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和双万计划背景下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2019-03-20 00:31李晓娟刘学英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技术类工科课程体系

□李晓娟 刘学英

“新工科”是我国于2016年提出的崭新概念,是指全新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学科,主要指从事其他非工科的学科门类。围绕新工科这一话题,教育部在2017年2月18日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根据会议内容分析可知,新工科是针对新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这一概念一提出国内学者便认识到新工科与创新创业教育间的密切关联性。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时代特点,是当前全球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本科院校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尽快制定科学完善的政策,加强投入力度,才能促使创新创业教育稳步前行。

一、地方高校生物技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不足。当前部分高校并未正确认识创新创业的教育性,也难以提升至实践推广层面。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力度需加强,宣传途径、宣传范围(教师、学生)需要扩大并普及;学校的创新创业氛围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进行有效引导。此外,社会与各企事业单位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不足也严重制约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当前地方高校生物技术类专业师资力量普遍得到了提高,引进人才标准提高到了“非博士不引进”的状态,这些高学历人才理论和科研水平高但实践应用水平普遍较低。目前,不管是“新工科”教育的改革创新还是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所面对的教育主体都是高校,高校已经从传统的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转变成了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科技人才”的场所,因此,地方高校需要动员高校教师走进企业、走进车间,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实际操作和理论转换应用能力;或者与企业合作,引进经验丰富的企业兼职创新创业导师,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缺乏系统科学设计。“新工科”和“双万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高校创新创意教育课程体系,通常是借鉴国外重点大学的优秀课程体系来改良设计,可借鉴范围多为市场营销、投资管理等。而生物技术类相关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借鉴的内容较少,需要自身探索、改革和创新。当前地方高校生物技术类专业课程多偏向理学方向设置,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多属于学校统一安排的创业基础、创新课堂等较为初级的课程;而以“模拟班级”存在的创新创业班的培养方案并不明确,课程安排有限,管理松散,主要以学生跟随导师做科研实验、参加各种技能或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现今社会是各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技术时代,学科间潜移默化互相交叉,但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其他学科间缺乏有效的渗透和引导,难以体现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理念。

二、地方高校生物技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对策

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生命科学基本理论与较为系统的生物技术理论、相关知识与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也应当具备较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创新开发与管理能力。所以地方高校开展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新经济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逐步增强学生综合技能。高校生物技术类专业是工科高校的重要专业之一,高校应当紧密结合新经济发展趋势以及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效应用成效为本的教学方法,加强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预期教育目标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设计有效融合。同时采用先难后易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新工科”中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生物制药”、医疗大数据等内容,针对性地开展核心课程建设。

(二)打造知行合一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践、校外实习;同时充分重视学生课余科研,合理引导参加赛事加强学习效果检验,鼓励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进一步推动学校人才培育与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相关内容的改革。此外,学校还需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交流,争取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联合实现高校生物技术类专业与社会资源的融合及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循环体系。

(三)对学生创新创业予以个性引导。高校在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正确认识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探索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切实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有效针对学生个性能力进行培养,有助于挖掘并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切实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四)构建创新创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高校应当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求以及学生专业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一系列教学规章制度,建立创新创业教学运行系统,完善其检查与评估体系,健全教学信息反馈与调控系统,进一步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五)搭建地方政府-高校-学院间无缝对接保障机制。当地政府应积极鼓励创新创业项目,给予政策或者资金、场地支持,搭建生物技术类创新创业实践与落地平台,为学生创业提供有效支持和支撑。学校要构建科学完善的学籍管理政策,学院要高效保障创新创业教学质量,构建适应“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质量评价体系并持续有效实施,将对创新创业质量的追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追求,为我国和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期待我国工程教育能够率先进入高等工程教育世界“第一方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必须要遵循人才导向以及专业特色发展导向,有针对性地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和新时代新经济发展需求。同时要着手创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库,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和实践能力与素养。

猜你喜欢
技术类工科课程体系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少先队科普技术类阵地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兼具市场与技术类课程 CEDA培训(广州站)圆满结束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从翻译行为理论视角探究德语土工技术类文本汉译策略
技术类工程项目营销策略研究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