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利
内容提要:县域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实力和增长潜力的重要标准。川南民族地区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县域体制机制不够合理等问题制约了川南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县域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人才资源供给不足、县域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等,川南民族地区应改革县域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县域经济体制、财政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投融资机制、城乡统筹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创新县域体制机制,实现川南民族地区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又好又快发展和县域经济的繁荣。
县域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概念,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正式将县域经济纳入国民经济范畴。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实力和增长潜力的重要指标,川南民族地区(包含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宜宾市、泸州市以及各自下属区县中的民族聚居区、乡镇)作为四川民族聚居的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导致川南民族地区与其它地区经济产生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县域经济落后,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县域体制机制的滞后和创新不足,因此,创新县域体制机制是实现川南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举措。新形势下,川南民族地区作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给川南民族地区的县域体制机制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县域”最早出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随着国家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成为了大势所趋。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县域体制机制的研究,耿黎[1]以辽宁省为例,着力分析了制约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体制机制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县域体制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丁国华[2]从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产业提升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方面提出了县域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朱建中[3]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态势和制约县域体制机制创新的因素,认为应通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办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已有的研究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借鉴,但有关民族地区县域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较少,基于精准扶贫背景下研究民族地区的县域体制机制创新的文献更少。因此,本文在分析川南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背景下县域体制机制创新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从而促进川南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缩小川南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差距,为川南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一是川南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管理部门和机构的设置与专业、复杂的县域经济管理还不太适应。由于地理位置和民族聚居等因素,川南民族地区没有设置专门负责县域经济发展的主管部门,缺乏研究县域经济的管理人才、缺乏经济管理手段等,不利于协调精准扶贫背景下川南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管理。二是县域经济考核体系不是很合理。川南民族地区至今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的县域经济考核指标,对GDP、财政收入等宏观指标赋予权重过大,出现部分地区盲目追求GDP增长和弄虚作假等现象。而对于农业、生态等部分领域,经济考核指标“一刀切”现象严重,对于如凉山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有失公平。
川南民族地区现行的县域行政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制约了精准扶贫背景下县域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一是地方层级设置过多带来的弊端。现行的地方行政层级是四级制,相较而言,地方行政层级设置较多,由于层层对上负责和对口机构设置,不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二是市级政府对县财力支持不足。一般市级政府倾向于财权上移而事权下移,导致市级政府财政困难,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支持不够,发展县域经济的动力不足。三是“市管县”体制下市压县现象还很严重。现行“市管县”体制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但制度在现实运行过程中出现“市压县”“市卡县”“市挤县”或“市刮县”等局面,尤其是川南民族地区的地级市自身经济发展和增长潜力就不足,很难带动现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县级主体税源缺乏,财政困难问题突出。川南民族地区长期受传统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和非农产业低水平发展影响,县级财政收入来源结构单一,主要以零星小税种为主,缺乏主体税源,县乡税基小和征收成本高导致县级财政收入来源不稳定。省市县税收分成、财力上解和要求配套下移的分层配套方式加剧了县级财政困难。
二是财权上移、事权下移造成财力支出和支出责任不够对称。省市下划收入执行上解政策,而事权下移到县乡政府,导致县乡在公共服务、卫生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支出责任与财力支出不符,限制了县乡政府职能的发挥。川南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县乡政府不断增强社会管理职能和扩大公共服务范围,这造成了财力支出不足与县乡支出迅速增长的现实矛盾。
三是县级财政收入虚高现象还比较突出。由于县乡财政收入实行上解政策,县乡收到省市下划的财政收入会在数字上壮大县域经济总量,造成县乡财政收入虚高现象。经济考核指标的不太完善和不太标准,导致部分地区弄虚作假政绩,虚增收入。
四是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合理。近年来,虽然中央和省级政府加大了对川南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但在结构上存在不合理现象。在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一般性补助比例小、增幅慢,专项性补助所占比例较高、增幅快,且种类多、项目广,但专项性补助明确规定了使用范围,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县乡资金的使用范围,不利于资金统筹整合。
随着国有银行将投资重点转移到大城市、大企业项目,缩小了县域一级的信贷业务,加之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的评级征信体系还不完善,使得县域经济的主力军中小企业普遍出现融资难、贷款难等问题,尤其是川南民族地区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金融信贷机构数量更少。在贷款结构上,县域的信贷业务主要侧重于农业的政策扶持,工业贷款比重较低,贷款结构的不合理不利于县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新形势下,国家将民族地区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川南民族地区作为民族聚居的区域,享有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精准扶贫背景下,川南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但现有的县域体制机制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制度障碍,而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精准扶贫背景下,川南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但县域政府职能转变落后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部分乡县政府没有明确职能定位和划清责任界限,导致出现责任空白区和重叠区。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越位、错位现象还比较严重,增加了政府部门职责任务,也模糊了政府管理的重点,使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由于行政管理部门奖罚体系不明确,部分地区的主管部门和干部存在不思进取、法纪淡薄、滥用职权、因循守旧等问题。
川南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且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攀枝花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基地,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产业结构单一;凉山彝族自治州受地形和气候影响,以农业为主,产业层次较低。三次产业之间缺乏衔接机制,不能将川南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县域经济优势。在产业布局上,川南民族地区四市的工业相对集中于机械、食品、酒业、化工行业,县域产业结构同质化严重。其中,泸州和宜宾两个城市拥有相似的区位条件和天然气资源,在酒业、煤化工、能源支柱产业上存在重叠,且都以天然气化工产业为重点培育产业,导致两地的化工产品趋同严重。
川南民族地区县域受体制机制、工作条件和地理位置偏远等因素影响,整个县域人才文化素质较低,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缺乏人才激励机制影响,知识分子回县率低,优秀人才流失严重。对于县级干部没有制定明确的干部晋升渠道,工作强度大和薪酬低之间的矛盾降低了县乡干部工作的积极性。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持,川南民族地区人才资源供给不足和文化教育落后阻碍了川南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
川南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远、高原山谷山地交错、地势起伏较大,导致陆路交通修建难度大,成本高,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水路交通上,川南民族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地势高低落差大,导致通航能力较弱和安全保障能力较低。从川南民族地区的交通体系来看,综合交通运输衔接不畅,不同的交通方式之间缺乏有效对接,多式联运发展缓慢。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川南民族地区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川南民族地区地处四川南部、成渝经济圈和昆明贵阳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处,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但川南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还不高,对外贸易和外资投资规模较小,外需拉动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同时,开放合作和区域竞争的矛盾有待解决,川南民族地区尚未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一体化水平较低,四市在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上竞争大于合作,且川南民族地区与天府新区、成德绵创新改革核心区、重庆都市圈还存在政策争取、产业转移对接的博弈与竞争,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有待提高。
川南民族地区只有从根本上创新县域体制机制,才能促进川南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才能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紧紧抓住政策优势,为川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创造良好的环境。川南民族地区的县域体制机制创新关键是健全县域经济发展体制,改革行政体制,完善财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稳步推进各个机制协调发展。
1.加紧出台促进县域经济产业提升的政策文件
川南民族地区要立足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研、专家研讨、公开采集意见制定适合川南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县域各个职能部门应联合制定区域优势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文件。
2.加快完善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机制
川南民族地区要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原则,抓住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机遇,编制全县域工业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确立以工业发展为主导、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大方向,充分发挥县域的比较优势,促进县域产业优化升级。凉山彝族自治州应改变依靠农业的单一产业模式,大力挖掘旅游资源,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攀枝花应升级转型依靠资源的发展模式,引进先进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转化率。
3.加快推进创新特色产业发展机制
川南民族地区各县市要找准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通过完善创新“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发展机制,提升县域经济水平。泸州酒业应联合五粮液工业园区、二郎名酒名镇,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提升白酒品牌知名度。宜宾应利用充足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推进传统机械制造向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生产设备数字化自动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制造体系网络化,推动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相结合。宜宾市的筠连、古叙,作为国家矿区规划重点,应加快建设矿区资源综合协调开发利用示范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凉山彝族自治州要充分利用民族特色优势,发展旅游业。
4.尽快制定合理的产业引导政策
川南民族地区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要统筹协调好产业对接和招商投资,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规划和引导政策,实现规划产业、项目、交通基础设施有效对接等,使区域分散产业朝集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要统筹协调好招商投资,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防止区域内部的恶性竞争。
5.加快改革县域经济的考核评价体系
川南民族地区应根据内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实行分类分群考核,对考核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进行综合评分,两次排名。对于泸州、宜宾工业集群的县域,应采取工业化城镇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将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吸纳人口、产业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以及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对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农业集群的县域,应采取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指标,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收入、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
1.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
川南民族地区县域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和创新,坚持持权由法定,依法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依法明确政府职能,建设有限又有为的服务型政府。政府要发挥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给予市场更多的自主权,实现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规范、有效对握。川南民族地区的县域政府还应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履行、强化精准扶贫职能履行,着重于基层政府的“执行性”改革,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2.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制度
政府要不断深化改革,适当下放权力,减少地方行政层级,赋予县更多的自主权,按照“职能整合,上下对口”原则,调整改革省、市、县行政机构,使县与地级市拥有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相应的责任,提高行政效率,推动县域经济更快的发展。政府要加快建立高效服务体系,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全域推行“审批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部门审批科室集中于行政服务中心”“一个行政机关的审批职能集中于一个科室”。建立一个科室办理、领导分管和窗口对外的行政审批机制及“政府委托、部门代办、上级备案”的并联审批制度。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明确界定市场与政府、社会的权责边界,通过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政放权,给予企业更多的自由权。进一步改革行政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川南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3.建立公正合理的决策体系
川南民族地区要建立以预告、公示、听证等形式为主的决策前论证制和以责任追究、引咎辞职、罢免为主体的决策后责任制,要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议事决策制。同时,要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通过岗位责任制、承诺制、公示制、公开评议制、失职追究制来明确工作职责、明确服务要求、推行政务公平、强化民主监督、严肃工作纪律。用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来建立合理、公正的决策机制和决策体系,形成县级集体议事、集体讨论、集体决策的重大决策机制,为县域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4.建立健全政绩评价和干部激励体制机制
川南民族地区县域政府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政绩评价、党建工作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评价机制,建立县人大代表评议、组织部干部评议、政协委员评议、宣传部“指数测评”、县纪委民主评议的“五评合一”的综合评议机制。对于领导干部,要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均衡考核评价体系中发展指标的总量指标、质量指标和速度指标的权重,尤其是川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县域经济发展难度更高,更应将干部的付出纳入考核体系中去。要建立干部激励机制和完善干部晋升渠道,尽量减少基层干部的频繁调动,实行职务与职级分开,对于政绩优秀的干部给予待遇上倾斜。
1.建立健全县级政府支出模式
川南民族地区应以现有事权格局为基础,根据性质、等级和规模将财政支出分为一般支出和重点支出,分别确定两种不同的保障模式。对于用于基本日常运转和公共服务的经常性基本支出,建立以县为主的支出体制;对于涉及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民生相关的重点支出,应充分考虑人均收入水平、财政收入规模和供养系数,增加省市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责任,建立县级管理为主、省级统筹、分级投入的支出体制。
2.完善精准扶贫背景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一是要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结构。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和规模,要逐步整合和规范零星分散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减少专项支付的比例和规模。要加大财政支出向民族聚居地区、公共服务、基层和民生项目倾斜的力度,提升民族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和县乡政府履行基层公共服务的能力。
二是要建立引导财力下移的激励机制。要按照城乡和工农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要求,增强省市政府省市内财力差异统筹调节的能力和责任,增强省市政府对县乡的财力支持和转移支付力度,巩固、保障县乡财源的稳定性;要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强县乡经济活力。
3.建立县级财政收入稳定保障机制
一是保证省市政府与县乡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均衡。川南民族地区要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财权由事权和责任定,充分考虑县域公共服务的范围和社会管理的效率,逐年增加省对县级财政支付的资金规模,并合理划分省、市、县的支出责任,建立事权和财权相匹配的财政收入分配制度。
二是完善县级地方税体系。中央政府在保证财政收入和来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按照税种的规模、功能和征收征管效率的差异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川南民族地区可根据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财政收入水平情况,将流动性小、收入稳定和税基大的税种作为县级政府的重要税种和主体税种,将契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收入留给县乡政府,改排污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费等收费项目为地方税,将其固化为地方政府固定收入,确保乡县财政收入的稳定与增长,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4.深入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
为了减少财政管理层次、中间环节,节约行政成本和提升行政效率,川南民族地区县域要深入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在川南民族地区全域积极推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的改革试点,大力提升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和运行效率,减少域内政府财政预算科目和预算层级,重点改革财力不稳定、基础薄弱的农业大县,加大对基层财政的补贴力度等,构建规范合理、高效运行的财政体制。
1.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激励体系
川南民族地区政府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政府对促进创新和创业的作用,大力出台鼓励域内,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全民创业创新的文件,建立新形势下的协调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和咨询机制。要深入推进“智力回引工程”,积极实施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放宽政策、放开领域、放低门槛、放手发展,大力形成社会为创业提供环境支持,企业为创业提供资金、技术和平台支持,劳动者为创业提供智力支持,政府为创业提供政策支持的新体系。
2.积极建立健全创新事业发展机制和制度体系
川南民族地区要强力完善以商业保险、社会支持、慈善事业为补充,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为支柱和基础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应急体系,创新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提高群众医疗保险参保率。
一是根据川南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引进一批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积极鼓励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提供服务”,提高营业网点在域内乡县的覆盖率。二是健全客户信用评估、风险约束和资产评级制度,对优质资产建立激励机制,提升精准扶贫背景下川南民族地区信贷服务水平和信贷管理水平。三是丰富和完善资本市场种类和结构,提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发展质量、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促进资本市场金融机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四是加大财政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给予地方金融机构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强化地方金融机构在县域的主力军作用。五是鼓励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共同发展,一方面发挥政策优势,积极开展依靠政策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另一方面,通过鼓励商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在县域积极开展业务、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强度和力度、建立农业保险补贴基金和保险基金,为县域的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川南民族地区要坚持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支持改革,健全完善城乡统筹、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协调城乡规划统筹、产业统筹、基础设施统筹、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统筹,坚定不移地走区域中心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一是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川南民族地区要加快泸州、宜宾、攀枝花、凉山彝族自治州四个中心城市建设。泸州要以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商贸物流产业等为重点,宜宾要重点发展白酒、文化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把泸州、宜宾建设成为现代港口城市、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商贸中心。攀枝花要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化工、钒钛材料产业集群,凉山要着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医药制剂。二是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川南民族地区要紧紧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系统、前瞻性、有层次的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分区域分领域规划和详尽的实施规划,以深度贫困地区和衰退重点区域为突破口,做好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加大乡村治理,建设生态美丽宜居村庄。
精准扶贫背景下,川南民族地区要以此为契机继续完善县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对专利技术的保护力度,加大对地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持力度,提升县域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鼓励企业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聘请专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顾问,通过制定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二是企业要建立专利和信息查询利用机制,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进行技术创新,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和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融合,将产权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性。三是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技术的激励体系,加大对科研成果的保护力度和完善专利保护制度。四是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保护,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和行业协会、商会等各种工商组织,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引导企业主动采取措施自主调节各类知识产权纠纷,化解矛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优秀人才能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川南民族地区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县域政府部门要加大实施人才强县的战略,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在生活待遇、财政补贴、就业指导、创业帮扶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二是要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支柱产业的配套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县域技术分享和服务平台,提升企业风险管控、技术研发能力,缩小企业的研发周期和成本,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川南民族地区要在利用好“精准扶贫”和“壮大县域经济”的基础上,研究国家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产业政策等,争取县域项目资金,刺激社会需求,提高补贴标准和居民收入,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科学的财税政策和信用担保机制。
川南民族地区受气候、地势、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脆弱,川南民族地区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充分融入县域发展战略,综合考虑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生活质量、生存环境等软指标,建设精准扶贫背景下具有民族县域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二是精准扶贫背景下县域产业要开展绿色、低碳、零污染、低耗能、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发展模式。三是县域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城乡的道路交通、医疗卫生设施、管道网络等进行标准化建设,提升县域城镇的宜居度。四是推进乡村治理建设。川南民族地区的农村要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房综合治理工程的进程,因地制宜地将农村建设成生态美丽村庄。
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的基础经济,精准扶贫背景下,川南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县域体制机制还存在许多问题,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川南民族地区应充分把握精准扶贫的机遇,推进县域经济体制、行政体制、财政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与创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扫清制度障碍。