创新能力。同时,团队成员的研究领域也比较狭窄,比如凯里学院升本以前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主要以师范教育教学为主,那么教师们的研究领域也大部分局限于师范教育教学。

(四)团队运行机制不合理,考核评价体系缺乏

科研创新团队的运行机制由组织管理机制、激励机制、沟通协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等组成,运行机制的有效运行是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考核评价体系是新建本科院校的“软肋”。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没有自己的考核评价体系,有些学校虽然有也不太合理。目前,大部分学校对科研创新团队采用的是量化性的考核方式,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学校都没有一套自身对团队的考核机制,对团队的考核则主要是依赖给予团队资助的相关部门的考核,目前比较通行的考核方式就是在团队建设期内,组织1 次中检和1 次验收检查,中检主要是看团队是否按照进度开展研究工作以及团队的研究过程中碰到什么困难;验收检查主要就是检查是否达到申报时承诺的成果,其中成果主要论文发表以及专利申请或者授权等一些量化的指标为主,数量达到,即视为合格,数量不够,则视为不合格。这种指标量化考核的方式,忽视了研究成果的质量,对团队建设过程中人才的培养不重视,忽视团队的后续发展和潜力挖掘,对成员的承担的责任以及过程的贡献缺无法衡量,研究者们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片面追求论文、发明专利的数量,这无疑加重了研究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阻碍了高水平创新性成果的产出。

三、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培育路径分析

(一) 立足学校定位,明确团队建设目标

地方高校是依托地方发展和成长起来的学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其基本职能之一。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拿到各级创新团队项目的经费资助,而应该落实到学校科研实力提升、优秀科研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以及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实质性的目标上来。因此,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基本方向,团队建设应该依托于学校的发展定位以及自身的特点和专业优势,扬长避短建立起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科研创新团队。

(二)优化团队成员结构,提升成员科研水平

结构决定功能,要想提升科研创新团队的效能就需要不断优化科研创新团队中的成员结构。“科研创新团队是根据合理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由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并且在各个专业领域有一定专长的人组成的基层学术组织。”[2]正是因为如此,科研创新团队组建时在人员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成员的学科专业背景、职称、年龄、学缘、学历等因素,打破单一专业、单一学科的限制,关注学科间渗透和团队互补,充分地调动团队成员的潜能,最终实现科研创新团队中专业、学科及部门之间的协同攻关。团队整体的科研能力和协作精神固然重要,但是整体是由单个成员组成的,单个成员的科研能力也不能忽视,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还应该关注团队中成员科研能力以及科研水平的提升。

(三)构建开放体系,开展交流合作

“耗散结构是团队一个显著的性质,所谓耗散结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开放性,组织连续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3]因此,科研创新团队应该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流合作的开放体系。因各种原因新建本科院校在科研实力与科研水平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想发展,必须要打开大门、持续与外界交流合作。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是在学校内部,加强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团队的开放合作,坚持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使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二是加强与相同或者相关学科创新团队进行合作与交流学习,不断发展完善。三是加强与省内相关院校的科研创新团队进行交流合作,互学互鉴。

(四)健全团队运行机制,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想要科研创新团队能够正常有序的运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是关键,尤其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更是不可或缺。只有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营造团队和谐高效的氛围。从上述分析中,我们知道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没有或者以量化的考核指标为主,这样的评价机制并不利于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因此,对科研创新团队进行考核的时,一是应该关注原创性、标志性的成果;二是应该关注团队对人才的培养指标;三是改革考核的年限,建设一支真正优秀的团队是团队的建设主要目标之一,但目前很多团队在通过验收考核后就解散或者没有继续开展科研工作了,或者为了通过验收检查团队成员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短期见效快的成果上面了,导致一些深入和需要持久进行的研究得不到开展,这违背了团队建设的初衷。因此,考核时要合理地设计考核年限,应依据其性质来确定具体考核年限。

猜你喜欢
新建成员考核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石油沥青(2022年3期)2022-08-26 09:13:40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内部考核
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 11:53:22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40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