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昊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滑膜出现炎性增生,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低下等,容易反复发作,发病率及致残率均居高不下[1]。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又称“历节风”“骨骱痹”等,多因机体气血虚弱、肝肾亏虚、劳倦内伤,素体本虚,又外感风、寒、湿邪,使得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而导致经络痹阻不通而生[2]。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常以艾拉莫德口服为主,但药物长期服用具有较强的不良反应,中医常以附子复方治疗,疗效虽好但见效较慢。本研究应用针刺、艾灸结合中药复方桂枝附子乌头汤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11月来我院风湿门诊就医的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患者96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中医分型风寒湿痹型诊断标准。本研究按照就诊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64.3±6.4)岁。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65.3±6.8)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中医风寒湿痹型诊断标准;3)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激素治疗剂量稳定期>1个月;4)患者依从性良好,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关节功能Ⅳ级患者;2)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风湿疾病患者;3)兼患有严重疾病患者,如心、肺、肝、肾等器官的器质性病变等;4)有精神障碍患者;5)后续资料统计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院内制剂桂枝附子乌头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院内制剂桂枝附子乌头汤治疗。针刺、艾灸方法:对穴位消毒后,实施平补平泻治疗,针刺穴位取双侧足三里、曲池、太溪、肝俞、脾俞、肾俞、命门。上肢发病加天井、外关、肩髃;下肢发病加梁丘、犊鼻、阳陵泉;风痹为主针刺膈俞、血海;寒痹为主针刺关元;湿痹为主针刺阴陵泉。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起针后艾灸命门、肾俞、阿是穴,30 min/次,3~4次/周,2周为一个疗程,持续2个疗程。自拟桂枝附子乌头汤:桂枝15 g,川乌15 g,附子10 g,麻黄10 g,黄芪10 g,防风10 g,木瓜10 g,芍药10 g,甘草10 g,院内煎煮,每日1剂,早晚服用。2周为一个疗程,持续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等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症状进行量化评分,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5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按显效、有效和无效判断治疗效果。显效:患者休息痛消失,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减少,双手平均握力增加,血沉恢复;有效:患者休息痛减轻,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减少,双手平均握力增加,血沉改善;无效:患者各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中显效16例,显效率为33.3%;有效29例,有效率60.4%;无效3例,无效率6.3%。对照组中显效10例,显效率为20.8%;有效27例,有效率为56.3%;无效11例,无效率为22.9%。治疗组总有效率3.8%(45/48),对照组总有效率77.1%(37/48),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对2组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量化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多因机体气血虚弱、肝肾亏虚、劳倦内伤,素体本虚,又外感风、寒、湿邪,使得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而导致经络痹阻不通,酿生痹症,会出现屈伸不利、关节肿胀、压痛明显等症状[3]。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容易反复发作,发病率及致残率均居高不下。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常以艾拉莫德口服为主,但药物长期服用具有较强的不良反应,中医常以附子复方治疗,疗效虽好但见效较慢。因此,本院采用针刺联合艾灸的外治方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针刺和艾灸是中医学卓越的治疗方法,本研究2组患者均用针刺结合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表明针刺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显著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等症状,且无明显不良作用[4,5]。艾灸燃烧产生的热效应、光辐射效应与药性结合可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除湿的目的,且操作简便,无明显毒副作用。艾灸在中医痹症的治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本研究采用院内制剂桂枝附子乌头汤,其中桂枝具有温通经络、助阳化气之功效,擅治寒凝血滞诸痛症,与附片配伍则能凸显祛风散寒、通痹止痛的作用,现代药理活性研究证实,桂枝能促进血液循环,其活性成分醇溶性物质还具有镇痛作用。川乌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有效应对关节炎症病变,助桂枝、附片祛风除湿止痛之功。麻黄能利水消肿,有效改善关节肿胀,芍药能缓急止痛,黄芪能固护机表,防风、木瓜能祛风胜湿止痛,甘草可滋阴养血、缓急止痛、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温通经络、益气补虚、祛风除湿、调畅气血、散寒止痛之功。
本研究对2组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量化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应用针刺、艾灸结合中药复方桂枝附子乌头汤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