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前瞻: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研究述评

2019-03-20 10:13梁晓宇
创新 2019年4期
关键词:纪律政治建设

■ 梁晓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组织纪律严明、作风素质过硬的干事创业队伍,也离不开严明纪律、严守规矩、履职尽责、恪尽职守的领导干部。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纪律和规矩的约束。因此,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其中,关于如何净化政治生态,明确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其主要任务之一,政治纪律和政治纪律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纪律研究就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十九大之后,党中央明确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有关政治纪律的研究再次升温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一、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

(一)关于政治纪律的内涵

一种代表性观点强调政治纪律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汪庆军认为:“政治纪律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任务而确立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的要求,针对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政治理论、政治立场、政治活动、政治言行确立的基本规范。”[1]李润强认为,政治纪律的内涵包括了政治纪律的定义、内容和类别,“从内容上看,政治纪律包括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党章、准则、条例、规则等用来规范党员和组织行为的规则;从类别上看,包括政治工作、政治宣传等”[2]。

邹腊敏、闫盼通过对政治纪律概念最早提出的时间和人物进行考察,认为党的五大召开前后瞿秋白撰写的文章《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第三国际还是第零国际?——中国革命中之孟什维克主义》最早提出了政治纪律的要求和概念[3]36。周家彬、吴祖鲲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并没有因为路线问题而出现大规模的争论,因此也没有出现“政治纪律”的使用情况。而最早出现使用“政治纪律”一词进行约束党员的案例发生在1927年2月至3月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期间[4]。修丽、李涛强调政治纪律是成文的政治规矩,政治规矩的外延要大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分为成文的政治规矩和不成文的政治规矩[5]74。

也有学者论述了政治纪律建设的具体内容。戴开成认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主要包括“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把握政治言论和增强政治性”[6]。

(二)关于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依据

党的十九大突出了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之后,国内学者主要从历史的维度、理论的维度和现实的维度去阐释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因为政治纪律与政治建设关系密切,国内学者对政治纪律及政治纪律建设的研究也是从这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历史的维度。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朱雪平着眼于党的建设史,立足于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考察了延安时期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基本思想。党的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政治纪律的概念,“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政治纪律内涵的科学探索主要体现在对政治纪律建设主线的丰富和发展,这种丰富和发展经历了从‘四个服从’到‘民主集中制’的升华”[7]。伍小涛从早期探索、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新发展四个阶段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思想沿革。在早期探索阶段,正是由于铁的政治纪律,才有了第一次国内革命高潮,才有了红军队伍迅猛的发展;而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在抗战领导中起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通过一元化领导机制,加强了党对根据地的集中领导,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8]。王贺宇、郭文亮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发展和历史经验,他们认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是党中央对政治纪律建设进行恢复和重建的历史阶段;从十三届四中全会至十六大,是对政治纪律建设进行初步探索阶段;从十六大至十八大,是进一步强调政治纪律建设的历史阶段,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新格局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十八大之后是系统推进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以全新的视角把政治纪律建设放在了更高的战略地位”[9]。

第二,理论的维度。这种观点侧重于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征、要求出发,论述政治纪律建设的必要性。祝大勇、钟宪章、周惠敏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政治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线,“党的政治纪律‘生命线’的定位,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经验总结,更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就是严明的政治纪律”[10]。唐羽认为,严明政治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色,“马克思恩格斯在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的过程中就提出了关于政治纪律建设的理论思想,恩格斯在《论权威》中对自由和权威关系的论述,他的‘权威’就是指的政治纪律”[11]。李斌雄、杜泓锐认为党的政治纪律除了具备一般纪律的基本特征之外,在规范效力上更具有约束力,对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约束性更加突出,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12]。

第三,现实的维度。这种观点主要侧重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面临的迫切形势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性出发,说明严明政治纪律和加强政治纪律建设是解决党内存在突出问题,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需要。薛琳、崔祥认为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在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严明政治纪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需要,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推动力,是中国共产党赢得胜利的政治保证”[13]。罗忠胜认为,“政治立场偏移,政治方向偏离,政治言论偏激和政治行动梗阻是当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政治纪律方面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14],他认为出现这些情况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需要系统推进党的政治纪律建设。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领导人政治纪律建设思想

相对而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治纪律建设研究思想成果不多。任晓伟研究了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前的无产阶级政党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思想。列宁在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等论战的基础上,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思想,即“无产阶级政党是建立在统一的政治纪律基础上的政治组织,党的政治纪律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层之上的,巩固无产阶级党性和维护党中央权威是政治纪律建设的核心要义,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纪律根本上来源于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15]。

雷云飞认为,毛泽东“提出和发展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等决定,是当时党内最基本的政治纪律,后来载入党章的‘四个服从是我党最为根本的政治纪律’”[16]。

朱映雪、覃燕就习近平政治建设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指出了政治纪律建设思想在习近平政治建设思想中处于关键地位[17]。王越芬、尚天任分析了习近平领导干部政治纪律教育思想,认为习近平领导干部政治纪律教育思想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做人干事为官要做到严格的自律,必须坚定不移地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要有责任担当;要从加强党史教育、党性教育和党纪教育三个方面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纪律教育的实效性”[18]。汪庆军论述了习近平在正定县工作期间的政治纪律建设思想,包括政治纪律建设的主体论、客体论、方法论。“习近平在正定县工作期间的政治纪律建设思想有明确的建设主体,即坚持党的领导,抓住领导班子建设的‘牛鼻子’;有明确的建设客体,即坚持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党性修养;有明确的建设方法,及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19]

(四)关于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历史经验

高志忠对民主革命时期政治纪律的缘由、形成、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梳理。“确立支部建立在连上,‘四个服从’的提出,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对革命时期增强全党的组织纪律性,确保党的团结和统一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

张国生、魏淑琰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历史背景、主要任务和做法,得出了政治纪律建设的基本经验,即“一是务必坚决打击分裂党的行为,维护党中央权威;二是务必保持党的纯洁性,尤其是信仰的纯洁性;三是务必要打造一支纯洁的干部队伍”[21]。邹腊敏、闫盼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缘起和措施,得出了加强政治纪律要“以中国革命利益为根本立场,要以正确的政治路线为基本前提,以教育广大党员为政治导向”[3]40的历史经验。

(五)关于如何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

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重点任务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学者们普遍认为,之所以强调政治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红线,目的就是在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丁俊萍论述了政治建设与政治纪律的关联。她认为:“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政治建设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因而也包含了政治纪律建设的方向,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是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纪律。”[22]严明政治纪律核心内容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党只有像石榴子一样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才能确保党的战斗力。

强调从党内法规建设、完善制度层面加强政治纪律建设。从严管党治党,加强政治纪律建设最终还是要靠党章、党规、党纪,用制度规定管人、管权、管事、管长久。万玲认为,严守政治纪律要把党的优良传统凝固成为制度的底座,“把党内惯例作为党内制度、党的纪律加以严守”[23]。修丽、李涛认为:“严守政治纪律务必要重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严密的制度体系,纪检监察机关要严格监督执纪。”[5]76金成波、刘慧磊认为,党的政治纪律蕴含在党规党纪中,政治纪律的地位和内容是相一致的,加强党的政治纪律“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得进行分裂党的活动,遵守党的政策,配合纪律检查工作,遵守党的政治规矩”[24]。薛琳、崔祥认为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既要靠思想教育,也要靠制度扎紧笼子,二者要同向发力,有机结合,系统推进党的政治纪律建设。

强调从责任意识落实角度抓政治纪律建设。赵慧礼认为,政治纪律建设能否发挥出应有的威慑力和效力,关键在于能否把制度约束转化为自觉性的组织行为。为此,他提出了“各级党组织要履行好政治纪律的主体责任,各级纪检机关要落实好政治纪律建设的监督责任,党员个人要履行好政治纪律建设的个体责任”[25]的“三个责任”观点。郭绍均、王学俭认为,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关键在于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巩固党委的主体责任与加强纪委监督责任相结合”[26]。石洪涛认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建设需要“纪检监察机关干部增强政治定力,履行好严明政治纪律的职责”[27]。

强调从党员个体角度加强政治纪律建设。涂小雨认为,党员务必要在思想上与党中央高度统一,在政治上对党绝对忠诚,在行动上做到十分坚定,在组织上做到坚决服从[28]。于维力认为:“严明党的政治纪律要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政治意识、政治信念和政治定力。”[29]

二、研究评价:研究特点、贡献与不足

(一)研究特点

重视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政治纪律建设思想研究。学者们立足于党章、党中央出台的权威文件,全方位分析了习近平政治纪律建设思想产生的国内背景,党内外客观形势,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发展史的角度提出了习近平政治纪律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全方位分析了政治纪律建设思想在政治建设中的特殊地位,政治纪律建设对纪律建设的重要贡献等。

研究成果丰富多样。既有对政治纪律建设历史演进的梳理,对革命早期、延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纪律建设的研究,也有对政治纪律建设的路径、动因、方式方法的探讨;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的领导人对政治纪律建设理论贡献的探究,也有对政治纪律、政治纪律建设内涵的深入解读、概念的梳理。

(二)理论贡献

首先,拓宽了党的政治建设研究空间。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研究备受关注,党的政治纪律建设与党的政治建设关系紧密、互相影响。党的十九大将纪律建设“单列”出来,又特别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政治纪律既和纪律建设关系紧密,又是加强政治建设的主要措施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党的十九大以来,学者们紧紧围绕党的政治纪律内涵、政治纪律的理论来源与基础、政治纪律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发展历程与思想沿革、新时代如何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等全方位地开展研究,为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党建质量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次,深化了全面从严治党问题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的转变,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理论问题研究也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为了巩固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我们必须关注党的政治建设。毫无疑问,加强政治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推手,学者们对政治纪律建设的研究,对于健全党内法规、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纪律教育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也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参考。

最后,深化了党对加强纪律建设规律的认识。政治纪律的重要性来源于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作为纪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治纪律建设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学界关于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对策、路径、方法的研究,关于为什么要加强政治纪律建设,政治纪律建设的特殊重要性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深化了对纪律建设规律的把握。

(三)研究不足

1.研究内容方面

对党的政治纪律与政治纪律建设的定义、内涵、外延、特征等基本概念阐述不够。学界关于政治纪律的概念研究,主要是围绕习近平同志关于政治纪律的论述——“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30]来展开和界定的,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与政治纪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界对政治纪律建设的定义尚未统一。此外,政治规矩的外延大于政治纪律,但学界一般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一个对象进行研究,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异同阐述不够。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将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关于政治建设、政治纪律建设、纪律建设三者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学者们并没有开展充分的讨论。

对党的政治纪律历史演进及其规律探讨不够。尽管有的学者论述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发展历史,但一般是与党史发展同步研究,对阶段史的政治纪律建设进行了论述,对政治纪律建设的思想演变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论述;对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研究不够,例如,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政治纪律建设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探讨,革命早期的政治纪律建设与抗日战争时期政治纪律建设有何异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政治纪律建设与执政之前的政治纪律建设差异点在哪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强调思想建党,那思想建党与政治纪律建设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纪律建设的具体措施有何不同。

2.研究视角方面

国内学界在现阶段对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的研究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框架下进行的,是以阐释政治纪律内涵、政治纪律建设的路径为主题开展的,研究视角需要进一步拓宽。

首先,要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度。学界关于政治纪律建设的文章,或者重视政治纪律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理论问题,或者重视对加强政治纪律建设具体对策的研究,不太重视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和概况,也不太重视对理论的实践运用。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既是党中央提出的一个政治命题,也是一个回应理论的现实命题,因此,加强政治纪律建设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宣传、阐释方面,应该进行实践调研,将基层的正反面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评估,将正面经验及时上升到理论层次,将政治纪律建设内容具体化,将政治纪律建设考核标准应用于干部选拔考核实践,使得政治纪律研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思想宣传层面上升到党建实践层面,做到理论建构与实践落实的相统一。

其次,要提高历史与现实结合度。政治纪律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党的发展历程中产生的。目前,在关于政治纪律建设研究的成果中,有的侧重于党史某个阶段的政治纪律建设,但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不够;有的对现实问题研究的成果就问题研究问题,缺乏历史关照。

3.研究方法方面

现有成果对政治纪律建设的研究以文献研究法和归纳分析法居多。政治纪律建设是一个实践命题,但用实证研究法对党员干部在遵守政治规矩、加强政治纪律建设方面的调查、访谈研究很少;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涉及党员个体和组织,涉及中央、地方、基层等多个层次的党员和组织,但采用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研究的成果很少。此外,政治纪律建设的研究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传播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的政治心理问题成果几乎没有,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政治纪律教育方面的文章也未见。

三、研究展望:深化路径与方向

要克服当前政治纪律建设研究的不足,需要增强该研究的理论根基、历史厚重感、现实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首先,要深化政治纪律建设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关于党的政治纪律的含义,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会议时已经有了明确的界定,但政治纪律的特征、外延、时代要求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定义、内涵、外延、特征、地位等还没有达成共识。政治纪律建设的深化必须要对政治纪律建设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做出阐释,明确政治纪律建设的主题、边界,这是今后学界的一个突破方向。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政党纪律建设的理论基础首先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及论述,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治纪律建设思想研究较为薄弱,在深入研读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治纪律建设思想予以挖掘,开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政治纪律建设思想的比较研究,是今后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要深化政治纪律建设的系统性研究。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一个涉及党的建设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同样,关于政治纪律建设的研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政治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执政经验的总结,不能只停留在文件解读、简单的对策建议方面,应该将党的政治纪律建设放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去研究,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去研究,放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视野中去研究。因此,今后要注重把党的政治纪律建设与党的建设其他方面关联起来研究,使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研究既服从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又服务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让理论与实践深入融合。

最后,要拓展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很多学者认为加强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或者基本特征之一,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鲜有学者对其他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政治纪律建设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非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政党属性、历史使命上有着显著的不同,但西方国家一些政党在纪律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对其他执政党相关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对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纪律建设提供有益的国际经验借鉴。同时,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研究也要走出解读政策、理论宣传的单一研究方式,采用多学科、多种研究方法,不断拓展研究空间。

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研究尚处于开拓阶段,研究成果的数量与其他方面研究相比还不够多。我们认为对政治纪律建设的研究要不断深入,即在理论挖掘上要不断深入,在研究方法上要从单一走向综合,在研究旨趣上要从理论走向实践。

猜你喜欢
纪律政治建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