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光
罗甸县沫阳镇罗牙小学 贵州黔南 55010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将是人类运用高新科技,激烈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那么现代教育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还应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展开探讨。
迁移是指运用自己已经学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或将这些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情况中运用。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材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或是结构相同或类型相同。教师要抓住这些特点,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规律教学,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学生学得轻松,乐学爱学,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发探索精神。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需要,新课标要求不仅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思考、类推、迁移、创造,获得知识,掌握学习方法。通过类推、迁移,学生掌握了学法,学得主动。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变得更加强烈,萌发创新意识。迁移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认知规律,学生能够运用并不断的掌握知识,这就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不知不觉的被诱发出来。
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创造条件,让学生操作、演示。通过放手让学生操作,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芽,并且操作到位,人人参与,个个动手。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猜一猜探索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在书本后面剪下来的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课本三个层次要求分别拼图操作,并同桌讨论以下问题:从上面实验操作可以看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论是哪一种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我们已学过的什么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联系?通过操作、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结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三角形底和高相等,而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操作可以加深理解公式中为什么“除以2”的道理。通过动手摆一摆,动脑去思考,动口说过程,使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获得圆满的成功,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数学的魅力,引发学生继续探索,不断创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中有疑,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要鼓励学生提问,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养成敢于提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这样,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在唤起全体学生探索知识的同时,形成创新意识。
旧教材中的习题绝大部分是条件完备,结合确定,形成严格的封闭型习题,基本是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引起知识结构同化而设计的。这容易使学生以死记硬套代替主动参与,以机械方法代替智力活动的倾向。而适当引入开放型题,将有利于学生对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提高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教师应设计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用已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开放型题,把生活知识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而开放型题又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挑战性,更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总之,创新是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提供适当的材料,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实践、去发现、去讨论、去思考,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