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中村客家傩戏文化特质田野考察

2019-03-20 11:44李一平豫章师范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宁都中村傩戏

李一平 豫章师范学院

地处江西赣南地区,属早期客家文化摇篮之一,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历史底蕴。在地域偏僻的黄石镇南部寨脑山西南的中村,是一个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村落,至今还传承着一种融音乐、舞蹈、说唱为一体的综合性客家祭祀傩戏文化,因其在赣南地区唯一现存,传承至今约600 多年,前后共记载有32 位传人,也就成了目前学术界研究了解赣南地区客家先民的生活习俗、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的“活化石”。2006年,宁都客家中村傩戏被成功入选“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笔者曾多次深入中村进行傩戏田野考察,对宁都中村傩戏班子成员及中村傩戏的亲历者、见证者进行了大量口述史访谈。本文拟以中村傩戏田野调查的材料为依据,结合口述史研究方法,试将音乐、舞蹈、历史、民俗、文化等几方面融为一体,挖掘分析宁都中村客家傩戏文化特质,从而认定其在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价值意义,以期更好的维护和传承其文化。

一、关于傩戏的概念

从历史的阶段性发展时间进行分析,我国傩戏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农耕文化时代,在远古农耕时期,由于受限于大自然的一些因素而产生困惑,先民们认为人间的灾祸、疾病、瘟疫是鬼邪作崇,因此会在一些特定的日子戴上傩面具,举行傩仪,驱逐邪崇恶鬼。傩仪之所以生生不息,能从最初简单的傩仪发展为日后内容丰富的傩戏文化,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先民将其视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庭和顺、身体健康、地方安宁、国家昌盛的保障。傩戏一词首次出现是在北宋诗人冯山的《丁卯除夜》诗:庭罢驱傩戏,门收爆竹盘。[1]现有对傩戏研究的主流观点普遍认为:傩戏就是在指远古农耕时期的“日祭”仪式活动中孕育发展而来,后衍变为礼制形成于夏代,后经夏、商、周等国礼制与规范,并混融了历代各类祭典内涵表演形态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戏曲艺术。简而言之:傩戏就是逐疫驱崇的各类“戏礼”形态的总称。

二、关于中村傩戏文化的特质探究

我们常常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傩戏的内涵,就无法谈其保护与传承。傩戏其本质上为礼,但其功能则为驱逐邪崇,表征为面具装扮,巫傩表演等。傩戏的文化内涵面上看似显现的是驱逐邪崇恶鬼,保一方平安外,其实还隐藏包含着民族音乐、历史、民俗、文化伦理等丰富信息的文化内涵,傩戏的文化内涵价值值得学界进一步挖掘与研究。

在田野考察中,笔者多次与传承人、傩戏协会负责人、傩戏亲历者等多人进行了口述记录访谈,初步了解探索了中村傩戏的一些文化特质。

(一)中村傩戏沿袭了古傩文化崇信神灵、驱魔逐疫的功用

中村傩戏历史悠久,曾积累了丰富的曲目,可惜考察中发现目前中村傩戏仅保留有8 个传统表演剧目。这8 个剧目分别是《赖公射月》、《王卯醉酒》、《判官点笔》、《钟馗斩金鸡》、《抱冬易子》、《太公钓鱼》、《打安乐》、《打保安》。

谈及中村傩戏的目前主要功用。中村傩戏协会会长刘小明介绍:“中村傩戏目前在傩仪表演中主要包括禳神祈福、傩戏表演两部分。中村的禳神或出神就是把庙中的福主抬到各村去游,其他菩萨用箩担着同行。每到一村便将菩萨摆到大厅堂或屋场坪里,让该村人装香燃烛供奉,同时傩戏也随之起演。

中村傩戏第33 代传承人郭显椿老人说“我们村的村民每年都要用傩戏的形式祛灾祈福,祈求福主老爷(中村有座远近遐迩的福主庙,祭奉的主神为华光菩萨,村民尊称为福主老爷)保佑当地村民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通过这段口述材料分析,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百姓的社会心理、生存状况是可以通过傩戏原汁原味的显现出来。包括像中村傩戏传承人及老百姓毫不忌讳的将自己朴实的愿望告知神灵并祈求得以应验,这种行为是自古以来中国农民有着对自己幸福生活的一种美好憧憬向往,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动力。中村傩戏因为沿袭了历代传承人的传习习惯,崇信神灵、驱魔逐疫的傩戏功用也就变得可以容易理解。

(二)中村傩戏存有汉唐古傩的形象特征。

方相氏在神话戏戏中为逐疫驱鬼之神,是驱鬼祭仪中的开路神,先导神,其形象是非常的狰狞恐怖,特征为头长双角,鼓目呲牙,满脸凶相。在汉朝和唐朝的时候都有对傩戏中方相氏的记载和描述,主要说明汉唐时期的驱傩是为了驱除当时的瘟疫和恶煞。《周礼·夏官·方相氏》曾描绘方相的特征:“方相氏掌:蒙熊皮,方相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

和汉唐时期的逐疫驱鬼的本质相比,笔者在考察中发现,中村的《判官点书》和《钟馗斩鸡》均有和汉唐古傩仪相似、相神之处,只不过在汉唐古傩仪中方相氏驱逐的是方良,而中村傩戏中的判官驱逐的是小鬼,钟馗驱逐的则是阎王。但其实他们在面貌描述及扮相上的思考是一致的,如汉唐古傩在对方相的面貌进行描述的时候,用“黄金四目”来形容方相的面目狰狞,而中村傩戏中的曲目表演时,对判官的扮相则用黑脸长须,在对钟馗的扮相则用面露獠牙,狰狞和恐怖,二者在面貌描述上面都是非常的凶狠,给到人的感觉都是惊魂动魄[2]。

(三)中村傩戏存有中国道教的文化烙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观属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人们通常认为女人代表着阴性,男人代表着阳性,在阴气比较重的时候疫疠会出来祸害周边的百姓,在这个时候需要阳气来压制阴气,因此古时候的方相氏整体的气质和外貌如狂夫般的阳气旺盛,成为了人们驱逐疫疠的对象。在中村傩戏的《打保安》中,所沿袭的仍然是这样的民俗心理,在这个节目中只有男性才能到神坛上进行跪拜,女性是不被允许出现在神坛上面的,因为在客家人的心中,认为女性的阴气比较重,会导致阴煞出来作祟,这也是宋朝时候傩仪的延续[3]。

在中村傩戏表演的服饰中,红色服饰代表男性,绿色服饰代表女性。男红女绿的服饰集中体现了中村客家傩戏文化对中原汉文化的传习。

中村傩戏表演中,表演者还会采用类似道教的“踏罡、踩灵”等步伐进行演绎。

以上三种资料我们可以分析,中村傩戏存有道教文化的烙印与祭祀表演心理。

(四)中村傩戏表演及唱腔吸收了地方采茶戏文化的诸多因子

黄石镇文化站长曾敏向笔者介绍:“中村傩之所以叫傩戏,主要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哑傩,它是开口傩,不仅有唱腔和对白,还有较完整的剧情,一些表演和唱腔还夹杂着地方采茶戏的元素。”

据了解,宁都县是纯客家县,宁都地方采茶戏就是宁都民间艺术形式的代表,初名“灯子戏”,又称“采茶戏”。宁都采茶戏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语言相对来说比较丰富,表演起来也比较夸张,经历了三角班、前半班、半整杂、后半班等阶段,到20世纪60年代初已具备大班规模。中村居住的基本上都是客家人,在傩戏演绎中,将地方采茶文化渗透在了其中也是地域文化必然所趋。

1.中村傩戏表演中吸收了地方采茶戏的唱歌和道白,引入了赣南客家舞蹈艺术矮子步和扇子舞的形式,增强了娱乐性和观赏性,无论是在《王卯醉酒》还是在《打冬易》中采茶戏文化的元素都有所涉及,不仅创新了演唱的方式并且对傩戏的文化进行了改进和延伸[4]。

2.在中村傩戏演绎中大量采茶戏唱腔因子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无论是在《钟馗斩鸡》还是在《王卯醉酒》的演绎过程中都采取了地方采茶戏文化中的唱腔元素,这样的方式让宁都的傩戏具有了采茶戏的戏曲味,丰富和创新了其表演形式。

3.中村傩戏的一些剧目还运用了采茶戏的常用伴奏乐器锣鼓来渲染气氛,如傩戏剧目《王卯醉酒》、《姜太公钓鱼》、《打冬易》等都用锣鼓进行伴奏,这也是地方采茶文化的渗透傩戏的具体表现。

同时,三个剧目演绎时人物形象塑造为幽默诙谐也是采茶戏的一贯风格。

4.中村傩戏的表演中吸收了宁都采茶戏的表演方式。比如在剧目《王卯醉酒》的演绎过程中,王卯拿着手中的扇子向每一个方位跳的时候都要停下来摆一下自己的头,随后扇动一下自己手中的扇子,这也正是采茶戏扇子花的表演艺术特点。

三、结语

习总书记在文化座谈会上曾指出,实现中国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聚合民族信念的同时不断的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能够代表文化的文艺作品进行呈现和传播,教化和传承,才能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的创新和奋进,实现代代相承的目的。

宁都中村客家傩戏作为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的客家文化和江西省省级非遗文化,能够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代代传承,实属不易。在现阶段赣南宁都中村的傩戏演绎中,我们看到呈现的是古傩文化、客家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艺术融合,这既创新了傩戏的表演形式,增强了观赏效果,也呈现出了深邃的地方民族文化传承融合的丰富内涵。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中村傩戏能合理、科学的将文化内涵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融合在傩戏的创新和发展中,以便能够对傩戏进行更好的文化传承和弘扬,促进宁都中村傩戏的健康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宁都中村傩戏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软陶傩戏面具
来,做个小侦探疏忽的罪证
毛泽东在中村插牌分田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中国傩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以贵州傩戏表演文化为例
只要“怀才”,就不会“不遇”
宁都暴动亲历记
纪念宁都起义60周年
宁都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