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19-03-19 07:10许一青倪爱东丁俊
商业会计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

许一青 倪爱东 丁俊

【摘要】  从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来看,虽然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日趋完善,但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上仍然存在不足。文章在现有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从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课程内容两个方面,构建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八个指标维度和十二个具体指标要素,并设定相应的评分标准,以期通过评价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教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1-0112-03

[1]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日趋完善。本文从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考核方式以及质量评价这五个方面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较为完善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包括校内实训课程与校外实习环节,校内实训课程贯穿于会计专业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校外实习环节则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会计专业实训课程的设置从会计岗位需求出发,以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为目标,包括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训等课程,随着学生对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不断学习,实训课程的内容也不断拓展与丰富。

(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加大培训

开展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相关的专业实践经验,高职院校通常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师资队伍的培训与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一方面,加大对校内专职教师的培训,派出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另一方面,引进企业兼职教师,为学生带来最前沿的会计实务知识。

(三)实践教学实训基地较为仿真

以苏州市职业大学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例,该校逐步建成了由会计文化馆、企业实战运营中心、会计岗位技能训练中心、财务业务一体化训练中心、商务情境体验中心等构成的会计工作情境中心,为学生开展会计专业实践学习创造了较为仿真的情境。

(四)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较为科学

不同于理论教学中单一的考核方式,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考核方式较为多样化,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既有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考核,也有对学生实践成果的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占较大比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学生在会计专业实践中的学习效果。

(五)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相对不足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由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和期末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两部分组成,由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均与理论教学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运用与理论教学质量评价相同的指标不能有效评价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发现并改进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现有研究回顾与评述

实践教学作为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我国学者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方面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尹洁(2016)在对应用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学习效果评价研究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可度与实践教学对学生的提高并不匹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尤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师资队伍的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为学生开展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提供保障。但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和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较差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相比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专业理論课程教学,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在专业实践课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曹志军(2014)认为教师在会计实训课程中扮演教学体系的设计者、教学流程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领导者、教学质量的控制者这四个重要的角色,明确教师的实践教学职责对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保障实践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不同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葛莹玉和李芸达(2007)从影响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因素出发,构建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和控制、考核评价这三个环节的会计实践教学质量属性评价模型。赵宏强(2013)从质量管理角度,引入ISO9000质量标准,构建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服务实现、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这四个维度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徐静等(2013)运用层次分析法将会计实践教学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实践教学场地建设和社会评价。吴霏雨和郭基勤(2014)从目标出发,引入平衡计分卡,将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建立财务目标(为学院贡献的利润)、客户目标(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内部流程(教学过程)和学习与成长(学生考研通过率、从业资格通过率、助理会计师通过率)四类目标相统一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对教师个人教学效果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周洁(2012)认为应当从为人师表、教学目的明确、及时补充本学科新内容、概念和原理讲述准确、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运用自如、语言表达流畅、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兴趣程度和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这十个指标评价教师个人的教学效果。周丽和欧阳歆(2013)提出应当每学期组织参训学生对实践指导教师进行评教活动,由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职业素质等进行评分并纳入考核体系。

现有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归结为以下三点:首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针对性,可以为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一门课程所使用,没有针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而构建,赵宏强(2013)也指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一个体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特点的相对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缺乏评价信息的反馈机制;其次,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细化,可操作性存在一定的难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用来评价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仅仅从理论层面提出评价框架,难以使这一目的真正落实;最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具体评价指标缺乏适当性,选取的具体评价指标不适合用来评价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即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与评价指标之间不具有相应的逻辑关系。

三、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向上连接会计专业理论课程,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反映,向下连接会计专业实习,是为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所做的准备。通过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使学生不仅具备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会计专业技能,更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会计职业素养。会计实训课程的主体是学生,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因此,明确会计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也应当是学生。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的特点,本文构建如表1所示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实训教师指导的适当与否,另一方面取决于实训课程内容本身的合适与否,适当的教师指导加上合适的实训内容,才能够保障实训课程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生实训效果。因此,评价体系从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课程内容这两个方面衡量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对实训指导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和教学能力这四个指标维度。教学态度包括两个指标要素:态度积极、精神饱满和没有迟到、早退现象;教学目标包括两个指标要素:目标清晰明确、层次分明和目标与实训内容相匹配;教学组织包括两个指标要素:合理安排实训任务和严格监控实训进度;教学能力包括两个指标要素:及时发现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充分总结问题并提炼相应知识点。

对实训课程内容的评价包括内容的衔接性、仿真性、丰富性和受益性这四个指标维度。内容的衔接性指标要素是实训内容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衔接,内容的仿真性指标要素是实训内容与企业会计实务高度相仿,内容的丰富性指标要素是实训任务丰富并具有挑战,内容的受益性指标要素是实训任务对提升会计职业素养有所帮助。

对上述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定如下评分标准,见表2。

由学生在实训课程结束后依据实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评价体系中十二个指标要素参照评分標准进行评分。若完全符合指标要素的描述则评为5分,若较为符合指标要素的描述则评为4分,若一般符合指标要素的描述则评为3分,若较为不符指标要素的描述则评为2分,若完全不符指标要素的描述则评为1分。实训课程的最终评价结果评分越高,则表示实训课程教学质量越高。

四、研究总结与展望

本文针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相对不足的问题,从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课程内容这两个方面构建包含八个指标维度和十二个具体指标要素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设定相应的评分标准。通过学生对指标要素的评分得出单项指标要素的最终评价结果和实训课程的最终评价结果,以此为依据评价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质量。其中,对每一单项指标要素评分得出的最终评价结果,能够用来反映指标要素与描述之间相符程度,为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方向提供依据。

构建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最终要落实到实际应用中,并能够及时有效地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实训指导教师,作为其改进实训指导方式及实训课程内容的依据。未来的研究将集中于质量评价体系在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实训指导教师的信息反馈机制。Z

【参考文献】

[ 1 ] 尹洁.应用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学习效果评价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21).

[ 2 ] 曹志军.构建以教师为管理核心的会计实践教学课堂[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8).

[ 3 ] 吴霏雨,郭基勤.“就业为导向”的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

[ 4 ] 周洁.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效果评价研究[J]. 商业会计,2012,(05).

[ 5 ] 周丽,欧阳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与评价体系研究[J]. 财会通讯,2013,(04).

[ 6 ] 张月兰,袁育明,王芳.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研究——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商业会计,2017,(19).

猜你喜欢
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
拓展酒店餐饮精品实训课程
少数民族地区导游业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浅议加强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浅谈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及改进措施
PBGS教学模式在“办税模拟”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职业标准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研究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慕课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装表接电实训课程教学中的素质与能力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