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体系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

2019-03-19 13:24□亓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大学

□亓 云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公共基础课程,几乎面向所有全日制大学生,从教育广度和实效角度来讲,发挥大学英语教学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影响重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要是以英语作为媒介交流,无论是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和知识性如何,都不可避免会涉及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意识形态。正如俞吾金在《意识形态论》中所说,“传授一种空洞的语言是不可能的,传授语言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传授意识形态的过程。”

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教育知识的特殊性,语言教学中不可避免会进行外国文化的引入,以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理念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也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针对大学生原有思维逻辑与西方文化思维逻辑差异导致的语言理解困难问题,通过中外文化的对比,树立多元文化观念,有利于解决外语学习中的思维落差问题。利用大学英语课堂开展文化传播教育,用语言科学蕴含的文化因素打破学科之间和课程之间的隔阂,将思想政治理念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在“课程思政”体系下构建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模式,是推动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二、“课程思政”体系下开展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意义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英语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时间里占据了较大比例。一方面,基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外语在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和交流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对学生语言学习以及课程教学的作用非常明显,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场所,依据“课程思政”的理论改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在了解以英语国家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文化的同时,主动比对性深入学习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差异思维突破文化差异,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质量。另一方面,从“课程思政”体系的角度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是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大学英语语言学习的载体,在引进外来西方文化的同时,利用教师的正向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辨意识,更好地认识外国文化,避免学生受外国不良风气的影响,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英语语言知识学习过程中,可以打破学科隔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让学生客观认知国外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三、以“课程思政”的理念建设大学英语教学队伍

要满足“课程思政”体系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需要打造一支符合“课程思政”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需要在具备较强的语言教学能力的同时,也具备过硬的思想素养,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融入到大学英语教育中。学校要推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的革新,要优先保证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具备先进的专业知识,有效地言传身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还要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能力,能充分地挖掘大学英语教学素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融入思想和政治素养培育。教师要区分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文化冲突,积极从学习角度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学校应该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针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学习组织讲座以及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研讨课堂,促使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融合,为大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搭建好着力点,便于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

四、通过中西方文化比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思政”理念,要求大学英语在实现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大学英语需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必须克服中西方语言和思想的差异性,正确认识中外文化元素。在“课程思政”体系下新的大学英语教学诉求,必须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充分在课堂中通过语言知识和文化的传播,实现对学生思想和文化的引导,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对,促使学生更真实客观地理解国外文化,并积极加深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语言交流的同时实现文化熏陶,实现大学英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很多高校进行的后续课教学体系中的《商务英语》这门课上,在“品牌”、“产品”、“公司”等单元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合作进行中西方有代表性的公司、产品、品牌的比较,比如华为与苹果、JCB与振华机械、微软与联想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工业在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方向和潜力等问题,坚定对民族产业、民族品牌、“中国制造2025”宏伟愿景的信心,增强民族自信。这样的做法就自然地将德育知识点融入到了教学中,将学生英语学习背景设置为中西方文化的比对,不再单一依托西方文化展开英语教学,从而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与传输。

五、实现英语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大学英语课程走向“课程思政”,需要实现教学内容创新。将思想政治教育诸元素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隐性思想教育和显性英语知识教育的融合,灵活地在课堂中展开思想教育。教师要积极创新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积极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传播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利用好现有的英语素材,积极用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案例介绍文化和语言的基本概念,并将案例和素材中的基础文化观念作为学生文化学习的目标,采用多媒体、微课以及慕课等方式,多媒介展示中外文化的典型差异,并在课后注重展开思想和文化差异探讨,引导学生用客观地态度看西方文化,并继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六、结语

综上所述,从“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架构,无论是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有效进行思想、价值观以及文化取向的引导,切实做到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